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历任康、雍、乾三朝的老臣张廷玉病逝于桐城老家,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的“三朝元老”,其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搜查、抄家的惶恐中度过的,晚景可谓凄凉。
张廷玉死后不久,乾隆皇帝下达了一道命令,一道如果张廷玉泉下有知,会先痛哭流涕再狂笑不止的命令,因为这道命令,让乾隆皇帝与张廷玉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诡异的圈,起点即终点。
但是这个充满黑色幽默意味的圈,对于乾隆皇帝和张廷玉来说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意义,对张廷玉而言,这个圈是牢笼,它见证了自己生命最后五年的无妄之灾;而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这个圈意味着圆满,它标志着自己的帝王权术神功大成,精明如张廷玉、谨慎如张廷玉、老道如张廷玉,仍被乾隆皇帝轻易玩弄于股掌之中。
张廷玉并非不知进退,见“权”眼看的莽夫,但是在乾隆皇帝力图绝对掌控一切的大背景下,进与退,又岂能由得了你?
雍正的创举如果要在有清一朝的帝王中找一个“奇人”,这个奇葩皇帝应该是雍正,雍正皇帝身上有一种极端的务实精神,即便面对由来已久的问题,他也敢于给出解决方案,而且这些方案还往往即新颖又实用。
雍正登基时经历了“九子夺嫡”的大戏,所以雍正皇帝从登基那一刻的就开始考虑如何避免皇子和朝臣之间因为未来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
雍正皇帝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秘密立储制度,皇帝确定储君人选后,将诏书写好,分为两份,一份藏于秘折之中,由皇帝本人随身携带,一份至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待老皇帝驾崩,御前大臣取出两份诏书,当众宣布储君人选。
而乾隆就是这种秘密立储制度下诞生的第一个皇帝。
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秘密立储制度也不例外,它在尽最大可能避免皇子和群臣围绕储君之位进行无休止的内耗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个结果:新君登基时,自己的班底力量往往相对单薄。
在明确储君的制度下,先皇往往会花上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为储君接班做准备,这些准备里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储君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而秘密立储制度的初衷之一就是防止皇帝与大臣之间结成同盟,但这样一来,新君登基前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像样的班底了。
乾隆皇帝继位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
当然了,雍正皇帝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为儿子继位铺了一些路,他为即将成为皇帝的皇四子弘历选择的四个辅政大臣可谓安排巧妙。
这四名辅政大臣分别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鄂尔泰和张廷玉。
四人中,允禄和允礼是宗氏成员,鄂尔泰是满人,张廷玉是汉人,宗室与外臣,满人与汉人之间均能相互制衡,这样的设计下,尽管儿子弘历自身班底单薄,但是在四名辅政大臣相互制衡的大背景下,新皇在继位之初的那段时间里权力应该是稳固的,至于日后的权力格局怎么演变,就看新君的能力和造化了。
爱新觉罗·弘历,这位25岁荣登大宝的年轻皇帝即将用实际行动向父皇证明,他的权术手段超乎人想象。
位极人臣鄂尔泰和张廷玉是雍正皇帝极为倚重的大臣,他在驾崩前,给了这二人以人臣的最高荣誉:死后佩享太庙。
雍正如是做既是对这两位重臣兢兢业业工作的嘉奖,也是在拉拢这两位重臣死心塌地辅佐自己的儿子。
乾隆皇帝继位时,清帝国已经运行近百年,基本不会出现权臣篡位的情况,这样一来,秘密立储制度下势力单薄的皇帝,在刚刚继位那段“权力真空期”时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于宗室。
拔高鄂尔泰和张廷玉两位重臣的地位,是出于对宗室越权的防微杜渐,父皇的用意,从小政治敏感性就极高的乾隆皇帝自然是充分领会的。
因此,在继位之初,乾隆皇帝对于鄂尔泰、张廷玉两人礼遇有加,倚重有加。
对于雍正皇帝生前允诺鄂尔泰、张廷玉二人死后配享太庙一事,乾隆皇帝一继位就宣布,这件事应该写到先皇遗诏中,让全天下人都为此做个见证。
新皇一上任就给出如此厚恩,就连见多识广的鄂尔泰、张廷玉二人都感激涕零,并宣称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除肯定先皇给予的最高荣誉外,乾隆皇帝对这二位重臣也大胆放权,一些重要岗位的人选都由二人推荐。
