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夫妻在桥洞安家,蜗居10年生4个孩子,曝光后迫不得已回老家

像素姬 2025-01-26 10:01:27

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阴暗潮湿的桥洞里,这或许是许金火和张蓉在困境中最珍贵的慰藉。这对来自江西的夫妇,在浙江嘉兴的桥洞下,用爱和坚韧,为四个孩子撑起了一个“家”。十年光阴,桥洞见证了他们的辛酸,也见证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浙江嘉兴,热闹非凡,但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2000年夏天,江西的许金火和张蓉夫妇,带着梦想和简单行李,来到这里追求更好生活。可现实远比想象残酷,他们一家六口被迫住在桥洞下,过了十年艰难日子。这段苦涩经历,直到十年后意外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金火和张蓉婚后不久,就选择离开老家,去嘉兴找工。两人快四十岁,没学历也没技术,只好在建筑工地打些零工。

收入微薄仅够两人生活,孩子出生后,家里经济压力大增。张蓉因照顾孩子不能外出工作,家务全靠许金火承担。不幸的是,许金火工作的工地快完工了,他还没找到新工作,房租又越来越紧张。

正巧此时,许金火在工地边意外发现了个大桥洞。他立刻心生一计,想搬到桥洞里住。

尽管桥洞地方又简又破,风一吹就进,但至少能挡雨,又不用花钱租住。他拿工地上的废胶合板搭了个小屋,大约有六十到七十平。张蓉心里不太乐意,可想到实际情况,还是跟丈夫商量后,带着孩子住进了桥洞。

十年间,许金火和张蓉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他们用捡来的东西和自家做的家具,逐渐给这个不大的家添置了东西。

桥洞被分成了睡房、做饭的地方和会客室,虽然挺简陋的,但感觉挺温馨。孩子们长大了,那个旧的桥洞现在也常常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然而,桥洞里的日子很苦。四周堆满了垃圾,味道很难闻,草长得乱七八糟,蚊子和小虫子很多。

家中地面是泥土做的,一到下雨家里就满是泥。尽管他们很节俭,可四个孩子出生长大,花费越来越多,之前存下的钱都花光了。现在孩子们要上学了,可户口和学费又成了新的问题。

2010年5月某日,张蓉忙于家务时,忽闻门旁狗吠。她生怕是政府人员来驱逐,赶紧出门查看。

然而,面前站的是一名记者,他提出想对他们一家进行采访,想知道他们为何住在桥洞。张蓉一开始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答应了记者的请求,并唤回了在工地劳动的许金火。

确认记者没有恶意后,许金火和张蓉向他讲述了为何一家六口住在桥洞里。记者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真的很艰苦,四周环境很脏乱,生活设备也很简陋。

记者问他们是否觉得生活辛苦,许金火微笑着摇摇头:“不算苦。孩子们都很听话,学习又好,我们不用太担心。”他还说,稍大的孩子放学后能帮忙照看弟弟妹妹,妻子也利用空余时间在附近餐馆打工,生活还过得去。

许金火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记者感到很受影响。采访完毕后,记者拍了几张照片,把他们的经历写成文章,然后在本地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这篇报道意外吸引了大家注意,很多人送来生活用品和小孩衣服。许金火一家得到不少援助,但也吸引了当地部门关注。

有关部门通知许金火一家自己拆掉桥洞里的家。因为知道他们有难处,所以给了他们半个月的期限。许金火想了想,决定带家人回江西老家去生活。

7月4日,许金火让记者拍了他们一家在桥洞前的全家福,留作记忆。到了7月8日中午,许金火一家在得到全通货运物流和相关部门的协助后,顺利搬出了住了十年的桥洞,开始了回乡的路程。

许金火在即将离开嘉兴的前一日,对记者说道:“已有十几年没回江西的家了。这次回去,心里有些紧张,不清楚家乡变如何,也不清楚昔日的邻居是否还能认出我们。”他接着说,回到家乡后,他计划找一份固定工作,存钱建造一个三层小楼,以便孩子能安心学习。

许金火说话轻松,但他的眼神和话里仍透露出对嘉兴的不舍。他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全家在桥洞下住了十年,嘉兴对他来说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走开就是新起点。许金火一家对将来抱有期待,他们坚信,回到家乡,能过上更稳定更幸福的日子。

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积极。希望他们今后能有个好开端,继续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0 阅读:27

像素姬

简介:府奕迅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