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浪漫,应该只有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才会深有体会,一般来说,两个人的相遇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而我们现在这种比较直接的化学反应,说起来还不如古代人委婉含蓄,充满文化。他们可能是在游湖之时,偶然诗兴大发,因此结交知己,也有的是通过对对子的方式,找到了合适的另一半,是既有才华又有情趣,主要展现了心灵和灵魂上的共鸣。
对联这种形式让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是在太平盛世出现的,其实他的起源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明明社会如此动荡,竟然还能产生这样的文化形式,也是令人惊叹,不过这种形式是在唐朝时期才得以发展壮大,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形式应该起源于唐朝,也不足为奇。唐朝也算是符合了很多人的想象,所谓歌舞升平,辉煌盛世,说的就是唐朝吧。
也就是因为社会过于安稳,人民的生活也比较富足,才会更加重视文化上的教育,因此出现了不少文人雅事。我们所背诵的诗词,大多都是唐宋时期出现的,很多著名诗人也都是唐宋诗人。说起来诗词的篇幅还是比较长的,虽然是语言越多,越能够表达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过古人都崇尚简约,所以他们衍生出了对对子这样的方法,用极短的语句,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并且还展示出了自己的功底,也是极其考验一个人的文化水平。
之后这样的形式也延续到了宋朝,不过在这里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对对子不再是文人骚客的专属,而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的艺术形式。毕竟是百姓,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他们的对联大多数都是比较写实,通俗易懂,也就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局面。之后对对子就成为了逢年过节必备的物品,为了给家族祈福,也是为了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所以百姓们都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请读书人为他们写对联,然后张贴在家门口,红火又喜庆,寓意还非常好。
刚开始对联的字数是有限制的,不是5个字就是7个字,讲究对仗工整,之后他们又不在限制字数,似乎字数多一些,难度就会高一些,文化水平的体现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非常长的对联,有些对联还就是因为篇幅过长而闻名。对联这种形式除了能够增添过节的喜气,然后成为平时的娱乐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招亲。
我们总是听说比武招亲,而这武术看的就是个人的身体素质,还有另外一种招亲就是以文笔来招亲,所以就有的人家会用对对联的方式考验一个男子的才华,一般这样的形式都是出现在稍微有些地位和资本的人家。
据说有一户人家,一直都在为女儿的亲事发愁,虽然女儿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并不代表她能够随波逐流,无自己的想法,她一心想要找到一个心仪之人,这可把父亲给难坏了,毕竟作为父亲,他也不希望女儿过得不好,却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终于他想出了对对的这个方法,让女儿亲自与这些男子们对对子,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与他结为夫妻。
说起来这样的形式也是让女子占据了很多主动权,所以当天有很多人前来参加,也有不少凑热闹的,女子并没有胆怯,主动说出上联,很快就有男子轻松对出了下联,然而她的第二个对联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一下子现场就安静了下来,而刚刚对出对联的男子稍微沉吟一下,还是对出了下联。听着对方的言语,女子有些激动,竟然直接走了出来,两人四目相对之时,女子害羞的红了脸,两家就这样定下亲,也算是一则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