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泉州市区新房销售仍然延续以往那种极其稀少的供应量,每年能发20本预售证就算很不错了。但与前些年楼市巅峰期大不相同的是,同样捂盘惜售,效果却差了很多。往年限价较低的时期,无论哪里开盘都会马上抢空,新城区四面八方同时开发都不耽误。但从去年开始,就连曾经最火爆的城东都已卖不动。
正如今年1月16日文章所说,东海成为泉州楼市最后被寄予“厚望”的地方,这是因为目前从表面上看唯有东海还算坚挺(假如没有虚假网签的话)。城建水墨观海、保利天瓒这些基本卖完,目前在售的华润悦府看起来热度也挺高。
不过大家都很清楚,这种在售楼盘数量极少的状态,是建立在泉州市属国企楼盘推售进度过于缓慢的基础上。所谓捂盘惜售,事实上就只有泉州本市国企在“捂盘”。反观华润、保利、厦门国贸等外来房企,人家可以做到当年拿地当年卖,不到半年就开盘。

泉州城建等本市国企慢慢悠悠的动作,可谓把“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发扬到极点。我们看一眼预售许可公示,不难发现去年四季度以来泉州国企终于有所行动,好不容易又有书香悦璟、水墨云璟、丰华云启三个楼盘把预售证领出。然而这里头书香悦璟拿地于2023年10月,水墨云璟拿地于2023年5月,丰华云启拿地于2022年8月,相比那些品牌房企,开发进度明显大为落后。
近年来泉州市属国企销售情况最好的楼盘是城建水墨观海和水墨江澜,但这些都是2022年土拍的老盘,虽然去化率高,但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卖完,效率实在不怎样。有关部门自己最清楚,这几年土拍加量又拼命兜底,目前手头还捂着很多项目。
所以,泉州市属国企销售情况看上去固然会比晋江国企好一些,最起码还趁着楼市最后的余温卖了一批房源出去。但随着余温越来越凉,接下来还有个“堰塞湖”悬在头顶上。

说来我们不难理解,泉州国企开发速度这么缓慢,想必是一时间筹措资金有点难,毕竟以前从没同时操作这么多楼盘。但是不开发就没有回款,这年头市面上剩余韭菜越来越少,那些外来房企每卖出一套房,泉州财政收入潜在来源就减少几百万。
试问,去年财政收入是增是减,如今手头是紧是宽?不用我说有关部门自己心里知道。此时此刻不管怎样都要督促国企咬紧牙关,加快开发,抓紧推盘。否则到头来兜了底也只能把地退回,等于演了出戏白忙一场。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查一下不难发现,那些未售房源都有在建工程抵押,就算不开发不是还可以拿地抵押贷款吗?话是这么说,借来的债总归要还,向银行贷款要是赚不到钱,那就如饮鸩止渴,贷款越多越危险。拿地不卖房就没有资金进账,没有“源头活水”注入,光是利息拿什么还?

至于泉州购房人,也适用和福州楼市同样的道理。你们既然选择留在泉州市区买房,既然毅然决然已经决定要把家中存款全都花掉,那你们当然要买本市国企楼盘。试想,你是泉州人,在泉州安家,要是去买厦门国贸的楼盘,把钱送给厦门国企,人家带着钱回去建设厦门,对你有什么好处呢?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我相信正常人都能想明白。
话说回来,看到这话有“人”又要喷我,他们说外地开发商拿地不也是为泉州财政做贡献吗?那我奉劝他们睁大眼睛,看看上一次有外来房企拿地是在多久以前。残存的几家品牌房企可不是傻子,那么多“爆雷”先例躺在那里,人家都能看懂形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卖完房子,从泉州“民富”的口袋里赚走一笔巨资,怎么还会再送回去。
有多少人买房会看是不是本地国企兜底,还不是哪个便宜买哪个
没人口没经济没收入了,100万30年还160万,这不就是30年花了两套房的钱得到一套房吗,谁能不生病不失业,一个出现就钱房全没了,这不就是一个深坑吗,房价涨一万,人口出生率的少一成,你还担心什么,土地政策没变,房子建的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