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这次真放大招了?新能源MPV市场要变天?
“12个月推6款新车,新能源MPV市场要变天?”——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悬?但4月21日的上海车展上,上汽通用别克直接把“至境”子品牌和“逍遥”架构搬上台面,还拉来了首款旗舰MPV“别克世家”撑场子。这阵仗,确实让人忍不住想问:这次是要动真格了?
“百万级豪华MPV”?光看硬件就敢叫板埃尔法?
先说车。别克世家的设计,乍一看有点像把概念车OMPV直接量产了。前脸封闭式格栅配分体大灯,侧面B/C/D柱黑化处理,再加上隐藏式门把手和滑轨——没错,就是冲着“未来感”去的。车尾的贯穿式尾灯加双色保险杠,视觉效果确实拉满。
(此处插入用户痛点:还记得埃尔法那个中控屏像老式DVD的年代吗?现在的MPV用户早就看不上“能跑就行”的配置了。)
不过最狠的还是尺寸:5米26的车长+3米16的轴距,直接把现款GL8按在地上摩擦。6座/7座布局,听着像是在告诉用户:“老板,后排躺平的姿势管够!”至于艾维亚版的双色车身和激光雷达,明摆着要抢高端市场——隔壁沃尔沃EM90卖80万还得看配置单,别克这波怕是要抢雷克萨斯LM的饭碗。
动力玩双保险:插混续航够不够打?纯电会不会割韭菜?
官方说世家有纯电和插混两种选择。插混版用1.5T发动机+200kW电机的组合,听着数据不错,但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到底能撑多久?现在新势力都卷到800V快充了,通用这套高压平台(900V)倒是有点东西,可如果电池容量不给力,那可就是“车壳子再帅也白搭”。
反观纯电版——别问,问就是“信息暂未公布”。这波操作我熟,行业里管这叫“吊胃口”。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新能源车用户的容忍度可不高,贾跃亭的FF91都跳票多少年了?真要等到上市才发现续航拉胯,那可真是“牛皮吹破了天”。
“逍遥”架构猛如虎?特斯拉的纯电、丰田的混动,它吃得消吗?
再看这“逍遥”架构,一口气兜售三大卖点:三种动力形式、三种车身结构、三种驱动方式。听着像是要把丰田TNGA按在地上摩擦,但实际落地效果如何?2025年全面铺开的L2城区辅助驾驶,和特斯拉的FSD比起来,大概率又是“期货”;高通8775芯片确实够猛,可要是车机系统像某些国产品牌一样三天两头崩溃,那可就是自己砸招牌。
(插入真实案例:去年某品牌号称“全场景智能座舱”,结果车机卡到导航都打不开,车主集体维权。这事还热乎着呢!)
倒是AR-HUD和五恒空调听着靠谱,毕竟这种硬件成本摆在那儿。不过50英寸AR-HUD会不会像某些国产车的“巨型屏幕”一样,开车时反光刺眼?零重力座椅听着唬人,实际体验能不能吊打埃尔法的“跪式服务”?这些细节才是决胜关键。
价格才是终极杀器:百万级MPV,用户凭啥选你?
现在问题来了:别克世家凭什么卖到百万?看看竞品就知道了:
沃尔沃EM90便宜一半,安全配置拉满,但科技感差了点;
极氪009光辉版宣传得凶,可实际交付量堪忧;
埃尔法和雷克萨斯LM,一个靠情怀,一个玩稀缺性。
别克想突围,必须在这三点上找突破:
价格策略——如果标配就给到激光雷达+800V快充,那绝对能吸引第一批尝鲜用户;
服务网络——现在买新能源车的都怕充电麻烦,通用4S店能否跟上节奏?
品牌认知——年轻用户可能觉得别克“老了”,怎么让他们买单是个难题。
市场反应两极分化:有人喊真香,有人看衰
目前网上讨论度极高,但观点泾渭分明:
支持派:“通用这次终于支棱起来了!”“对比新势力,传统车企的底子还是靠谱”;
质疑派:“PPT造车什么时候休?”“等实际续航和做工再说吧”;
幽默派:“别家都在卷价格,别克直接卷尺寸?”“艾维亚版是不是要加价20万?”
(此处穿插老司机建议:等上市后实测续航+试驾体验再下结论,毕竟现在车企吹牛不眨眼。)
写在最后:传统车企的反击战,打得过新势力吗?
说实话,这场发布会挺提气的——至少证明传统巨头没躺平。但汽车行业可不是靠堆料就能赢的游戏,把PPT上的技术变成用户满意的体验,才是真正的考验。至于别克世家能不能成为“国产埃尔法”,甚至冲击BBA的地位?且看这12个月的交付答卷吧。
(本文仅就事论事,不构成购车建议,钱包最终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