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这位出身市井的 “草根”,竟能逆袭成为大汉开国皇帝,创立延续四百余年的王朝基业,其非凡成就背后,离不开一众能臣猛将的鼎力相助。说起刘邦的手下,大家耳熟能详的有 “汉初三杰”——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坐镇后方、保障后勤,韩信统兵百万、战无不胜。然而,除了这些声名赫赫的大咖,刘邦帐下还有不少鲜为人知却同样功勋卓著的人物,他们宛如隐藏在历史星河中的璀璨星辰,虽光芒稍敛,却为大汉崛起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天,咱就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几位刘邦手下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能人。
二、郦食其(Lì Yì Jī):靠嘴 “打下” 七十城郦食其,陈留高阳人,这名号乍一听,是不是有点陌生?但在秦末汉初,那可是响当当的 “名嘴”。这老兄家境贫寒,却嗜书如命,满肚子墨水。虽说平日里只是个看大门的小吏,可县里的豪强都不敢小瞧他,为啥?就因为他有一股狂傲不羁的劲儿,人送外号 “狂生”。
陈胜、项梁揭竿而起,各路义军跟赶场子似的从高阳路过,郦食其瞧不上他们,觉得这些人成不了大事,索性躲在家里当 “隐士”。直到刘邦率军来到陈留郊外,郦食其听闻刘邦这人有雄才大略,就是待人傲慢了些,不过这正对他胃口,寻思着:“我等的人来了!”
于是,郦食其托刘邦军中一位老乡牵线搭桥。老乡好心提醒:“沛公可不喜欢儒生,之前有人戴着儒冠去见他,沛公直接摘了人家帽子当尿壶,还骂骂咧咧的,你可别犯傻。” 郦食其却满不在乎:“你照我说的做就行!”
刘邦派人召见郦食其,他一进屋,就见刘邦大剌剌地坐在床上,俩女子正伺候着洗脚呢,这阵仗,换旁人早气跑了。郦食其却淡定拱手,开口就问:“足下是想帮着秦国打诸侯,还是领着诸侯灭秦呐?” 刘邦一听,火冒三丈:“你这迂腐儒生,天下被秦祸害成啥样了,还问这蠢问题!” 郦食其也不示弱:“您既然要聚众抗秦,咋能对贤士这么无礼?” 刘邦一听,哟,这老头有点意思,立马收起傲慢,整理衣冠,请郦食其上座,还虚心请教。
郦食其一番侃侃而谈,献上夺取陈留之计。他利用与陈留县令的交情,毛遂自荐去劝降,若县令不从,刘邦再发兵攻城,他做内应。刘邦依计行事,轻松拿下陈留,获得大量粮草辎重,郦食其也因功被封广野君。
此后,郦食其凭借辩才,出使各国,常把诸侯忽悠得晕头转向。最出彩的,当属他出使齐国。彼时齐国实力雄厚,有七十多座城池,兵强马壮,地势险要,又有黄河、济水作天然屏障,田氏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想强攻,难度堪比登天。郦食其却主动请缨,单枪匹马奔赴齐国。
见到齐王田广,郦食其不慌不忙,开口就问:“大王可知天下人心所向?” 田广摇头,郦食其便滔滔不绝:“汉王刘邦率先入关,本应称王,项羽却背信弃义,将他贬到汉中。而且项羽残暴不仁,杀害义帝,失尽人心;汉王则宽厚仁义,与天下同利,所到之处,赏罚分明,豪杰纷纷归附。如今楚汉相争,胜负已明,大王若明智,归顺汉王,齐国可保,否则,大祸临头啊!”
