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高中辍学后进入国企,6年后裸辞学西餐,成知名酒店主厨

真实人物的故事 2024-10-29 09:02:03

我学业平平,高三没毕业便辍学了。家人给我找了一条出路,把我送进一家国企,当了一名电气修理工。

然而,对烹饪的追求,让我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度过。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裸辞,去学西餐!这让父亲十分生气,但我内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十几年后,我成为了知名酒店的主厨,也曾出现在各大厨艺比赛赛场,捧回各种荣誉。我用工匠精神,为自己踏出一条光明大道。

(我的职业照)

01我叫张万顺(英文名Kobe张),1986年出生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我的父母都是煤矿工人,工作辛苦,但日子过得还算安稳。这样的家庭背景并未限制我的视野,相反,它让我有机会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成为了日后成长道路上的一剂催化剂。我的厨师梦,像是一粒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在家常便饭和母亲的厨艺中悄然萌芽。而今天,我已在这条艰辛却充满乐趣的厨师道路上,跋涉了10余年。

小时候,母亲是我最早的烹饪启蒙老师。她在厨房忙碌时,我总会站在她旁边,看着她熟练地处理各种食材,再通过翻炒、炖煮,将它们变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家常菜。记得有一次,母亲不在家,我决定自己做碗鸡蛋面,心里满是自信。然而,真正上手时才发现,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面条煮得软烂,水加少还糊了,最后连自己都不愿意多吃一口。母亲回来后,看到满桌狼藉,狠狠训斥了我一顿。

(参加比赛时的我)尽管如此,这段经历并没有磨灭我对烹饪的兴趣,反而让我产生了更多好奇:怎样才能做出一碗好吃的面条?这样的疑问逐渐在我心中发酵,变成了我对烹饪最初的探索欲望。虽然烹饪在我心中种下了种子,但我的成长道路并不顺利。我的学业成绩一直平平,贪玩成了青春期最大的标签。高三时,我提前辍学,带着遗憾,走入了社会。

父母为了不让我在家“闲着”,通过舅舅把我安排进了一家国企,做了电气维修工。工作虽然稳定,但我内心深处始终感到有些遗憾,仿佛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记得一次和发小去必胜客吃饭,那顿饭花费了200多块钱,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我一边吃着西餐,一边对发小说:“将来有机会,我也要做西餐给你吃。”这句话像是随口一提,但那一刻,我心中仿佛点燃了一束微弱的火焰,想成为一名西餐厨师的梦想,就在那个瞬间悄悄萌芽了。

(在餐厅一角)有时候,命运的转折点会来得猝不及防。在我对未来充满迷茫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档关于戈登·拉姆齐的节目。这是一位来自英国的传奇人物,被媒体称为“地狱厨师”,以其严苛的态度、顶尖的烹饪技术著称,他从学徒一路走到米其林星级大厨的传奇经历,深深打动了我。节目中的拉姆齐,在厨房里如同指挥家般游刃有余,每一个动作精准且充满力量。

他的成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烹饪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它还是一门艺术,充满创意和挑战。那一时刻,我心里有了答案,我要成为一名西餐厨师,像戈登·拉姆齐一样,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用自己的双手和食材,去讲述动人的故事。2009年,我在国企工作了6年后,终于鼓起勇气,向父母说出辞职学西餐的想法。母亲震惊无比,父亲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努力工作的我)他们认为,国企的工作虽然不富裕,但稳当,可以干到退休。而厨师,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个体力活,没什么出息,毕竟厨子说出来也不好听。父亲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但内心对烹饪的热爱,让我无法放弃。经过多次争吵后,我最终坚持了自己的决定,买断国企的工作,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02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不想过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我要成为一名西餐厨师。来到上海后,我报名了烹饪学校,开始系统学习西餐制作技巧。学费和生活开销让我感到压力山大,于是我一边学习,一边到各种餐馆打工。这段日子是艰难的,但也是让我成长最快的时期。在烹饪学校,我遇到了我的启蒙恩师倪师傅。他不仅在技术上手把手教我练刀工、摆盘,更是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每道菜均是艺术)刚到上海的第一个月,因为水土不服,我嘴角开裂,吃饭成了问题。倪师傅知道后,特意给了我一把教室钥匙,让我每天晚上熬点稀饭。这份关怀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坚定了学好烹饪的决心。更为幸运的是,在烹饪学校里,我遇到了我的爱人。她是江西人,学习西点专业。我们的相遇纯属偶然,初次见面,她的腼腆和勤勉便吸引了我。随着接触加深,我开始主动追求她。不久后,我们坠入爱河,很快步入婚姻殿堂,有了儿子。妻子为了支持我的事业,放弃了自己原本的西点梦,全心全意照顾家庭。这份牺牲让我感到愧疚,同时也成为了我拼搏的动力。为了她和孩子,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出成绩,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2010年,我在恩师倪师傅的推荐下,来到了上海知名餐厅实习。这是我正式踏上西餐厨师职业道路的第一步,然而,现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般美好。

