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妈妈岗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从北京到深圳,超1.5万个弹性岗位允许带娃上班、日结工资,企业配套托管服务与晋升通道,但现实中仍面临技能岗稀缺、社保覆盖不足等挑战。专家呼吁立法保障非全日制用工权益,推动男女共享育儿假,让职场妈妈不再被迫“二选一”。
“上班时间灵活吗?”“能带孩子来吗?”——这些成了各地“妈妈岗”招聘会上的高频问题。
近日看新闻,北京、东莞、深圳、安庆等多地推出“妈妈岗”专区,为育儿女性量身定制弹性工作制岗位,提供超1.5万个就业机会,助力妈妈们实现“带娃就业两不误”的职场新突破!
看看这些地区怎么操作的
北京:妇女节期间五区联动举办招聘会,推出电商运营、家庭教育顾问等岗位,企业配套托管服务,允许弹性上下班甚至带娃上班,部分岗位日结工资或提供晋升通道。
东莞:政协委员建议通过阶梯式社保补贴(最高1000元/人/月)和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增设技术类“妈妈岗”,并推动托育中心建设,完善“育儿—培训—就业”服务链。
深圳&安庆:首设“妈妈岗”招聘专区,涵盖家政、电商主播、养老护理等岗位,线上直播带岗吸引近万人参与,企业提供免费托管班等福利。
不知道郑州有没有这样的岗位可提供?
根据网友反馈,尽管“妈妈岗”缓解了职育矛盾,但仍面临岗位类型单一(以家政、客服为主)、社保覆盖率低、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专家呼吁完善非全日制用工立法,要求企业与“妈妈岗”员工签订规范合同,并加强生育成本的社会化分担,例如推广男女共享育儿假,减少女性就业歧视。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政策支持:将“妈妈岗”纳入地方就业规划,对设岗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专项补贴。
岗位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技术类弹性岗位,打破“妈妈岗=低技能”的刻板印象。
权益保障:建立维权专线,严查歧视性招聘,确保薪资、社保与劳动强度匹配。
“妈妈岗”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期待更多企业加入,让职场妈妈们不再“二选一”,真正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双赢!
你们的城市有这样的岗位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