齐王被他说得心动,又觉着郦食其所言在理,一番权衡后,决定降汉,撤下历下守军,天天与郦食其把酒言欢,就等着跟刘邦 “会师” 了。这一趟,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七十城,比韩信攻城略地还轻松,堪称奇迹。
可谁能料到,变故陡生。韩信得知郦食其劝降成功,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我辛辛苦苦打仗,他动动嘴皮子就抢了风头,不行,得给点颜色看看。” 于是,韩信不顾郦食其死活,趁齐国放松戒备,挥军直进。齐王田广气得暴跳如雷,大骂郦食其骗子,下令将他扔到锅里煮了。可怜郦食其,功败垂成,稀里糊涂丢了性命。不过,刘邦念他功劳,后来破格封他儿子为高粱侯,也算是给这一代说客些许慰藉。
三、陈平:“毒计” 频出的生存大师陈平,阳武户牖乡人,打小家境贫寒,可这老兄人穷志不短,酷爱读书,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想当年,村里祭祀分肉,陈平操刀主 “宰”,那手法,稳准狠,把肉分得是又快又匀,乡亲们纷纷点赞:“陈家小子,行啊,有本事!” 陈平却一脸傲娇:“哼,这算啥,等我以后主宰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分得明明白白!”
秦末大乱,陈平也投身反秦浪潮,先投奔魏王,本想大展拳脚,奈何魏王是个 “榆木疙瘩”,根本不采纳他的计谋,还老有人在背后使绊子,陈平一怒之下,拍拍屁股走人。转投项羽后,虽说跟着入关破秦,捞了个卿一级的爵位,可项羽刚愎自用,任人唯亲,陈平还是不得志。
这不,殷王司马卬反叛,陈平奉命出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平定叛乱,刚回营屁股还没坐热,刘邦就把殷地给夺了。项羽气得暴跳如雷,迁怒于人,要杀之前平叛的将领。陈平一听,这还了得,保命要紧,连夜封好官印、赏金,抄小路溜之大吉。
逃到黄河边,船夫见他孤身一人,仪表不凡,怀疑他身上藏着财宝,眼神里透着不善。陈平何等机灵,眼瞅着情况不妙,麻溜地脱光上衣,帮船夫划船,意思是:“您瞅瞅,我穷得叮当响,没啥可图的。” 船夫见他确实没啥油水,这才放过他。
几经辗转,陈平投奔了刘邦。刘邦和他一聊,哟呵,这小子脑瓜子太好使了,当即封他为都尉,还让他当陪乘官,跟着自己吃香喝辣。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老将们不干了:“大王啊,这陈平就是个小白脸,没啥真本事,听说在家还和嫂子不清不楚,在魏、楚混不下去才来咱这儿,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您可别被他忽悠了!”
刘邦心里犯嘀咕,招来陈平质问。陈平不慌不忙:“大王,我给魏王献策,他不听;投项羽,他只信亲戚,有才的人靠边站,我能不跑吗?我听说您爱才惜才,这才来投奔。我两手空空,不收点礼,咋在这乱世活下去?要是我的计谋没用,您把我脑袋砍了,钱我原封不动还您!” 刘邦一听,有道理啊,当场道歉,还升他为护军中尉,让他掌管监察大权,把那些老将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陈平自此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楚汉相争中,他的 “毒计” 一个接一个,把项羽折腾得够呛。
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眼瞅着粮草将尽,城破在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陈平献计:“项羽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猜忌心重,身边能臣就那几个,咱花点钱,使个离间计,让他们窝里斗,咱再趁机突围。” 刘邦大腿一拍,立马拨出四万金:“小陈啊,这钱你随便花,可劲造,只要能破局就行!”
