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努力,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终于在2月7日获得了和特朗普见面的机会。
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石破茂这次访美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维护住自己铁杆盟友的地位。
面对特朗普这位特殊的美国总统,石破茂的态度可以说是“主动且友好”,两国达成的所有共识基本上完全符合美国对日本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两者达成的协议不可避免地要和中国有关,并且触及了中国的底线问题。
中方很快就对日方的行为作出反应,直接明确地表达了中方对日方行为的不满和评价。
石破茂成为首相的经历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他经过了两次竞选、一次辞职,才当上了首相。
胜选后不久,石破茂就试图和特朗普进行沟通和联系,但是特朗普方面对此却表现得比较冷淡。
2月7日,石破茂终于获得了进入白宫面见特朗普的机会。
为了能够获得特朗普的支持,或者说是与特朗普建立良好的关系,日本这次在很多政策上对美方进行了迎合与让步。
石破茂在访美之前显然是做好充足功课的,对特朗普推行的各项政策都有较为深入地了解。
在军事方面,认为美国为了维持军事同盟投入了过多的资源。他主张让美国的盟友们提升其自身的军事投入,甚至要给美国交“保护费”。
在经济方面,特朗普是一边用关税降低对外贸逆差,一边则是给美国拉项目,进行所谓的制造业回流。
所谓的制造业回流就是强迫盟友伙伴在美国投资建厂,不答应就提高关税,让它们的商品难以进入美国市场。
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不同,日本在面对美国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点挣扎都没有,直接将美国想要的东西直接奉上。
石破茂表示,日本将会在2027年之前将军费再提升一倍。日企对美钢的收购计划,也会依照美方的想法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毕竟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企业,以及在此类企业工作的员工很多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他本人也有扶持这类传统工业产业的想法,石破茂的决定可以说是恰好抓到了特朗普的痒处。
前期沟通时的施压,让美国从日本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回报,日方也用既定的牺牲换来了日美关系的稳定。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石破茂本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无论是价值近17万日元的金色武士头盔,还是他本身对特朗普的夸张赞颂,都是让特朗普没有在关税问题上,对日本穷追猛打的原因之一。
二、冒犯的联合声明对中国来说,石破茂访美促成的本次美日联合声明完全可以用冒犯二字来形容。
明明中国没有参与到美日领导人的会谈中,却在它们的联合声明里得到了最多的“戏份”。
联合声明涉及了很多中方的主权争议问题,显然美日两国正在用这种方式介入中国的内政。
同时这也是在外部释放讯号,即美日仍然是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军事存在。
为了表明态度并对日方进行警告,我们在2月10日对日本驻华公使进行了召见,此时距离石破茂结束访美回到日本不到24小时。
中方直截了当地将话摊开来说,除了重申中方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之外,还警告日本不要用中国问题过度讨好美国。
日本在中美博弈区域白热化的当下,肯定是要表明态度的。
但是日本不能拿中国作筏子去讨好美国,一旦日本跨过中方设置的红线,中方的反制措施必然会让日本吃不了兜着走。
结合石破茂访美之前多次在对华问题上进行积极表态的行为,可以推测美日两国应该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这种共识会促使日本更多、更彻底地导向美国。
三、如履薄冰的日本中美日三国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过主基调还是由中美关系的状态所奠定的。陷入这种关系中的日本,则完全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
中美关系现在遵循的是大国博弈的逻辑,这种博弈是全方位的。
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中美之间进行选择,日本尤其如此。
作为一个国内有美国驻军,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制定的国家,日本在美日关系上能够得到的自主权是非常有限的。
中国是日本的邻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对日本来说,失去中国市场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石破茂访美前后对华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变,美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日本此次访美付出的代价都是切切实实的经济利益,换来的只有美方在军事安全层面给出的承诺。
这个承诺甚至没有转换成纸面上的条约,还让日本付出了进一步触怒中国的代价,让原本出现些微好转迹象的中日关系再次遭受打击。
未来如何支付日方向美方承诺的这笔庞大支出,也是石破茂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日本当下的经济状况完全不能用乐观形容,央行尝试加息但是未能成功,美国也没有就关税问题向日方作出任何承诺。
日方必须要在中美日三国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
美国和日本新任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交往落下帷幕,日本暂时逃脱了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不过对于日本而言,关税就是悬在头上的宝剑,只要美国想要从日本这里得到什么,就会挥舞它。
石破茂政府其实也在中美之间踌躇,进行代价和利益的衡量。希望他最终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