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面临天价罚款,继普京出手后,中方也要开罚单,美股全面暴跌

李典谈国际 2025-02-08 08:28:51

2024年10月,俄罗斯一地方法院雷霆出击,对谷歌开出一张震惊全球的罚单。其数额巨大,竟超全球经济总量,这一举措引发市场强烈震动。

这份罚款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是俄罗斯对西方科技巨头在全球数字领域长期主导地位的有力回击。

短短四个月后,2024年2月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针对谷歌开启反垄断调查,矛头直指其数据垄断与算法操控方面的违规之举。

全球监管风暴叠加地缘政治博弈,美股市场应声暴跌,科技股集体崩盘。这场跨国围剿,既是科技巨头垄断困局的缩影,更折射出全球秩序重构的暗涌。

俄罗斯天价罚单,一场政治博弈的“数字战争”

俄罗斯对谷歌的巨额罚款,开始于2020年的一场旧怨。

YouTube以“违反平台政策”为由封禁了俄罗斯多家官方媒体的账号,一场关于舆论的法律交锋就此展开。随后,俄法院迅速介入,责令谷歌解封这些账号,并对其开出10万卢布(约合7340元人民币)的罚单。

按照俄罗斯法律规定,企业若逾期未缴罚款,罚金便会逐日翻倍,且不存在上限。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YouTube加大对俄罗斯媒体账号的封禁力度,罚金也随之激增。截至2024年10月,罚款金额如滚雪球般增长,已飙升至35位数美元。

《俄罗斯商业咨询报》援引俄罗斯法官的话称,该案“零多得惊人”,而《纽约邮报》则以讥讽的口吻表示,这笔金额荒诞得像是“电影中反派狮子大开口的赎金”。

然而,俄方的真实意图其实并非迫使谷歌掏腰包出血。

该公司在俄资产早已被扣押,子公司也已破产。俄罗斯此举意在明确表示,这是对西方“信息霸权”的象征性反击。2024年6月,南非高等法院准许扣押谷歌于当地的资产;同年8月,代表莫斯科的法警从谷歌破产处没收资金超1亿美元。俄媒称,这笔资金最终流向“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项目。

中国亮剑反垄断,剑锋直击谷歌“数据霸权”的命门

2025年2月4日,谷歌迎来监管风暴——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其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此举不仅掀开了调查序幕,更成为反垄断监管深化的重要一步。

长时间以来,谷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版图虽未大规模扩展,然而其在云计算和数据服务等关键领域的渗透力,依然不可小觑。

此次调查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谷歌是否凭借技术壁垒与数据垄断,阻滞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若调查结果证实谷歌存在不当竞争行为,其不但会遭受巨额罚款,而且可能面临业务整改,在中国市场甚至会进一步受限。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采取的不仅仅是反垄断措施,还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等多家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

这两家企业皆存在对华不正当竞争之举:PVH集团参与抵制新疆棉,因美纳则针对我国华大智造发起了30起专利诉讼。

这些行动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一次重要落子布局。

美股暴跌连锁反应,美国科技霸权遭遇“釜底抽薪”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愈演愈烈,巨额罚款接踵而至,美股市场亦受到直接冲击。

2025年2月,标普500指数一度攀上6000点高位,然而科拉诺维奇在《Odd Lots》节目中泼下冷水,直言今年该指数可能大幅下跌,最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跌破4000点。

他指出,当前市场仍然存在过度集中、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通胀压力未解等多重风险,科技股的估值泡沫正在面临重大挑战。

过去六周,大型科技股表现疲软,投资者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产生强烈质疑。随着中国AI新创公司DeepSeek推出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模型,市场恐慌情绪如同被推向风暴中心,进一步升级。

受此影响,上周美股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全球AI龙头企业辉达(NVIDIA)在一个交易日内损失近6000亿美元市值,创下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

科拉诺维奇认为,科技股暴跌的核心问题在于市场估值的过度膨胀。

美股前10大权重股与其余成分股之间的市值差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这种极端失衡的市场结构将加剧未来的波动性,一旦市场情绪恶化,科技股将面临更剧烈的回调。

在全球监管压力日趋严苛的态势下,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举步维艰,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全球统治力亦遭遇史无前例的挑战。

从莫斯科的天价罚单,到北京的反垄断调查,全球对科技巨头的围剿已超越商业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

当数据主权取代石油成为战略资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将重塑21世纪的世界秩序。

0 阅读:0

李典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