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厕所,进去后完全不用考虑自己是男是女,这种叫无性别公厕,最近在国内已经逐渐“跑”了起来。
上海刚试水,广州就紧跟着宣布要建933座,到2035年全面推广。
问题来了,一边是高喊平等和包容的呼声,另一边是对隐私、安全的忧虑,谁能说清这到底是人类的进步还是一场“社会实验”?
公厕这种东西,说实话,没人喜欢多聊。它不高级,也不浪漫,但它却是生活的刚需。
传统意义上的厕所分男厕和女厕,这种设计是因为男女在如厕需求上确实有区别。但随着社会多样性的发展,传统设计显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于是,无性别公厕来了,主打“男女平等”和“包容性”。无论你是男性、女性,还是跨性别者,甚至是家长带孩子、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可以用。
听起来是一个“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案,实际上争议从来没停过。
无性别公厕的概念并不是今天才出现。
它最早在欧洲兴起,六十年代的德国和荷兰提出要“消除性别隔离”,后来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也纷纷加入推广的行列。
在瑞典,无性别公厕和无性别教育并肩前行,成为社会平等的象征;在美国,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置这种厕所,以满足LGBTQ+群体的需求;日本则在奥运场馆里引入无性别设计,既解决文化上的敏感问题,又满足了实际需求。
可以说,这种厕所已经不只是厕所,它更像是公共场所中的“政治符号”。
中国的无性别公厕探索要追溯到2004年。
当年北京率先推出了几处“第三空间”,用来服务残疾人、老人和带小孩的家长。这些厕所有坡道、扶手,空间宽敞,设计非常贴心。
但彼时,这种公厕的目标人群非常明确,只是为了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跟“性别平等”没太大关系。
多年后,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无性别公厕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既要解决特殊人群的需求,又要成为推动性别包容的象征性存在。
支持者觉得,无性别公厕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很多人对它拍手叫好,尤其是女性。毕竟,女厕排队的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景区和商场,女厕门口永远是一条长龙,而男厕却空空荡荡。
无性别公厕的出现,确实可以缓解这种“资源分配不公”的尴尬局面。此外,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者也终于不用在男厕和女厕之间纠结,他们可以在无性别公厕里“自由呼吸”。
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这种厕所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用再担心因为性别问题被别人“另眼相待”。
同时,反对者的声音也很响亮。
有人说,无性别公厕最大的bug在于隐私和安全。厕所本就是一个极为私密的场所,男女混用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尴尬甚至不安。
比如,一个女性进入厕所却发现有男性在旁边使用小便池,这种场景光想想都让人觉得不舒服。更让人担心的是,混用的环境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温床,偷拍、偷窥等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此外,一些人对“无性别”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疑虑。他们觉得,为了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改动多数人的使用习惯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性别公厕的设计有点“跑偏”。
本来是为了解决特殊人群的需求,但现在却被赋予了太多符号化的意义,甚至引发了对性别认同的争论。
在美国,性别议题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有人提出多达97种性别分类的说法,而无性别公厕成为了这场争论的延续。对于文化传统更加保守的中国社会来说,这种设计是否能够被广泛接受,确实是一个未知数。
但无性别公厕真的只有问题吗?
其实不少地方的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日本的无性别公厕在设计上更注重隐私和安全,比如采用全封闭隔间设计,没有上下缝隙;美国的一些学校和商场也在厕所内部安装了报警系统,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这些优化措施让无性别公厕变得更加实用,也提升了公众的接受度。国内的上海和北京也开始尝试将无性别公厕“本土化”。
比如,上海的“第三空间”既有坐便、蹲便,也保留了男性专用小便池,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广州甚至计划到2035年建设933座无性别公厕,这表明未来它很可能成为主流。
当然,对于一些文化保守的地区来说,分性别的厕所仍然是多数人的心理舒适区。
因此,推广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公众的接受度,可以从大城市和特殊场景开始逐步推行,比如医院、交通枢纽、公园等人流量大、需求多样化的地方。
此外,公众教育也非常重要。通过宣传,可以让人们理解无性别公厕的初衷和实际意义,而不是把它简单归结为“模糊性别的尝试”。
从长远来看,无性别公厕或许是未来公共设施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体现了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尊重,也为资源利用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厕所虽然是小事,但它折射出的却是整个社会对“平等”和“尊重”的态度。
无性别公厕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传统设计,而是为那些被忽视的需求提供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接受它的不完美,也可以通过技术和设计不断优化它,让它更贴合每个人的需要。
人们的认知总是参差不齐,无性别公厕的推广之路可能很漫长,但每一次关于它的讨论都让我们更接近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
或许,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至少为那些被忽视的人群打开了一扇窗,也让我们看到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对于社会实践来说,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人类探索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营造一个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参考资料:
无性别公厕悄然现身京城 北京日报 200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