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心腹被俘,陈毅:装不认识放了,他却说:答应俩要求我再走

都都聊社会 2025-03-01 18:24:3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照雪下玉关

编辑| 照雪下玉关

“饭桶!废物!”

1943年,重庆黄山官邸内传出了一声声怒骂声。

骂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而被他训斥成“饭桶”的,则是时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

这位不可一世的韩主席此时就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站的笔直,唾沫星子打到了脸上都不敢擦一下。

韩德勤虽然不是黄埔出身,属于杂牌军,但也是蒋介石的心腹人物,得以重用。如此人物为何挨训?

这和不久前的一次战斗有关……

话说在1941年开始,日本人的对华作战重心开始转变为了把整理和巩固占领区。

位于华中的新四军不但要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扫荡”,还要应对国民党顽军的摩擦战,一时颇为艰难。

而当时和我军作对的顽军就包括这韩德勤部。他虽然是名义上的省主席,但手底下的人还不到两万,主要控制的是曹甸、车桥等地,南北70里,东西60里。

因此,当时大家都笑话他是“韩乡长”。

1942年年底,日本“扫荡”了鲁南和淮北,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都意识到,接下来日军很可能会集中华北、华中派遣军联合“扫荡”位于苏北的新四军核心区。

韩德勤担心成为被殃及的池鱼,主动派人联系新四军,希望能和新四军联合作战,必要时进入新四军防区避难。

新四军也不是第一次和这位“韩乡长”打交道了,对他是什么样的人十分了解。

在谈判时专门强调,“扫荡”一结束,你们必须离开。

经过50多天的战斗,日军的“苏北大扫荡”再次被挫败。但是韩德勤部原先的驻地曹甸、车桥、凤谷被鬼子给占领了。

韩德勤部并没有去收复失地,反而带了3000来人侵占我淮北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十五军军长王仲廉,也带着部队向东移动,摆明了是想要和韩部会师,然后在淮北搅风搅雨。

如果两部会合占领了洪泽湖西岸,那我苏北、皖东至山东的交通线将有被国民党切断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决定先下手为强,对韩德勤部发起进攻。

国民党顽军根本不堪一击,当即被打了个大败。

在战斗开始前,出于联合抗战的考虑,我军也没想着活捉韩德勤,只想将他赶跑。军部还专门给前线部队发电,战斗时最好给韩德勤让出一条逃生的路,让他逃走。如果抓了,也装作不认识就行,将他礼送出境完事。

结果韩德勤却没有逃跑,躲到了一户农民的家里,脱掉了军装,将一把小手枪,一把“蒋中正赠”的短剑放在旁边,开着门等新四军过来。

他想要“杀身成仁”,结果新四军战士进来后,面对枪口韩德勤却突然又怕死了,急忙大叫:“你们想干什么? 我是江苏省韩主席!”

“管你是谁,跟我们走!”

新四军本来想装作没认出韩德勤,当他是骗子放走,结果韩德勤就是不肯走,一口咬定自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韩德勤本人。不但不走,还要和我军进行谈判。

原来,韩德勤知道,如果自己就这么灰溜溜的被赶走了,那这省主席也不用干了,如果传出去的话多丢人啊!

汤恩伯盯着他这个位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屡有加害之意”。如果自己真这么灰溜溜的走了,蒋介石肯定让汤恩伯取而代之。

因此,韩德勤提出了两点要求,希望新四军能“给面子”,“给活路”。如果答应,他愿意发誓不再和新四军为难。

怎么算给面子,给活路?

“给面子” 是希望新四军能大张旗鼓的将他礼送出境,“给活路”是希望新四军给他划一块地盘,并返还一些武器弹药。

只要不是光杆司令,那他就还是“省主席”。

新四军在请示了中央之后,同意了韩德勤的要求,决定在淮北划出一个乡来给韩德勤。

韩德勤有些不愿意,这下子他不就真成了“韩乡长”了吗?

陈毅见状笑着说道:“当年我们新四军来苏北抗战,你韩主席连一个村子都不给,我们可不那么小气呦,开口就是一个乡。”

这下子直接怼的韩德勤没词了,只能讪笑。

双方达成协议后,陈毅下令还给韩德勤400号人,300条枪,一部电台。将他的貂皮大衣啥的也还了回去。顺便还多给了80000块的经费,让韩德勤“大为感动”。

在韩德勤坐着牛车率部离开时,新四军不但专门派了一支骑兵部队送行,陈毅、彭雪枫等人也亲自送了一程……

0 阅读:0

都都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