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主席遗体安置每年开销引质疑,徐静披露:没有用国家的钱

品味红梦史说 2025-02-05 03:17:49

1989年,距离伟人离去已经过去了13年。

伟人的余威,也已经压制不住国内动荡的势力,于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开始散播一些伟人遗体的谣言。

他们捏造事实,声称伟人的尸体已经出现了变色变轻等多种情况,然而就算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伟人尸体每年的维护开销依旧是一笔天文数字。

面对这群别有用心的人,负责伟人遗体维护工作的徐静女士,直接回应所有人。

伟人遗体经过专家检测,没有无良媒体所说的那些变化,并且伟人遗体的维护,用的也不是国家的钱。

临危受命,保存伟人遗体

徐静是一位医学天才,曾经在沈阳医科大学和莫斯科第一医学院中学习过专业的医学知识。

并且在26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发表了一篇医学的世界公论。

后续她更是靠着自己的这一篇公论,成功进修博士学位,是一名真正的医学博士。

虽然说她有博士学位,并且出国留学过,但却并没有因为外界的繁华,就忘记了自己的根在中国。

在博士毕业以后,她一直都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当组织胚胎学的讲师。同时还在首都医院当副主任,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来她认为,她的一生都会这样在医院和医学院当中度过,然而在1976年的一天,她忽然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凌晨四点,家住在西城百万庄的徐静突然听到了敲门声,徐静连忙询问对方姓名。

在沟通一番以后,徐静才知道,来人是卫生部的秘书江焕波,而他来到这里是因为有一个紧急任务,需要徐静去完成。

因为是组织的安排,所以徐静没有回绝,当场同意了。

但当她问及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江秘书却回答得含糊不清,只说到了地方就知道了。

看到江秘书的脸色,徐静没有继续多问,她知道这件事可能非同小可,在真正接触到任务的时候,自己不能过多询问。

当徐静坐着车来到卫生部后,卫生部的刘湘屏部长一句话没有说直接把她拉到了车上。并对她表示,现在什么也不要问,到地方会有任务安排。

徐静在车上坐着越发感到不对劲,到底是什么样的紧急任务,一个字都不能透露,并且紧急到在凌晨四点把人叫起来。

忽然徐静注意到,车的方向似乎是中南海,那里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办公地,难道这一次的紧急任务,和一位老领导有关。越是寻思,徐静的心里越是感到不安。

最终在中南海下车以后,徐静跟着刘湘屏见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

汪东兴和所有人握手以后,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出那一句,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在今日凌晨离世了。

伟人遗体保存争论,水晶棺气液结合保存

徐静经过多方解释以后,这才知道叫自己来的缘由。

伟人在当日凌晨离世,在伟人离世以后,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伟人遗体的保存方案。

刘湘屏负责寻找医学专家来对遗体保存方案进行讨论。在刘湘屏马不停蹄赶到医学科学院进行筛选后,在凌晨四点将徐静这一位医学天才,请了过来。

徐静也知道,遗体保存问题十分严峻,每多耽误一分钟,遗体的腐烂程度增大几分,所以她当即答应了下来。

不过当她真正开始执行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任务有多严峻。

首先来说保存领导人的遗体供后世人参观,是当时很多国家的规矩,但由于当时技术受限,所以很多的遗体都并未保存得很好。

苏联的列宁遗体,鼻子和耳朵都已经腐烂。孙中山先生离世仅仅五十年,脸上已经有了很多霉菌。

大多数国家的遗体防腐技术都不太好,并且即使是这些防腐技术一般的国家,也不会将防腐技术外传,所以徐静接到这个任务,相当于她们要一切从零开始研究。

然而对此徐静却并没有放弃,相反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向上级宣誓,一定会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要让国家世世代代保留伟人的遗体。

最开始的时候,一位北京的医学专家提议,用液体防腐保存,之后又陆续有专家提议气态、固态保存,但都因为缺陷明显而被否决。

最终还是一位北京专家提议,用气液态结合的方式保存伟人的遗体。

受人瞻仰的时候,使用气态保存,不对外开放的时候,使用液态保存补充遗体水分。

方案敲定以后,徐静便带领着专家们研究药物。9月9日下午到9月10日,整个研究组的人员都和伟人的遗体一起待在低温防腐实验室当中。

他们向伟人遗体中注入防腐液,进行防腐保存,然后用各种仪器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点一点观察伟人皮肤的变化。

终于,在9月11日凌晨,伟人遗体的防腐工作初步完成。虽然后续防腐药物还要继续进行研究,但如今伟人的遗体,已经可以开始面向众人了。

于是就这样当日十点,伟人遗体正式开放给众人瞻仰。

然而徐静等人很快就发现了新的问题,他们记录的数据,遗体保存的温度不能超过15摄氏度。

但随着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室内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再加上各种哀乐乐器,以及那些灯光设备,很容易让伟人的遗体超过15摄氏度。

所以中央立即听从徐静等人的建议,实施了增加散热设备,减少进入的人数等一系列的措施,这才让遗体始终处在1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

当日晚上,存放伟人遗体的水晶棺终于研制完成,并且被送往了北京。

有了这个水晶棺,伟人的遗体,便能永久处于1到4摄氏度的环境中。自此,徐静等人也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而他们也开始了后续防腐药剂的研发,研发一种可以永久保存的防腐药剂。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伟人去世13年以后,有人开始用伟人的遗体攻击他们。

正面回应争议,伟人遗体不再花国家钱

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徐静等研究组成员,终于将遗体保存技术研究到相对成熟的程度。

他们也在那时宣布,伟人的遗体,将一代又一代地永久保存下去。

但是这一消息传出,也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论,其中就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谣言。

他们对外宣称,徐静等人的防腐药剂,其实对伟人遗体损害很大。

伟人的遗体早已经因为药剂而缩小,并且出现了变色的情况。

但就是这一种效果如此之差的防腐剂,每年花费的资金都是天文数字,而且每一分每一毫,花的都是老百姓的辛苦钱。

见到事情越闹越大,徐静在1989年,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澄清。

根据专家精密仪器检测,伟人的遗体长度没有缩小,体重更没有明显变化,颜色更是和之前一致。

之所以有些人觉得颜色有些变化,是因为灯光的影响。

至于那些人所说的,伟人的遗体保存每年花费的都是天文数字这一点,徐静更是直言那是无稽之谈。

早在1983年研制出稳定的药剂以后,国家就取消了这一项专项拨款。所以根本不存在花天文数字民脂民膏进行维护的说法。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遗体保存过程 - 文摘报-光明网——光明数字报2010年12月25日

2、毛泽东遗体保护工作揭秘——北方网2005年9月12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