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第八批市级非遗名录公布!南郑四个项目入选

争先寻真 2025-04-10 04:48:43

近日,汉中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了《汉中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南郑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郑区文化馆组织申报的“两河扇编技艺、陕南盆景制作技艺、汉水插花技艺、巴山晒青白茶制作技艺”被批准列入汉中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两河扇编技艺

两河扇编技艺历史悠久,手工扇编技艺起源于清末民初,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两河扇编技艺通过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经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其产品古朴美观,不怕挤压,轻巧大方,且纯天然无污染,两河镇也因棕扇的工艺美观、结实耐用,受到消费者欢迎,被誉为“扇编之乡”。

现如今,在传承好扇编技艺的同时,扇编融合了刺绣、贴布、手绘、包边等工艺,将两河扇编从生活日用品延伸至手工艺品及装饰品、伴手礼,已远销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地。

陕南盆景制作技艺

陕南盆景制作技艺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地方性分支,因地域、物种接近四川,受川派影响较大,同时吸收岭南派、苏派的精华,与川派自然类接近,追求树桩的根、干、枝叶、花、果齐美,注重根悬露、干有过渡、枝有骨,讲究桩老、干奇、枝曲、片丰,尤以苍老古雅显年功为上品。落叶树桩春闻花香、夏观绿景、秋看果实、冬赏根骨,常绿树桩透叶能观骨。

陕南盆景制作技艺具有制作周期长、技术与艺术并重、风格多样等特点。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发挥教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美化环境,提高环保意识,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汉水插花技艺

汉水插花技艺以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为材料,以瓶、盘、碗、篮、缸、筒等为容器,形成了包涵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技艺。其显著特点是师法自然,用材简练,不以量取胜,而以姿态、线条取胜,不仅着力表现花朵的美,而且十分重视枝、叶和果实的表现力及季节的感受。

汉水插花技艺见证了汉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变迁和发展,其以就地取材、师法自然为核心特征的艺术实践,不仅是践行“天人合一”生态理念、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更通过活化传统审美范式与工艺智慧,成为当代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与凝聚力的有效路径。

巴山晒青白茶制作技艺

巴山晒青白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巴山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巴山晒青白茶的主要产地;巴山晒青白茶制作技艺以精湛的制茶工艺和独特的晒青技术为特点,主要围绕“天然、纯净、手工”展开,保持茶叶的天然品质,是巴山当地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创造出的独特制茶工艺,成为了巴山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巴山晒青白茶制作技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茶农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供稿:南郑融媒)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

0 阅读:0

争先寻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