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淡马锡公司 2025-03-26 14:18:11

股权转让过程中,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法律风险,但归纳总结起来,无非是以下几个大方面,现在详述如下:

签订合同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股权瑕疵和程序瑕疵。

主体瑕疵,错误与目标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错误,造成合同不能履行;因为有些股东不能任意转让股份,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同时,公司章程对股东转让股权有特别限制和要求的,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合同时,不得违反这些规定。

股权瑕疵,股东未出资、股东虚假出资、股东出资不到位、股权设定担保、股权被采取司法限制措施、已转让的股权再次转让等等这些都属于股权瑕疵,都可能影响股权的质量和价值。

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但并没有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将股权转让结果记载于股东名册、公司章程修改、变更工商登记等事项是公司的义务。

在合同履行中可能面临目标公司怠于履行义务使受让方不能正常取得股东身份或行使股东权利,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目标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董事也可能不尽配合、协助的义务,但就是不尽上述这些应尽的义务。

公众号,淡马锡资本

0 阅读:0

淡马锡公司

简介:专注创投、法律、知识产权、工商注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