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养不好脾胃?可能是没分清到底该健脾,还是该补脾

陈玉龙谈养护 2024-12-21 10:44:54

很多人养生多年,依然搞不清楚脾虚了,到底是补脾还是健脾?常常在应该健脾的时候盲目补脾,或者在需要补脾的时候急于健脾,结果就是使得身体更加虚弱。

在中医的世界里,补脾和健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健脾通常指的是强化脾的运化功能,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转化和输送营养。而补脾则是在脾功能不足时,通过补充气血津液来增强脾的功能。

中医将“脾胃”视为人体的根本,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它就像一个炉灶,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进一步分化为能量和营养。当胃完成了它的任务,脾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脾不仅负责将胃中的营养转化为气、血、津、液,还负责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滋养我们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皮肤和毛发。

01

什么时候需要健脾呢?

想象一下,脾胃如同一个在泥沙中滚动的轮胎,当脾虚时,身体吸收和运化食物的能力就会出问题,就像轮胎转动缓慢,无法正常运转。这时,我们可能会出现腹胀、胃中嘈杂、口气重、嗳气、痰多、舌苔白厚腻等症状。

当脾失去正常的运化功能,它就无法有效代谢水湿,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形成痰湿、湿热、水肿等状况,同时伴随着四肢乏力、倦怠、虚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补脾,而是健脾。

如果脾胃这个小轮子已经转不动了,盲目补充只会加重其负担,导致脾胃更加虚弱。健脾的作用在于先为脾胃“开路”,打通中焦,调畅气机,让脾胃这个小轮重新运转起来。

简而言之,健脾就像是清除脾胃中的“垃圾”,包括积食、湿气、寒气和痰等,强壮脾胃,使其有力地进行运化。

02

那么补脾到底是补啥?

咱们说补脾,其实就是给脾加点“油”,让它能更好地工作。这个“油”啊,就是“脾阳”和“脾气”。

脾阳就像是脾的发动机,能让脾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身体需要的营养,然后送到全身各处。要是脾阳不足,就好比发动机没劲儿,那些营养就送不到该去的地方。

脾气呢,就是脾干活的力气。如果脾气不够,脾就转不动,吃进去的食物也没法好好变成身体需要的能量,还容易让身体里湿气太重。

要是脾气虚得厉害,还可能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头晕、内脏下垂什么的。

所以,补脾其实就是给脾胃加加油,补充它们需要的能量。如果你觉得手脚没劲儿、怕冷、容易肿、拉肚子、睡觉流口水或者太瘦了,那可能就是脾需要补一补了。把脾胃之前消耗的能量补回来,让它们重新充满活力。

简单来说,健脾就像是清理脾胃的垃圾,让它们轻装上阵;补脾呢,就是给脾胃增加能量,让它们更有劲儿干活。

03

1.健脾

如果你觉得自己吃太多了,肚子胀得难受,那可能就是脾胃“堵车”了。这时候,咱们得给脾胃减减负,也就是“做减法”。不光是少吃点,还得想办法把肚子里的积食给消掉。

说到消积食,有个老方子挺管用的,就是焦三仙加上鸡内金。焦三仙是个啥?它其实就是三种炒过的药材:山楂、神曲和麦芽。这个方子老厉害了,专门对付那些肚子里的积食,能帮你把胀气和饱腹感赶走。

但是,如果你再加上鸡内金,那效果就更上一层楼了。鸡内金这玩意儿,对胃特别好,能帮你消化那些难搞的食物,还能帮你把肚子里的积水和结石给排掉。简单来说,就是能让你的胃不再胀,肚子也不疼,整个人都轻松了。

2.补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药补不如食补。”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应通过食疗先调养脾胃,遵循饮食宜温、软、易消化的原则,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餐只吃七八成饱的原则。

在众多补养脾胃的食材中,山药是补脾胃的最佳食材,有了它,就不用担心补错、补过、补不上的问题。

《中国药典》记载,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它不仅能够健脾,还能同时对肺和肾进行滋补。

《金匮要略》中提到了一种名为薯蓣丸的方剂,其主要成分就是山药。

如果你觉得自己脾胃弱,吃东西也不长肉,气血不足,那么有个古老的方子可能对你很有帮助,那就是小建中汤。

这个方子是古代的名医张仲景发明的,记载在他的书《伤寒论》里。小建中汤的“建中”意思就是帮助咱们建立中气,中气其实就是指脾胃的功能。这个方子能帮咱们修复脾胃,补充气血,让身体充满活力。

小建中汤主要是用来温暖脾胃,补充虚弱的地方,被称为调理脾胃的第一名方,一直流传到现在。如果你的脾胃需要加点劲儿,这个方子可能就是你需要的。

2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