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遇6种状况,应立即入院,否则危及生命!

栗子科普 2025-02-13 02:25:0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但它并不只是“血糖高”那么简单。如果病情控制不良,或者遇到某些突发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致命的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解析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必须立即住院,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并从医学角度分析这些情况的成因、表现、治疗方向及日常预防措施。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身体的“燃料危机”

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当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时,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人体被迫分解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堆积过多,会使血液变得酸性,导致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可能引发昏迷甚至死亡。

典型表现:

极度口渴,即使大量饮水仍难以缓解;

频繁排尿,夜间小便次数明显增多;

恶心、呕吐、腹痛,误以为是急性胃炎;

口中有烂苹果味,这是酮体代谢的特征性气味;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诱因及治疗:

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胰岛素中断、严重脱水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刻前往医院,接受静脉输液、胰岛素治疗,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日常预防:

监测血糖,避免血糖过高;

合理用药,不随意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生病时更加关注血糖波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沉默的杀手

HHS主要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病死率比酮症酸中毒更高。它的本质是极端高血糖(通常血糖>33.3mmol/L),但由于患者体内仍有部分胰岛素,酮体不会大量堆积,因此不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症状。

而HHS的危险在于严重脱水和高渗透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昏迷。

典型表现:

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弹性变差;

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说明脱水严重;

视力模糊、精神错乱、嗜睡甚至昏迷;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提示循环系统受损。

诱因及治疗:

感染、脱水、不良饮食、手术应激等都是诱因。治疗的关键是迅速补液、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否则可能导致脑水肿或器官衰竭。

日常预防: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控制血糖,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饥饿;

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肾功能等指标。

三、糖尿病足感染:小伤口可能夺命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问题往往被忽视,但一旦感染加重,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高血糖长期损伤神经,使患者对疼痛不敏感,即使足部出现伤口,也可能毫无察觉。糖尿病还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伤口愈合缓慢,极易感染。

如果感染扩散,可能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

典型表现:

脚部皮肤溃烂、发黑,甚至出现坏疽;

伤口久治不愈,红肿、流脓,伴有恶臭;

足部麻木、感觉迟钝,甚至完全失去知觉。

治疗方向:

轻度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血糖;

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清创,甚至截肢;

败血症患者必须立即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

日常预防:

每天检查双脚,避免小伤口被忽视;

穿舒适透气的鞋袜,避免摩擦或压迫;

定期修剪趾甲,避免剪得过深导致感染。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看不见的危险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血管,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能失明。

典型表现:

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

视野模糊、重影;

眼底出血,甚至失明。

治疗方向:

早期可通过严格控制血糖、降压、降脂延缓进展;

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手术可用于严重病例。

日常预防:

定期眼底检查,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减少血管损害。

五、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隐形杀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典型表现:

尿泡沫增多,提示蛋白尿;

下肢水肿,特别是晨起时眼睑浮肿;

血压升高、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治疗方向:

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减少肾脏负担;

避免高蛋白饮食,保护肾功能;

严重肾衰竭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日常预防:

定期体检,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某些止痛药。

六、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严重时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典型表现:

出冷汗、手抖、心慌;

头晕、乏力、意识模糊;

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治疗方向:

轻度低血糖可立即进食糖类食物;

严重低血糖需注射葡萄糖溶液。

日常预防:

规律饮食,避免空腹;

按时服药,不随意增加药量。

5 阅读: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