陈平拿着钱,在楚营大肆撒币,收买楚军将士,散布谣言:“钟离昧、范增那可是大功臣,为项羽出生入死,可到现在连块封地都没有,心里能没怨气?听说都和汉王暗通款曲,要联手灭楚呢!” 项羽本就多疑,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心里犯起了嘀咕,渐渐疏远钟离昧、范增。
为了彻底搞垮范增,陈平又设下圈套。项羽使者来访,陈平先是好酒好肉招待,等使者一露面,故意装作惊讶:“哎呀,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咋是项王的人呢?” 说完,让人撤下盛宴,换上粗茶淡饭。使者回去一汇报,项羽彻底怒了:“好你个范增,竟敢背叛我!” 范增气得吹胡子瞪眼,本想加紧攻城,给刘邦点颜色看看,可项羽根本不听他的,无奈之下,范增告老还乡,结果还没到家,就气得背上生疽,含恨而死。
这还不算完,荥阳局势愈发危急,陈平又想出一条 “缺德” 至极的计谋。他找来两千多名年轻女子,让她们穿上军装,扮成汉军士兵,从东门出城假降。楚军将士常年在外征战,哪见过这阵仗,眼睛都直了,纷纷涌向东门,想一饱眼福。就在楚军注意力被吸引过去时,刘邦带着亲信,从西门偷偷溜走。可怜那些女子,成了牺牲品,被楚军肆意凌辱。
靠着这些 “毒计”,陈平帮刘邦一次次化险为夷,在汉初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也是游刃有余。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陈平表面迎合,暗中积蓄力量,等吕后一死,联合周勃等人迅速铲除吕氏势力,迎立汉文帝,稳坐丞相之位。虽说陈平的计谋多阴损,为后人诟病,但在那个乱世,他凭借非凡智慧,硬是闯出一片天地,从一介穷书生成为大汉肱股之臣,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四、曹无伤:鸿门宴背后的 “小透明”曹无伤,这名字听起来普普通通,在楚汉风云中,他就像个 “小透明”,却搅起了惊涛骇浪。
想当年,刘邦沛县起兵,曹无伤鞍前马后,跟着老大一路打拼,也算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混到了左司马一职,手底下管着千把号人,大小是个军官。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刘邦的嫡系,最后却干出了 “卖主求荣” 的事儿。
公元前 206 年,刘邦抢先一步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捧着玉玺投降,那场面,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刘邦进了咸阳城,眼瞅着秦王宫的奢华,珍宝美人无数,心里别提多痒痒了,真想就地称王,好好享受一把。不过,他身边的张良、樊哙等人还算清醒,劝他别犯糊涂,刘邦这才强忍着欲望,驻军灞上,还跟关中百姓 “约法三章”,博了个好名声。
另一边,项羽带着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赶来,本想着自己是反秦主力,这关中王的宝座肯定是他的,没想到被刘邦捷足先登,心里那叫一个窝火。
这时候,曹无伤动起了歪心思。他琢磨着:“如今刘邦虽说占了先手,可项羽兵强马壮,这天下还指不定是谁的呢。我在刘邦这儿,功劳再大,上头还有一堆人压着,要是能投靠项羽,来个‘弃暗投明’,往后还不得飞黄腾达?”
于是,曹无伤偷偷派人给项羽送信:“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意思是刘邦铁了心要在关中当老大,还打算让秦朝余孽子婴当丞相,把金银财宝全搂自己怀里。项羽一听,气得暴跳如雷,当场拍桌子:“好你个刘邦,敢跟我抢地盘、抢财宝,看我不灭了你!” 立马传令,全军戒备,准备第二天就杀向刘邦。
眼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可历史就在这节骨眼上拐了个弯。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为和张良有生死之交,连夜跑到刘邦军营通风报信,让张良赶紧逃命。张良多精明啊,反手就把消息告诉刘邦,刘邦吓得冷汗直冒,赶忙拉着项伯套近乎,又是敬酒,又是许诺结为亲家,求项伯在项羽面前多美言几句。
第二天,刘邦带着少量随从,战战兢兢地奔赴鸿门宴。宴席上,那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范增一个劲儿地给项羽使眼色,示意他动手,还叫来项庄舞剑,明摆着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多亏项伯挺身而出,和项庄对舞,护着刘邦。刘邦呢,全程陪着笑脸,一口一个 “将军”,解释自己绝无称王之心,都是误会。
项羽这人,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看着刘邦那谦卑样,又听他说得情真意切,心里一软,顺口就说:“这事儿啊,都是你手下左司马曹无伤挑唆的,不然我也不至于生这么大气。” 刘邦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啥都明白了。
好不容易从鸿门宴上捡回一条命,刘邦回到军营,第一件事就是把曹无伤揪出来。那曹无伤还眼巴巴等着项羽封赏呢,做梦都没想到,刘邦这么快就回来了,更没想到自己的小命马上要没了。刘邦铁青着脸,大手一挥:“拖出去,斩了!” 可怜曹无伤,机关算尽,到头来自作自受,成了楚汉相争的牺牲品。
曹无伤为啥要背叛刘邦呢?说到底,还是被利益迷了眼。他瞧不上刘邦的 “草根” 出身,觉得跟着他没前途,想傍项羽这棵 “大树”。只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分量,低估了项羽的薄情。在项羽眼里,他不过是个可利用的工具,用完就扔,根本不值得庇护。而刘邦呢,虽说平时看着大大咧咧,对兄弟挺仗义,可真碰到背叛,那也绝不手软,杀曹无伤,既是泄愤,也是杀鸡儆猴,告诉手下人:敢背叛我,这就是下场!
