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处罚的一些普法,平时用得上

京坤拆迁律师 2025-02-10 00:07:54

今天,北京京坤律师和大家聊聊行政处罚。什么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形式?我们该如何应对行政处罚等。

行政处罚乃行政机关依法针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减损其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行政处罚应秉承公正、公开之原则。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予以公布;未经公布者,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而且实施行政处罚旨在纠正违法行为,应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

关于救济方面呢,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与申辩的权利。若对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常见的行政处罚形式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法律有权设定各类行政处罚。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仅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则可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应由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且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这也是之前网上闹得比较厉害的热点事件所涉及的知识点。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其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若行政处罚缺乏依据或实施主体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则该行政处罚无效。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亦无效。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行政处罚由具备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执行。也就是我们公民在面对行政处罚时,记得要判断对你进行处罚的行政人员是否具备行政处罚权。

若违法行为涉嫌犯罪,行政机关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或免予刑事处罚但应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及时移送相关行政机关。

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若同一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且需罚款,则按罚款数额较高的规定处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作出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时限不超过二十日。

对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若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同样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考虑不予行政处罚。

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者,公安机关可调解处理。经调解达成协议者,不予处罚。若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不履行者,公安机关应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民事争议。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将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期限延长至五年。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同样不再处罚。

行政机关应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延长三十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