(参加比赛和FHC朱老师一起)刚进入厨房的那一天,我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设备该放在哪里,厨师们使用的专业术语我也一窍不通。那一天,我在厨房里毫无头绪地站了整整10个小时,身体疲惫不堪,内心更是充满了挫败感。现实无情地给了我当头一棒,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还差得很远。但挫败并没有击倒我,相反,它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每一个切土豆丝、削橄榄的动作中,汲取经验和技能。那段时间,别人休息时,我依然留在厨房,练习刀工,琢磨摆盘技巧,主动承担各种琐碎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我逐渐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在厨师的成长道路上,我又幸运地遇到一位贵人,我的另一位恩师叶飞,他曾是上海一家五星大酒店西餐厅的厨师长。

(与米其林谭chef的合照)2013年,因叶师傅推荐,我有机会进入五星级大酒店学习与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的西餐技术。这段时间的锻炼极其重要,不仅让我掌握了更为高级的烹饪技巧,还让我领会到厨师应有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期间,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我们不仅在技术上互相交流进步,更在生活上相互关照。他们也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32020年,一个契机让我看到了努力方向。我了解到上海的“卓越大厨”全国比赛。这场比赛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厨师,是一次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比赛,心里没底,但我还是决定放手一试。毕竟,这是一次与行业内高手同台竞技的难得机会,更是对我多年积累的检验机会。比赛分为达人组和专业组,考虑到自己经验有限,就选择了达人组,想着以“重在参与”为主。

(我的偶像之一Andre Chiang)准备参赛那段时间,我像着了魔一样,不断研究前几届比赛的优秀作品,反复琢磨每一道菜背后的细节。为了做好参赛作品,我每天都会练习到深夜,只为找到最合适的食材搭配和烹饪手法。比赛还需要拍摄做菜过程,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在灶台前忙碌的厨师来说,面对镜头无疑是一种挑战。我开始一遍遍练习,希望自己在镜头前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同时也不失自己的风格。比赛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竟成功进入了全国50强。看到这个成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也从忐忑不安到欣慰激动。这是对我多年努力的最大肯定,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很意外,主办方还专门给我打来电话,建议我尝试专业组比赛,因为我的作品和表现,已经达到了专业组水准。听到这样的评价,我既高兴又感到压力倍增。

(参会与川菜大师兰师傅合照)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2021年上海FHC西式鲈鱼专业组比赛。这次比赛标准更高,竞争更激烈。为了这次比赛,我深入了解了鲈鱼的特性和不同的烹饪手法,反复实验,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最后,我凭借一道创新的鲈鱼菜品,获得了铜牌。这不仅仅是一枚奖牌,更是对我烹饪技术的最大褒奖。更重要的是,这次比赛让我结识了很多餐饮界大咖,也让我有机会去他们的餐厅学习与交流。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职业生涯,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在与国内外知名厨师和行业领袖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食材选择、菜品创新和餐饮管理的知识。在一次国际烹饪交流会上,我遇到几位在国际上颇有声望的厨艺大师,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今世界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保持传统菜品风味的同时,进行创新。

(与8 1/2米其林Riccardo La Perna合照)我还参加过几次他们的培训课,学习了很多关于西餐和西点制作的技巧,我的厨艺水平和自信心,都有了很大提升。

04疫情结束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杭州一家餐饮管理公司担任主厨。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新工作,更是全新的挑战。在杭州,我不仅需要继续精进自己的厨艺,还要学会如何带领和管理团队。作为一名主厨,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位厨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整个厨房充满创意和活力。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乐在其中。随着个人能力提升,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价值和付出得到了认可。我的座右铭;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更让我感动的是,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反对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认可我,为我感到骄傲。

(坚持梦想,一直前行)回首10多年的厨师路,从学徒到主厨,我走过无数坎坷与挑战,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现在的工作让我充实而满足,但我的心中依然怀揣着一个梦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一家能融合本土食材与风味的独特餐厅。我知道,这条路不会轻松,但我愿意为梦想努力付出。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我都会继续前行,用心去做每一道菜,用工匠精神诠释我对厨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我坚信,只要不忘初心,坚持梦想,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0 阅读:4

真实人物的故事

简介:每一段人生都值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