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问雷英夫“周武王到过你家乡几次”,其中有何深意?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9-14 14:53:21

1959年初,印度尼赫鲁当局对中国边境地区的蚕食和挑衅不断升级,他们不仅主动挑起武装冲突,还唆使中国境内的一小撮民族败类和顽固宗教人士,试图制造分裂活动。

尼赫鲁自以为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威望很高,又有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因此对中国的多次警告置若罔闻。

印度政府有恃无恐的态度,进一步影响了西藏地区的极端分子,他们在印度的撑腰下,终于在1959年3月20日发动了武装叛乱。

然而,极端分子却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新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决心以及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3月20日当天,西藏军区部队即奉命向叛乱分子发动全面反击,以雷霆万钧之势粉碎了对方的进攻,并在短短几天内就平定了绝大多数地方的叛乱活动。

丁盛的54军在此战中立了大功

在这一过程中,以第54军为代表的广大解放军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克服严重的高山反应和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发起的一系列攻击行动所向披靡,令叛乱分子闻风丧胆。

到5月初,大部分叛匪被歼灭或缴械投降,只有极少部分人躲进了深山里继续顽抗。而少数上层顽固分子早就抛弃了这些对自己死忠的信徒,而是仓皇逃入印度境内,寻求尼赫鲁政府的庇护。

在叛乱前后,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先后7次发表讲话,对叛乱分子表示支持,并且假惺惺地表示:“我们非常同情西藏人民,我们对于他们的困难处境感到非常难过。”

叛乱的失败不仅没有让尼赫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推动他加快向美苏转向,共同从事积极的反对新中国的活动。

以毛主席为首的新中国政府十分清楚:西藏叛乱分子的猖獗行动,与尼赫鲁背地里的支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尼赫鲁驾驶印度战车在作死道路上狂飙不止

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过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与印度的领土争议,1956年底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曾经多次提醒尼赫鲁,中印应当在共同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关系,但尼赫鲁始终执迷不悟。

话说解放军平叛战斗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传到北京,总参决定由副总长黄克诚及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会同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第一政治委员张经武到武汉向毛主席汇报平叛情况。

雷英夫,1921年生,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雷湾村人,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总参作战部工作,参与了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炮击金门、西藏平叛等重大军事活动的策划与指挥。

解放战争中,雷英夫前半段在军委总参作战局工作,后半段参加野战部队,先后担任过团长和师参谋长,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北朝鲜军队势如破竹,很快把“联合国军”压缩到朝鲜半岛最南端,因此国内的一些观察者们对金日成的北朝鲜人民军普遍看好,认为战争可能在9月份结束。

战争初期,人民军节节胜利

但雷英夫却对此另有看法,他准确地预测出美军将在仁川登陆,并对北朝鲜军形成巨大压力。此后他的意见很受毛主席的重视,被主席倚为军事高参。

随着中印边境地区的局势升级,雷英夫对两国边境纠纷做了前期研究,也算得上总参内部对中印关系颇有见地的“专家”,因此黄克诚选择他同行显然是做了充分考虑。

四人抵达武汉面见毛主席后,主席这天心情显然不错,不仅请大家吃了饭,还给四人敬了酒,他自己也喝了一杯,借着酒兴话头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毛主席认识雷英夫的时间很早,1938年17岁的雷加入抗大参谋训练队时,主席就对他的笔记本十分欣赏。

他对人说:“这个娃娃的笔记有两个优点,一个是重要的内容一样没丢,记的基本上都是我的原话,第二个是错别字很少,参谋如果写错别字多了是要误大事的!”

雷英夫

可以说此时雷英夫能够担当高参的潜质已经被毛主席发现了,后来他担任叶剑英的参谋,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专家。

几年后,雷英夫因为写文章猛烈批驳蒋介石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污蔑栽赃而再一次受知于毛主席,被主席誉为“洛阳才子”。

这一次,毛主席知道雷英夫的家乡在洛阳孟津,因此兴致大发地对他说:“英夫啊,你是洛阳人,我问你个问题:武王伐纣时,到孟津几次?每次干些什么事?”