五、张苍:历经五朝的传奇丞相张苍,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人物,经历堪称传奇。他师从荀子,与韩非、李斯同窗,在秦朝担任御史,主管宫廷文书档案。怎奈秦朝律法严苛,张苍一不小心触犯律法,被迫逃离官场,回到家乡。
恰逢刘邦率军路过阳武,张苍瞅准时机,以宾客身份投身刘邦麾下。可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没多久,他就因犯错面临死刑。行刑之际,张苍被扒光衣服,露出高大肥硕、白皙如瓠的身躯,这一幕正巧被王陵瞧见。王陵惊叹于他的外貌,更觉此人不凡,赶忙向刘邦求情。刘邦卖了王陵这个面子,张苍由此死里逃生,对王陵感恩戴德,从此将王陵当作父亲侍奉,王陵去世后,即便自己贵为丞相,每逢休沐,他都先去拜见王陵夫人,献上美食,才肯回家。
此后,张苍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他跟随刘邦入关、入汉中,又还定三秦,战功赫赫。在攻打赵国时,他协助韩信,生擒赵军主将陈余,凭此功绩先后担任代相、赵相。燕王臧荼谋反,他随军平叛,再立战功,被封为北平侯。
汉朝建立,天下初定,满朝文武多是行伍出身,对文化、经济等一窍不通。张苍却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脱颖而出,他精通音律、历法、数学,宛如一位 “学术大咖”。担任计相时,他就着手制定律历,统一度量衡。鉴于刘邦十月入关灭秦,他建议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还推算出汉朝属水德,尚黑色。他吹奏律管,调整乐调,制定出各种器物的度量标准,为大汉百工提供规范,后世音律、历法研究者大多师承于他。他还参与增订、补充《九章算术》,将数学成果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推动经济发展。
汉文帝时期,丞相灌婴去世,张苍接任丞相之位,这一干就是十五年。期间,鲁人公孙臣上书称汉朝属土德,不久将有黄龙出现,张苍不信,未予理睬。结果黄龙真在成纪县现身,公孙臣受重用,张苍则因举荐失当、政见分歧,称病辞官。
晚年的张苍,牙齿脱落,无法咀嚼硬物,竟想出用母乳养生的法子。他广纳妻妾,多达百人,且有个奇葩规矩:尝孕者不复幸,只为保证母乳 “纯净”。虽说这癖好有些惊世骇俗,却让他活到了一百多岁,历经秦、汉初五帝,见证无数兴衰荣辱。张苍的一生,有惊有险,有功有过,他用才华与智慧书写传奇,为大汉盛世奠基,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刘邦的这些手下,或凭智谋、或靠口才、或因机遇,在历史舞台上留下独特印记。他们出身各异,有平民、有书生、有小吏,却都在乱世中抓住机会,为刘邦霸业添砖加瓦。他们的故事,是历史的珍贵财富,蕴含着机遇、忠诚、谋略等诸多启示。希望大家透过这些 “小人物”,探寻大汉开国风云,挖掘更多被岁月尘封的精彩历史细节,感受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时代魅力。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