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环海的香港,供水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三维路书 2024-12-21 09:22:23

香港这个地方陆地面积仅有1110平方公里,从整体上由九龙半岛及其管辖的263个岛屿构成,境内是山多平地少,属于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形,但这个不到巴掌大的地方聚居了接近800万的人口,这些人口大多分布在九龙半岛和香港岛,整个境内其河流较小,最长的河流是与深圳交界的深圳河,最长也不过37公里,虽然其半岛北部的河流也算得上多,但严格意义来讲,这些河流顶多称得上一个涧字,用溪都感觉大了。

同时香港因为地质构造的原因,向下取水也显得困难,因为向下绝大部分都是花岗岩地质,钻取十分困难。

香港用水怎么解决?

香港淡水急缺,却又缺乏天然湖泊,于是香港供水分淡水和海水两个部分提供,海水主要用于清洁冲厕等使用,而淡水主要用于食用和灌溉。

其中淡水来源有二,一个靠天吃饭,即本地集水区收集雨水,一个就是靠广东的东江,即东江供水工程。

什么是本地集水区收集雨水?

香港本地修建了很多的水塘,其总容量达到了5.86亿立方米,这是其很大的一个雨水储存收集系统,大部分的雨水收集区均在其郊野公园区域,比如其在60年代修建的船湾淡水湖就在新界大浦的船湾郊野公园内,这是香港最大的淡水存储湖,面积达到12.15平方公里,库容2.3亿立方米,当东江供水发生异常情况时,这个淡水湖的储水可以为香港提供3到6个月的应急供水。

这个淡水湖原来是一个月牙形状的海湾,在原来的水务署长毛瑾在一次旅游途中,发现了这个月牙海湾,于是开始构思在海中建造堤坝将这个海湾封闭起来,然后将海湾中的海水抽取出去,再引入这个郊野公园收集的雨水形成淡水储存湖,这便是船湾淡水湖的由来。

这个海湾淡水湖在1960年的时候开始动工,在1968年的时候其第一期工程完成。完成淡水湖的修建是其第一步,同时输水,储水,滤水系统也规模宏大。

为了更大范围的收集雨水,其配套修建有两条输水管道,其收集的雨水包括了大浦和沙田方向的溪涧。

同时在1969年的时候,当时的香港政府在看到船湾淡水湖的巨大效益后,也开始修建了香港的库容最大的大雨水收集湖,即万宜水库。

这个水库的集水面积没有船湾淡水湖的面积大,但库容比船湾淡水湖大,达到2.8亿立方米,因为它的大坝要比船湾淡水湖的大坝要高,坝高达到64米。

这两个水库都是采用海中建库的方式,即均是通过修筑堤坝将封闭海域内的海水抽出,再引入雨水收集的淡水形成。

但这两个水库的主要作用还是应急处理,香港的供水主要还是来自广东东江,即东江供水工程。

什么是东江供水工程?

上世纪的60年代,香港缺水严重,居民用水十分紧张,香港向当时的广东寻求帮助,希望能从东江引淡水,本着华夏同脉的深情,深圳出动4万民工修建了深圳水库,同时河源人民大迁移,腾出地方修建了新丰江水库,东莞人民整修石马河用做输水管路,广东将最好的东江水引入了香港。

从此,香港用上了上等的淡水,东江水从1965年起,就占香港本地食用水的7到8成,在2023/24年度,东江水向香港输入约8.16亿立方米,这个年度香港的用水量大致在10.6亿立方米。

此外,香港食用淡水还有一小部分是海水淡化而来,其在香港食用水中的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冲厕用水,香港用的是海水,在香港本地称海水供应系统。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