泰州:春起潮涌奋楫争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扬眼 2025-03-06 19:16:39

泰州,南滨长江,北通淮河,是著名的江淮水城。这里不仅是创业创新的热土,还是康养宜居的福地。

泰州凤城河新姿

过去的一年,泰州大健康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产值超42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总量目标;连续5年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泰州已经谋划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转型发展上进一步塑造地标特色。春起潮涌,泰州全市上下正以勇立潮头、奋楫争先的姿态,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更具“活力范”。

“春天不会亏待每一颗积蓄力量、向上生长的种子,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个勇毅前行、挺膺担当的奋斗者。让我们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坚持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以实干实绩开创泰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向全市发出动员令。

坚持大抓项目 发展动能强劲

2月5日,是蛇年首个工作日,总投资10亿元的卡文迪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在泰州中国医药城开工。卡文迪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已列入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适应症的固体制剂4亿片/颗、溶液剂2000万支、注射液6250万支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选择在蛇年首个工作日开工,传递出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积极信号。过去的一年,泰州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导向,一大批规模项目纷纷开工,该市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泰州市委、市政府一年两次组织全市深入各市(区)重大项目现场进行观摩,发出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强烈信号,持续壮大项目攻坚声势,全力提升经济发展热度,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信心决心,保持‘实抓项目、抓实项目’的耐心定力,加强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聚合力量服务项目、缩短周期早见成效,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量支撑。”在去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市项目建设观摩交流会上,泰州市市长万闻华如此强调。

新年伊始,泰州市金控集团传来喜讯:规模各10亿元的江苏泰州新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江苏泰州大健康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正式获批,泰州成为苏中、苏北地区首家一次性获批两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的设区市。这是一项重大利好,将撬动百亿元资本投向泰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泰州构建形成资本集聚、机构合作企业获益、产业发展良性生态循环。

在新春第一会上,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指出,要抢机遇、扩开放,打开发展新空间。一方面,全力融合苏南,聚焦产业发展的协同协作、资源要素的开放整合、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新一轮跨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全面融入上海,从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人才、金融等各方面主动对接,加快建立一批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人才飞地,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科创成果和优质资源,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上海。

泰州中国医药城

优化发展生态 打造更具“活力范”城市

泰有引力,爱才之州。去年9月20日,一场以“‘泰’想留住你”为主题的2024年下半年“泰州日”青年人才“留泰”专线活动在泰州学院举行。“选择一座城,选择随遇而安”“相约一座城,同行相互成就”“扎根一座城,彼此成为一家”,泰州市市长万闻华的三句话向各位青年人才发出“泰州欢迎你”的诚挚邀约。

当天,泰州发布2024年下半年青年人才“留泰”专线企业需求岗位、市“蜂鸟青创”赛事计划、市事业单位进校园公开招聘2025届高校优秀毕业生计划,推介“青年人才留泰一本通”“泰有引力”青年人才政策及福利。全市101家企业带来了2280个岗位。现场开设“泰有引力”青才展区,全方位展示宣传在泰前景、留泰政策、城市风物和青才福利,吸引4000多人次青年学子打卡。

这仅是泰州加强人才集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泰州大力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着力构建“泰有引力”人才生态,去年首次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50强”。

留住人才,吸引投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具“活力范”的友好城市,让这座城更加“泰有引力”,是近年来泰州优化发展生态的组合拳。从去年年底开始,“到泰州,泰周到”这句话就在泰州内外很快传播开来。企业“急难愁盼”什么,政府服务就跟进什么。常态化举办“政企圆桌协商会”“早茶峰会”;开展“一业一证”“一照多址”等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更多优化的涉企服务,营造尊商亲商安商氛围,护航企业成长。

一系列改革催生出一批“全国首个”“全省首创”。随着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泰州发布全国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标准体系要求》,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市域“涉诉免保”工作机制等,泰州市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提升。

2024年,泰州再次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泰州就是要打造办事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面面俱到’,出重拳,治顽疾,塑造发展新环境。”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说。

“泰州日”人才集市

擦亮民生底色 让“尘世幸福”更多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泰州,并称赞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如今,泰州依然延续着这份幸福的基因,发展成一座宜居之城。

在泰州有个形象的说法: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早茶。清晨六点三十分,天才蒙蒙亮,位于泰州凤城河边的留芳茶社,就开始热闹起来,当天的第一波客人已经开始品尝正宗的泰州早茶了。“想念泰州,重返泰州,留在泰州,可能就因为泰州早茶。”在留芳茶社楼层经理陈鑫看来,泰州人一天的幸福,就是从泰州早茶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面开始的。

让祥泰之州的百姓生活更祥泰、“尘世幸福”更多,泰州推出了“泰有福”“泰有味”“泰有礼”等一桩桩的民生工程。

在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65岁的居民夏强来到一楼智慧爱心食堂,拿出橙色“孝心卡”刷卡就餐。“这里菜式品种多、口味好,服务也好,政府补贴2块钱,一顿饭只要花8块钱,我每周都会来两三次。”夏强说。

“作为主城区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过去的服务模式单一,难以适应当前的养老需求。”泰州市姜堰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兆国说,姜堰区于2023年10月推出“孝心卡”,打造42个养老服务网点,链接超过500个养老服务加盟商,一张卡能够实现32项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发展的温度,不止于老有所养。121间“梦想小屋”顺利建成、23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实现优化提升、100部老旧住宅电梯完成安全评估……2024年,泰州市实施40项民生实事项目,覆盖“一老一小”、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方方面面。

“保障改善民生,创造美好生活,擦亮品牌民生,兜住底线民生……” 在元旦后召开的泰州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泰州市市长万闻华指明了2025年民生工作方向。 通讯员 单友健 李靓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国柱

校对 石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