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再过几日,大家翘首以盼的清明节,就要如约而至了。
清明是一个祭祖的节日,大家在清明节这一天,纷纷给去世了的亲人扫墓,这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活人在还房贷,死人同样也在还“房贷”,挺有意思的。
很多不了解此话的朋友们会问:“死人早已去了极乐世界,他们早已脱离了尘世间的烦恼,他们怎么还会还房贷呢?这未免有些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这不是空穴来风,也确实是如此,且听我细细道来......
如今,多数地方都推行了火葬制度,一个人去世后,首先要进行火化,然后到公墓园购买一块墓地,再把骨灰葬入墓穴当中,然后长眠于此......

当初购买墓地时,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可二十年后,需再续交一次费用,这笔费用是购买墓地费的5%—10%左右,等再过二十年后,还要再续交一次费用,如此不断反复下去......
这笔费用称之为管理费,以每二十年为一个交费周期,如果到时候没有续交费用,是可以当做无主墓处理的,到了一定确认时间,是可以起出骨灰,把这“块风水宝地”让位于其他人使用的。
我们购买房子时,起初需要一次性支付首款,然后每月要定期支付房贷,如果房主遭遇到困难,无力支付房贷,等断供时间长了,那么?房子是要被重新收回的,然后再重新卖给有能力还房贷的购房者的。

这是不是与公墓园里购买一块墓地,然后每二十年还一次“房贷”,如果断供,就要让位于其他人是何其的相似?
不明所以的人会问:“人都不在了,“房贷”是如何交付给墓园方的?”
这个收取其实也很简单,要么是死者未雨绸缪,生前就一次性购买足够多的续费周期,这样就不用每二十年再续交一次这么麻烦了。
要么就是死者的亲人,或者死者的后人帮他(她)续交“房贷”。
为了帮其保住“房子”,死者亲人,或者死者后人,一般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忙续交“房贷”的。
毕竟“房子”是死者遮风挡雨的地方,是死者灵魂的归宿地,他(她)的亲人,后人,怎么忍心见他们无家可归,在外面四海漂泊呢?
要说一个人的一生,压力也确实够大的,生前辛苦打拼,努力挣钱供养孩子,供养父母,还要挣钱买车,买房,每月定期还房贷......
死后买了块墓地,打算长眠于墓园之中“了此一生”,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买墓地也是跟购买房子一样,要定时定期交“房贷”的。
只是生前交的房贷,是按每月缴纳一次,死后缴纳的“房贷”却是按每二十年续交一次。
活人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房子,每天都在努力挣钱,努力还房贷,早早就打起了一场房子保卫战。
没想到死人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墓地,也在费尽心思,定时定期交“房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早早打起了另一场“房子保卫战”。
清明节来临了,大家又在为先人们扫墓了,站在墓碑前,大家体会到先人们还“房贷”的压力了吗?

大家熟悉的公墓园里,长眠了无数的先人于此,他们全都聚集在了这里,兴许在他们的世界里,大家也都在努力工作,拼命挣钱,只为挣到足够的钱用来续交“房贷”。
人的一生跌跌撞撞地走来,以为老来后,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就一了百了了,可是死了后长眠的墓穴,不仅需要花钱购买,还要不断续费,即便是去世后,还要背负一生的“房贷”。
有意思,活人还房贷,死人也在还“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