说句实在话,毛主席问的问题难度挺高,因为一般人对“武王伐纣”的这段历史,能够提到《封神演义》就不错了,至于《封神演义》里周武王去孟津几次,在孟津干了什么,这么细节的事情能够记得的更是少之又少。

雷英夫也不例外,虽然他也看过《封神》,但对书中的细节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更别说正儿八经的历史书。

周武王孟津观兵

他搜索枯肠,脑海里关于武王伐纣的正史记载只有司马迁的《史记》,可《史记》里是怎么说的他也压根不知道。

于是只好老实回答:“主席,我看过《封神演义》,听过民间传说和唱戏,都是七零八碎的,也没留心您提的问题。我只有交白卷了,请主席给我们讲讲吧。”

对于雷英夫的坦率毛主席并没有见怪,而是开玩笑地说:“洛阳才子回了孟津就交白卷啊?”

毕竟那时候雷英夫才38岁,年轻人的知识和阅历有限这很正常,恰恰说明以后成长的空间还很大!

当然了不仅是雷英夫,对于毛主席的问题,就算在座的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答不上来:这种难度的问题除非专门的历史学者,否则平日里谁会去关注啊!

毛主席博览群书

随后他也不卖关子,向大家解释说:“周武王去过两次。一次是在公元前1029年(现在考证是公元前1048年),这是第一次去。八百诸侯齐聚孟津,商量伐纣,大家基本都同意。”

事见《史记·周本纪》:“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为什么周武王这次没有出兵伐纣呢?毛主席解释说:周武王认为,出兵的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这是因为根据他所得的情报,首先商朝虽然内部腐败,但还没有烂透。

其次,商纣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并没有到垮台的时候,而且周国自身的武力也并不强大,再就是黄河宽阔,周军和诸侯联军渡河的船只不足,最后的最后,就是争取人心的舆论工作还要多做一做。

毛主席又说:“所以,武王下决心回去做准备。做哪些准备?有文有武,有精神有物质。要造舆论,统一思想,要搞统一战线,他也是讲究师出有名哩。还要广收人才,集聚粮草,打造兵甲,练兵布阵,准备舟船。”

毛主席看书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又过了两年,商纣王的暴虐无道更加严重,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忠臣比干,还囚禁了兄长箕子,一些商的臣子纷纷投奔周国。

《史记》称:“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于是周武王发兵四万八千人,战车三百乘,从潼关出兵到孟津会合诸侯,周武王十二年二月,诸侯联军在朝歌南的牧野打败了商纣,灭亡了商朝。

最后毛主席向众人强调:“周武王搞突然袭击,打歼灭战,瓦解敌军士气,你们都是搞军事的,中国历史上这么大的事还是要研究的。”

这段话令大家若有所思,觉得毛主席好像是在讲历史故事,又好像是在告诉大家:对于解决中印争端问题要有耐心、有策略。

牧野之战

近几年来,印度在边境地区挑衅不止,已经引发了中国沿边军民的普遍愤慨,但反击印度的时机还不成熟。

从中国自己的角度来说,自然灾害并未过去,国民经济还很困难;从国际上来说,美苏两国一直在给尼赫鲁送钱送枪,同情印度,误解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不少。

如果贸然和印度发生冲突,就算解放军能够打败对方,但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恐怕得不偿失,而且难以有效解决双方的领土争议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毛主席对解决中印问题的总体布局和长远考虑,就是要让世界都充分了解两国边境争端的真相,再找准最有利的时机给对方致命一击。

这次谈话两年后,新中国的经济困难终于逐渐过去,随着印度方面变本加厉地对解放军发动进攻,而美苏两国又因为古巴导弹危机剑拔弩张无暇东顾,毛主席在有了相当把握后果断出手,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给了印度五十年的教训。

一战要打出五十年太平

充分准备,全面筹划,不动则已,动则必胜,军事为辅,政治为主,这就是伟人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眼光和拿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