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世界第二大沙漠“锁”起来,我国有多拼?沙漠已变绿洲!

世界星课堂 2024-12-07 03:20:01

中国人治沙有多拼?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圈,建造了一个绿色的防沙锁链,把这条“沙漠恶龙”给圈起来。

近期,从新疆民丰县到于田县的多地,一项意义重大的合龙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这项工程是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阻击战空白区进行的锁边合龙,旨在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封锁其间,形成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对沙漠边缘的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刺。他们的辛勤付出,不仅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作出了巨大贡献,更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新疆力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其广袤无垠的沙海覆盖了33.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英国国土面积还要大,占据了新疆全部沙漠面积的7成以上,若要从其边缘绕行一圈,足足有3046公里。

然而,面对这片浩瀚的沙海,中国并未退缩。四十多年来,两代治沙人在这片不毛之地上默默耕耘,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部与沙漠抗争的壮丽史诗。能锁住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仅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业。

构建起的绿色屏障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遏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对周边边缘地带的持续沙尘侵袭,从而有力阻挡了沙漠不断扩张的猛烈势头。

这片流动性极强的沙漠,在强风的吹拂下,历经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岁月,始终在不断地“迁徙”,它每踏足一处,便带来漫天黄沙与死寂荒芜。

随着绿色屏障的矗立,沙漠想要再肆意“迁徙”就没那么容易了。自从“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屏障建设从未停歇,从1公里逐步扩展至100公里,再到1000公里,如今,这道环形屏障的长度已有2761公里。

在屏障区域内,不仅拥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与茂密的森林,还披上了翠绿的草地与繁茂的沙漠植被。如今在塔克拉玛干边缘部分区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绿洲生态系统,这些生态区域的面积,占据了整个环线总面积的90%。

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这最后的200多公里口子位于哪里呢?是不是整个治沙攻坚战最难攻克的地方?

塔克拉玛干沙漠正展现出南移的态势,受昆仑山脉与青藏高原等庞大地形的阻挡,来自南方的风几乎无法触及沙漠腹地,而北部的强风则不断推动着沙漠向南侵袭。正因如此,位于沙漠南缘的南疆地区自然环境更加恶劣。285公里的缺口正位于此处,穿过叶城、民丰、于田、且末等县,这些地区深受风沙之苦。

以且末县为例,四周被沙漠紧紧包围,仅存的7万多人的生活区域,仿佛是在沙海里。风沙的侵袭全年无休,强沙尘天气来袭时遮天蔽日,能见度极低,当地居民说刮起沙尘暴时,天上会出现红褐色的血云,那情形非常恐怖,这其实是灰尘被吹上了天,散射阳光后导致的。若不加干预,这片绿洲终将消失于沙海之中,当地居民也要迁移。

同样的,于田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县有76公里的绿色屏障空白区域,北面的沙尘吹过来打在人脸上会非常疼,当地的农牧业深受其害,黄沙比蝗虫还要可怕。

民丰县更加难熬,全年浮尘天气超过260天,黄沙漫天是常态,天朗气清是意外,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苦苦挣扎,如今终于有盼头了。

目前这285公里的缺口已经合拢了八成以上,最后的几十公里合围仍是最难啃的骨头,好在我国现在治沙引入了大量的机器,连扎草方格也由机器完成,效率比以前快多了。

光锁住沙还不够,当地居民还要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要粮。如今这里有在沙漠种植枣树的,还有在沙漠里种小麦水稻的。光伏治沙在这里也很受欢迎,能给地方政府和居民带来收入,如此一来,人民群众治沙的积极性就非常高。

放眼全世界,只有我国在一板一眼认真执行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我们在塔克拉玛干建立一条绿色防沙带,搞锁边工程,在外国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认为这妨碍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的自由。这些年沙漠整体向南迁移了100公里,没有吹到这些欧美政客家里,他们当然不在乎。

我们应该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道绿色屏障将会完全合围,为南疆地区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防线,让绿色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0 阅读:0

世界星课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