乾隆继位之初,给人一种远比父皇要“宽仁”很多的印象,相比于雍正皇帝,他对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首的官僚集团至少看起来要宽容很多。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乾隆皇帝的政治敏感性和成熟度都极高,在权力斗争这个问题上,从他继位那一刻起就能做到进退自如。
因为现实的需要,在乾隆皇帝继位的前几年,乾隆皇帝与鄂尔泰、张廷玉等重臣之间上演了一段难得的“君臣两相宜”,但可惜,以上的一切只是特定权力结构下的结果,一旦权力结构发生改变,君臣间的温情脉脉也将不可避免地变成白刃不相绕。
随着乾隆4年,二位辅政的亲王分别被乾隆皇帝找个借口剥夺权力,鄂尔泰和张廷玉成为朝堂上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当然,这样的状况也不可能持续太久。
鄂尔泰死后,其子侄和门生被乾隆皇帝来一个一窝端,这一切张廷玉都看在眼里。
张廷玉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没有任何权力幻象,当看清新皇帝拿回权力的意图后,他非常明白自己即将成为被针对的对象。
于是张廷玉决定退一步海阔天空,主动交出权力,换一个平稳落地。
此时的张廷玉认为自己主动交权这件事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还算是一个可以交换安享晚年的筹码,但他想的太多了,通过收回两位辅政亲王和鄂尔泰等人的权力,张廷玉手中那点可怜的权力早就是乾隆皇帝的囊中之物了,乾隆皇帝根本不需要跟他做什么交易,想要拿走直接去取即可。
而乾隆皇帝此刻正在准备下一盘大棋,相比于你张廷玉手中那随时可以收回的权力,怎么对待你本人才可以更好地展示政治行为艺术才是乾隆皇帝更愿意思考的问题,张廷玉的悲惨命运即将开始。
祈归乾隆十三年正月,77岁的张廷玉因年老向乾隆皇帝请求告老还乡。
按理来说,这种主动交权的行为,想要收回权力的乾隆应该欢迎,但出乎张廷玉意料的是,乾隆第二天公开否定了张廷玉的辞官申请。
乾隆皇帝表示:大臣与皇帝,与朝廷应该荣辱与共,何况你张廷玉还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乾隆皇帝还做了很多解释,说老朋友之间尚且不忍离别,难道君臣之间的感情还不如老朋友吗?
乾隆皇帝这一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输出过后,张廷玉也不敢坚持辞官,于是只能继续留任,但张廷玉的身体也确实不太行了,隔三差五就请病假。
这种情况持续了约1年,乾隆皇帝也看出张廷玉的身体大概确实是不行了,于是效仿宋代文彦博旧例,允许其十日一至都堂议事,四五日一入内廷备顾问。
乾隆的态度很明确,权力上,把你张廷玉边缘化了,但是你还得作为一个吉祥物工具人而存在。
这样的拉扯持续了几个月,可能是身体真的扛不住了,张廷玉这次换了一种委婉的说法,向乾隆皇帝请病假,要回乡养病。
张廷玉确实年老多病,这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如果再不准许张廷玉回家养病,就显得乾隆皇帝不近人情了。
乾隆皇帝批准了张廷玉按原待遇回家乡养病,同时还发挥“传统手艺”,赐诗三首。
到这里,至少在面子上,乾隆皇帝和张廷玉都还算体面,先前张廷玉请辞,乾隆皇帝拒绝似乎真是因为舍不得张廷玉。
但就在这个时候,张廷玉做出了可能他这辈子最傻×的一件事,这件事可真是要了命了。
愚蠢要求张廷玉在接到乾隆皇帝允许其回家养病的诏书后上朝谢恩,但是在上朝谢恩的时候,张廷玉提了一个有些“无理”的要求:
他跪地叩首,祈求乾隆皇帝向他保证,虽然他辞官回到家乡了,但是雍正皇帝答应他的配享太庙的待遇不变。
为什么说这个请求非常愚蠢呢?因为在皇权已达极致的有清一朝,待遇只能是皇帝给,皇帝不给,大臣不能要,你要就是触动了皇帝的权威。
而配享太庙这件事又是雍正皇帝答应下来的,拿先皇遗命去道德绑架新皇这件事本身就很没政治智慧。
况且乾隆皇帝之前否决张廷玉辞官申请时已经暗示过张廷玉了,乾隆皇帝对张廷玉的期望是让他继续当一个吉祥物直到死,这样才能体现大清君臣一体。
张廷玉不听劝,非要辞官,这本身就已经导致乾隆皇帝不悦了。
如今竟然又上演了一出用先皇遗命逼乾隆皇帝给自己承诺的可笑戏码。
我们不知道聪明了一辈子的张廷玉为何会在这件事上如此愚蠢,或许是出于对配享太庙这件事的执念,让其一时之间昏了头,亦或许是先前乾隆皇帝对自己进行道德绑架让张廷玉错误地认为乾隆皇帝真是一个极为重视道德的人,所以才认为反向道德绑架乾隆皇帝是个可行的操作。
不管是何原因,这个愚蠢的要求一出,乾隆皇帝尽管面上不得不答应了张廷玉的要求,但内心非常不高兴,皇帝如何不高兴了,他会有一百种办法让你生不如死,更何况是乾隆这样希望玩权术、擅长玩权术的皇帝,张廷玉准备好倒霉吧。
乾隆皇帝喜欢玩权术,但出于颜面,也总得找些借口,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借口,张廷玉第二天就送到的乾隆皇帝手中。
莫须有的“结党”乾隆皇帝同意张廷玉退休后仍享受配享太庙的待遇后,按照管理,张廷玉应该于第二天早朝亲自叩谢皇恩,但一辈子不出错的张廷玉第二天竟没有亲自来,而是让儿子张若澄代为谢恩。
你张廷玉说自己年老多病,但是昨天来要保证的时候你可是亲自来了,如今承诺拿到手了,你身体就不行了?连谢个恩都不亲自来了?
