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地下核爆试验,行动代号为“帕斯卡-A”:在规定的试验范围内,于土地上挖一个深150米,上下直径为1.2米,底部加宽似温度计一般的洞穴,将计划当量的核物质放入底部并引爆,在核爆结束后,相关人员便可以通过在洞内安置的探测装置和土壤残留物分析实验结果。
不过,在考虑到辐射因素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物质泄露,执行这项计划的人员还在所挖洞穴的井口处放置了一枚特制的井盖,这款井盖用纯钢打造,厚度超过了10cm,根据在试验前的计算,这场核爆的当量很小,几乎不会波及到地面,再加上有这个特制的井盖,几乎万无一失。
核爆试验导致井盖飞向天际
可就在实验人员按下按钮后,显示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众人意料。原本被计算的小规模核爆,最后释放的能量是计算值的5000倍还要多,大量的高温气流顺着洞穴急速攀升,最后以无法想象的速度瞬间冲出了洞口,而原本镶嵌在洞口的井盖,也极高的速度瞬间飞向了天际。
超高速摄像机只拍下了一帧井盖影像
根据当时架设在实验区周围的超高速摄像机捕捉的画面显示,尽管这架摄像机的像素和捕捉范围很大,但在海量的照片中,只有其中一帧拍下了井盖的影像,这也就表示,这个井盖只在超高速摄像机的镜头范围内停留了一帧的时间,就飞出了可捕捉范围。
核爆所引起的景象
那么当时这个井盖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根据试验后的专业人员推测,它的速度起码超过了每秒70公里,换算为音速每秒340米来看的话,就是206倍的音速,由于这个初始速度是由核爆所引起的,所以它也被网友和科学家戏称为核动力井盖,那么这就有了一个问题,最后这个井盖的落点在哪里呢?
燃烧在大气层
科学界里对于这个井盖的解释有三种,首先是最可能发生的,那就是燃烧在大气层了,因为任何物体在高速飞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尤其是进出地球时,大气层的厚度会阻隔燃烧掉大部分类似陨石的物体,只不过陨石是飞进地球,而井盖是飞出地球,不过结果都一样,如果这枚井盖是以正面大面积裸露而飞向天空,那么大概率它会被融化了。
落地后引起的爆炸
第二种结局是没有融化,又掉到了地球上,因为一个物体上升后会受到两种力的阻挠,即大气摩擦和地心引力,根据推测,如果这枚井盖没有被融化,而速度又无法达到逃逸速度的话,那么它会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掉落在地面上。
井盖可能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飞进武仙座星系
最后一种也是最浪漫的一种结局,就是飞向宇宙,如果这枚井盖在冲出大气层之前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超过16.7公里每秒,那它会冲破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广袤的宇宙,依据当时的试验场地来看,这枚井盖最可能飞往的地区就是距地球23500光年的武仙座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