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要平权更要安全。

在智能驾驶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真正的“智驾平权”不是宣传口号,而是以安全为前提的技术落地。
近日,岚图汽车CEO卢放蒙眼挑战130km/h AEB(超高速自动紧急制动)测试,以身试险,成功完成了行业首例高阶智驾极限挑战。相比于宣传口号,这次挑战的意义远胜于此,它关乎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边界,也关乎一个品牌是否真正站在用户立场,去推动技术进步。
当行业还在围绕价格战厮杀,岚图已经用行动划定了智驾竞争的新战场——安全平权。
智驾平权≠安全平权,真正的公平是安全无差别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进入加速期。各大车企纷纷涌入“智驾平权”的浪潮,但在某些品牌的营销话术里,“平权”逐渐变成了“低价智驾”的代名词,甚至有些车企为了压低成本,不惜削减感知硬件,放宽系统能力边界,导致智驾系统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岚图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智驾平权的前提是安全平权,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智能驾驶的普及才真正有意义。
全新岚图梦想家成为行业首款满足“智驾安全五星标准”的MPV,这一标准涵盖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大维度,让智驾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不论是低速跟车还是高速巡航,不论是遇到行人横穿还是突发障碍物,岚图的智驾系统都能做到识别、决策、执行的全链路安全闭环。
大多数车企的AEB(自动紧急制动)仍停留在80km/h以内,而岚图梦想家已经突破了130km/h的刹停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数字的提升,而是对用户生命安全的再一次加码。真正的智驾平权,不是用技术门槛换取市场份额,而是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在任何场景下获得同等的安全保护。
极限挑战不是作秀,而是对技术最严苛的考验

让CEO亲自上车、蒙眼测试AEB,这不是作秀,而是对智能驾驶系统的一次终极验证。
当驾驶员完全丧失视觉输入,车辆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成为唯一的安全屏障。这种极端状态几乎复刻了现实驾驶中的高风险场景,比如大雾天气、突发炫光、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如果车辆的智能系统足够可靠,就能在驾驶员无能为力时接管风险,真正提升行车安全。
这次测试的成功,得益于岚图梦想家的“智架+智驾”双重加持,即ESSA架构与天元架构奠定整车安全与操控基础,叠加业内顶级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形成更高阶的智能驾驶能力。
车辆的底盘架构决定了智能驾驶的稳定性,岚图在这一层面下足了功夫。ESSA架构与天元架构结合,使整车在安全性、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方面达到了更高标准。智能阻尼可调减振器优化了AEB触发时的车身稳定性,避免紧急制动带来的剧烈“点头”现象。而IPB集成式制动系统的毫秒级响应,则确保了刹车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在智驾系统方面,岚图选择了最先进的硬件组合——192线激光雷达、eAES自动紧急避让系统、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形成全方位的安全感知和应对能力。无论是识别障碍物,还是在AEB制动距离不足时主动变道避让,系统都能迅速做出反应,真正做到“看得远、刹得住、避得开”。
不同于“摆拍式”测试,岚图直接CEO实测,挑战行业极限。这种底气,来源于技术实力的厚积薄发。
智驾竞争,最终比拼的是安全实力

智能驾驶的竞争曾一度变成“炫技”竞赛,各种“参数军备竞赛”层出不穷。从激光雷达的数量,到智驾芯片的算力,车企们都在向消费者展示自己拥有“更强的智驾能力”。但真正的智能驾驶不在于技术规格上的炫目,而在于关键时刻是否能真正救命。
高精地图再强,如果遇到“无图”场景就变成摆设;视觉感知再灵敏,如果不具备全时速刹停能力,仍然无法保障安全;算力再高,如果没有底层控制逻辑的优化,决策仍然可能出现失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不是数据,而是系统在真实道路上的表现。
岚图梦想家单日单用户智驾里程已达2097公里,且无事故发生,这样的实测数据,比任何参数更有说服力。无保护左转、环岛通行、施工绕行等复杂场景下的稳定表现,让智能驾驶不再只是宣传手册上的概念,而成为真正可用、敢用、值得信赖的工具。
结语:岚图的挑战,是行业的警钟

岚图CEO卢放的130km/h蒙眼AEB挑战,意义不仅在于测试结果本身,而是给行业敲响警钟——智能驾驶,拼的不该是噱头,更不该是套路,而是真正的安全能力。
智能驾驶,拼的不是PPT上的卖点,而是道路上的真功夫;靠的不是参数堆砌,而是在极端场景下的稳定性。
在“智驾平权”的口号四起之时,岚图用一场挑战告诉行业,真正的智驾平权,不是让消费者承担安全风险,而是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在同样的安全标准下放心上路。
这一战,岚图赢得漂亮,智能驾驶的安全标杆已然树立。接下来,行业该补上的课,一门都不能少。
— END —
版权所有 DriveNEXT,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