乾隆皇帝极为恼怒,准备命军机处拟旨训诫张廷玉。
但好巧不巧的是,训诫文书还没发出去,张廷玉竟又来谢恩了。
张廷玉的突然出现不但没熄灭乾隆皇帝的怒火,反而让乾隆皇帝认定张廷玉一定是事先知道了内情,于是乾隆皇帝一口咬定,张廷玉结党营私。
“结党”在清朝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雍正皇帝就极端讨厌朋党,“朋党”这个罪的量刑可是很随机的,就因为结党被砍了脑袋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前日乾隆皇帝让军机处拟旨训诫张廷玉时,值班的是傅恒和汪由敦,傅恒是乾隆的小舅子,而汪由敦是张廷玉的门生,所以乾隆皇帝一口咬定,就是汪由敦走漏的消息。
这个倒霉的汪由敦因此被革了职,从后面发生的事情上看,乾隆皇帝一开始就知道汪由敦是冤枉的,因为汪由敦在被革职后三个月就被乾隆皇帝官复原职了,这个所谓的朋党案就是乾隆皇帝为张廷玉量身定制的。
被按上“结党”的罪名后,乾隆皇帝立刻下达严诏,让张廷玉就结党一事明白回话。
张廷玉眼见越描越黑,越解释乾隆越生气,只能咬着牙认下了这个罪。
好,既然你张廷玉亲口承认了,我乾隆皇帝就要发挥发挥了。
乾隆皇帝表示:结党危害巨大,结党者必须予以惩戒,即便是三朝老臣也不能例外。
而后,乾隆又来了一波阴阳怪气:说配享太庙的都是立有不世之功的,鄂尔泰好歹还有平定苗疆的功劳,张廷玉不过是记录皇帝命令时比较谨慎,不怎么出错罢了,凭这也配享太庙?
你以为乾隆皇帝会就这样把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剥夺了,如果这么做就不是乾隆皇帝了,此时的张廷玉已经宛如猫鼠游戏的中的那只可怜的老鼠了,乾隆皇帝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在把张廷玉贬低一顿后,乾隆皇帝表示,虽然张廷玉平心而论确实不配享太庙,而且张廷玉有负于朕,但朕宅心仁厚,这样吧,只剥夺张廷玉爵位,配享太庙的待遇依旧不变。
被乾隆皇帝玩了这么一大出后,张廷玉应该也是身心俱疲,只想快点回到老家,把目前还有的待遇落袋为安,但有时候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事。
果然,不到一年,又出事了。
步步惊心乾隆十五年三月,皇长子永璜意外离世,乾隆皇帝十分悲痛,丧礼完毕后一个月,张廷玉准备按照计划返回家乡。
乾隆皇帝抓住这点,又连下两道严旨痛斥张廷玉:
张廷玉本没多大本事,朕对他恩遇有加,不过是因为他是我朝老臣,我大清三代君王对他恩重如山,父皇更是给出了配享太庙这样至高的恩典。但这张廷玉嘴上说肝脑涂地报效皇帝,结果真到关键时刻,想到的全是自己的事,为了一个辞官的事没完没了。我大清立国以来,老臣众多,真是身体不便请辞的,我哪有不批准的,但你张廷玉请辞不过是想保住你的那点待遇罢了。
如今永璜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怎能不叫人悲痛,想当初张廷玉还曾是永璜的老师,如今丧礼才不到一个月,满脑子想的竟全是归乡那点自己的私事,毫无悲痛之情,这样的人,简直是毫无人性可言,哪有资格享受朝廷所给的诸多荣誉呢?
