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家用车的标配?”——这个问题最近在汽车圈炸开了锅。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一句“如果四驱不能成为中国家庭用车的标配,就是我们技术人员的失职”,更是将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番话,有人叫好,有人质疑。叫好者认为四驱更安全,更可靠,尤其在雨雪天气和复杂路况下优势明显;质疑者则认为四驱增加成本、提高油耗,对于普通家用车来说,有点“杀鸡用牛刀”。 那么,四驱究竟是不是家用车的未来?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四驱”的概念。很多人对四驱的理解还停留在越野车上,认为那是征服荒野的利器。其实,现代四驱技术早已今非昔比,它早已不再是硬派越野车的专属,而是衍生出了多种类型,以适应不同的用车需求。
从技术角度来看,四驱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分时四驱,顾名思义,就是驾驶者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这种四驱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需要驾驶者有一定的越野经验,才能在合适的时机切换驱动模式。它在铺装路面上行驶时油耗较高,舒适性也较差,更适合于专业的越野车辆。
适时四驱是目前城市SUV最常用的四驱系统。它能够根据路况自动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无需驾驶者手动操作。在正常路况下,车辆以两驱模式行驶,以保证燃油经济性;当遇到湿滑路面或需要脱困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四驱模式,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通过性。这种四驱系统兼顾了燃油经济性和越野性能,更适合于日常驾驶。
全时四驱则始终保持四轮驱动状态,能够提供最佳的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这种四驱系统通常应用于高端SUV和一些注重性能的轿车上。它能够在各种路况下提供稳定的性能表现,但油耗相对较高。
那么,哪种四驱系统更适合家用车呢?这取决于你的用车需求和预算。如果你生活在北方地区,经常需要面对冰雪路面,或者你经常需要驾车出行,那么四驱系统无疑能够提升你的驾驶安全性和通过性。如果你的用车场景主要是在城市道路,且对油耗比较敏感,那么两驱车型可能更适合你。
当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四驱系统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相比传统的机械四驱系统,电动四驱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势。它可以通过独立控制每个车轮的动力输出,实现更精细的扭矩分配,从而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例如,特斯拉的Model Y高性能版就采用了电动四驱系统,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7秒,操控性能堪比跑车。此外,一些自主品牌也推出了搭载电动四驱系统的车型,例如比亚迪唐EV、蔚来ES6等,其性能表现也相当出色。
根据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2023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372.5万辆,同比增长30.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273.3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99.2万辆。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而电动四驱系统也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逐渐成为主流。
回到魏建军的那句话,他的“失职论”并非空穴来风。从技术角度来看,四驱系统确实能够提升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通过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地域辽阔、气候多变的国家,四驱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在冬季的北方地区,冰雪路面是家常便饭,四驱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抓地力,避免打滑失控;在雨季的南方地区,湿滑路面也对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驱系统可以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四驱系统并非万能的。它会增加车辆的成本和重量,也会提高油耗。对于一些主要在城市道路行驶的家用车来说,四驱系统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能是一种负担。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四驱,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在复杂路况下行驶的消费者,例如生活在北方地区或者经常需要自驾游的消费者,四驱系统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而对于那些主要在城市道路行驶,且对油耗比较敏感的消费者,两驱车型可能更适合。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四驱系统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一些自主品牌已经推出了价格亲民的四驱车型,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体验到四驱带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例如,哈弗大狗、长安UNI-K等车型都提供了四驱版本,其价格也相对较为合理。
总而言之,四驱并非家用车的标配,而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的配置。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四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四驱系统将会应用于更多的车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四驱系统将会成为更多中国家庭用车的选择,为他们的出行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