在对张廷玉做一通道德上的狠批后,乾隆皇帝终于图穷匕见:
不是我刻薄,就算是父皇复生,看见张廷玉如此作为,也一定会收回配享太庙的待遇的。
就这样,一波三折后,张廷玉心心念念的配享太庙的待遇终于被乾隆皇帝给收回了。
两年之前,张廷玉还想着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待2年后他真的如愿回到家乡时,却是如丧家之犬般狼狈。
当然,这还没完,狗已落水,不痛打一波岂不可惜。
张廷玉归家没多久,四川学政朱荃因“母丧不报”,参加科考并行贿被举报,这件事本来跟张廷玉没有关系,但尴尬的是这个朱荃跟张廷玉有儿女亲家关系,这就给乾隆皇帝发挥的空间了,他命令对朱荃的调查扩大化,负责查案的官员马上曝出“猛料”,这朱荃可能跟反清复明人士关系不清不楚。
如果这点坐实,朱荃的罪过就大了,顺着朱荃这条线,乾隆皇帝又又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张廷玉。
这次乾隆皇帝直接命令调查官员抄了张廷玉的家。
负责调查的官员在张廷玉家中查出白银36万两,以张廷玉的身份地位,就算他通过不太光彩的手段搞到这些钱,在有清一朝也不算稀奇,毕竟这点钱都不到他乾隆的宠臣和珅的百分之一。
但只要皇帝认为有问题,那就是大问题,拿到这份36万两白银的罪证后,乾隆皇帝是真的动了杀心的,他命令调查的官员们继续搜查,看张廷玉家中有没有诽谤讽刺时政的文章。
也幸亏张廷玉足够谨慎,搜查人员确实没搜出张廷玉对皇帝不满的实证,而且搜查人员还意外发现了这36万两白银的账单。
原来这里面每一笔钱都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明确赏赐给张廷玉的。
如果完全以莫须有的罪名搞死张廷玉未免显得有些太难看,经过如此这一折腾,张廷玉的名声也彻底被乾隆皇帝搞臭了,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赶尽杀绝了。
张廷玉得以保住了一条命。
在经历了这次抄家的变故后,80岁高龄的张廷玉竟又活了5年,但是对于张廷玉这样在官场行走一生的人来说,经历过如此屈辱后,张廷玉生命的最后五年,恐也与死人无异了。
乾隆二十年,84岁的张廷玉病逝,死亡对于无时无刻不活在惶恐中的他来说可能反倒是一种解脱。
千万不要以为乾隆皇帝主导的这场大戏会因为张廷玉的死而草草收场,张廷玉死后,乾隆皇帝发布诏令:先皇既然已经承诺张廷玉配享太庙,尽管张廷玉品德能力不够,但我作为大孝子,还是会遵照父皇的遗愿,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随着这道命令的发作,乾隆皇帝才算把他的政治权术玩到了巅峰。
张廷玉无非两个愿望,一个是享太庙,一个是告老还乡,事情的最后,这两个愿望乾隆都帮助张廷玉实现了,但这个实现的过程一定要一波三折,乾隆皇帝一定不能让张廷玉太轻易实现他的这两个愿望,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折腾张廷玉。
乾隆皇帝利用张廷玉事件作为一个政治行为艺术所要传递的无非一个信号:本朝大小事务,皇帝一人独断,大臣权力再大,也不能主动索取,待遇、荣誉皇帝可以给,但是皇帝不给,你不但不能抢,连要都不可以。
尽管是张廷玉这样历任三朝的老臣,如果在一些事上做的不合皇帝心意,皇帝也可以随意拿捏,简单说,生杀予夺,全在皇帝。
乾隆皇帝以对老迈的张廷玉的极限折腾宣誓了自己的权威,而张廷玉,这位祖孙三代效命于朝廷,本人也历任三朝的,且一生谨小慎微知道进退的老臣,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一直在被莫须有的罪名折磨。
什么三朝元老,什么先皇允诺,什么明哲保身,只要你被皇帝选中作为政治游戏中的牺牲者,这些功劳和所谓智慧就全都不管用了。
通过最后给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乾隆皇帝算是把天威难测这点玩到了极致。从此以后,在皇帝本人这个“精密的政治机器”的带动下,满朝文武皆变成了不用思考只负责执行的机器。
短期看,这一点并没有太大危害,甚至在灭准噶尔、平定大小金川等战役中,大臣们无脑执行还在客观上发挥了一定优势。
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这样恐怖的政治氛围下,这个庞大的帝国很难一直维持高效,而一旦最高统治者们的天威难测玩不好了,或者即便天威难测也没用了,这个国家的秩序将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解体。
乾隆皇帝对张廷玉的处置如同一个圈,但他们爱新觉罗家族又何尝不在这个圈里,乾隆皇帝留下的这种政治氛围,最终导致其儿子嘉庆一生都想做点什么,但最终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
过于聪明者,反倒更容易被历史加倍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