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要是有政治眼光,入洛阳出榜安民,与民约三事,结果如何?

寻根拜祖 2025-01-18 14:29:04

别被民间传说欺骗了,事实上,董卓的政治眼光一流,他的举措也非常精准。相反,如果眼睛盯在“民”上,那才是真正的眼拙。只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历史鸿沟成了董卓的葬身之地,这叫历史宿命。

那么,这个“历史鸿沟”是什么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自古以来,人们对董卓的评价几乎竭尽贬义之辞,心怀叛逆的奸臣、残暴好杀的军阀、贪财好色的小人、有勇无谋的蠢蛋,总之这是一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大坏蛋。

唯一一个为他说了半句好话的蔡邕还被王允给处死了,似乎董卓的坏容不得半点争议。

不过,大家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董卓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出众,甚至有一大堆士族集团拜倒在他的门下。请问,一个坏到千夫所指的家伙,哪来的这么高威望?

没错,董卓确实靠武力野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那时候天下拥兵自重的军阀多如牛毛,为什么只有董卓能掐住天子呢?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董卓不是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

有人说,董卓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过于残暴,失去了民心,结果弄得在洛阳无处安身,被迫迁都长安。你看人家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于是民心所向,坐定天下。如果董卓但凡有刘邦的政治眼光,“出榜安民,与民约三事”,怎么会沦落到身首异处?

这么说似乎很睿智,一眼看穿了历史的大趋势,不过我想问:董卓的失败多大程度上归咎于“民心向背”?那些被他搞得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一个人起来反抗了吗?没有,百姓们就像羔羊,被杀戮、被驱赶,以至于洛阳周边数百里无人烟。

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主角,那时候的天下,“民”还不是主宰者,或者说,那时候的“民”跟现代的“民”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换一个问法:假如董卓与民约法,结局会不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将董卓赶出关东的不是“民”,而是关东士族集团。

那段历史大家不该忘记,十八路大军讨伐董卓,领头的是袁绍,其他还有孔伷、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曹操、袁术等,这些人当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士族阶级”。

也就是说,董卓的对立面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关东士族集团,尤其是以袁氏家族为代表的关东豪门士族集团。

董卓难道不属于士族集团吗?他为何不为袁绍等人所容?没错,董卓确实也属于士族集团的一员,但他隶属于西凉集团,而且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军阀。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东汉帝国的政治结构谈起。

自从汉桓帝、汉灵帝粉碎了窦氏、梁氏、邓氏为代表的外戚集团后,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一大批豪门士族集团取而代之,成了垄断政治资源的新贵。这些家族都是关东人士,他们以联姻、师承等方式,结成了牢固的联盟,成为掣肘皇权的最大力量。

我们举个例子,袁绍、袁术逃出洛阳后,得到了地方士族集团的拥戴,瞬间就成了称霸一方的军阀。请问这哥俩何德何能,能有这么强大号召力?

其实袁家兄弟最多算得上中等才智,他们的崛起不是拼才华,而是“拼爹”,因为他们姓袁,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走到哪里他们都是天生的领袖。

这就是一张利益的网,离开这几大家族,你很难吃得开,这种情况下,“抱大腿”就是必然的选项。

董卓却破坏了这个规矩,他作为“外来人”,不光“野蛮”地篡夺了最高权力,也创下了“武斗代替文斗”的恶例。

你以为皇权是董卓插足朝政的最大受害者?不,关东豪门集团才是,从那以后,他们只能对董卓俯首帖耳,让出家族数代人苦心经营的成果。

所以,关东士族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赶走董卓,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央。

董卓眼拙吗?恰恰相反,他独具慧眼,早就看穿了这个死结。不过,董卓并不认为这是个死结,他有化解之道。那么,董卓是如何应对的呢?

收买人心呗。董卓很聪明,他认为关东士族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他有办法让自己成为关东士族集团的新领袖。

简单来说,董卓采取了“一手软一手硬,两手一起抓”的策略。

首先,他宣布给两次“党锢之祸”中遭遇压迫的关东士族平反,并大量启用。比如荀爽、韩融、陈纪、何颙、郑泰、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甚至连公然反对他的袁绍、王匡、鲍信都被授予了官职。

最典型的就是蔡邕,董卓给蔡邕加官封爵,给了他无法想象的待遇。想想当初,蔡邕一生颠沛流离,还差点被处死,董卓却视他为心腹。

其次,董卓对那些势力不算大的反对派采取高压政策,能杀就杀,比如周晖、张扬、曹操、卫兹等。

通过这两手,董卓清晰地表明了一个态度:我想与关东士族集团融合,并保障你们的利益,但如果非要与我为敌,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客观来讲,董卓的做法无可挑剔,为了拉拢关东集团,他确实做到了“仁至义尽”。比如袁绍,他对董卓拔剑相向,但董卓依然给他授予了官职,试图“以真心换真心”。

关东百姓与关东士族谁才是天下的主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毫无疑问士族集团才是执牛耳者,老百姓只是社会结构的基层,根本无力左右上层建筑。

看清了这个格局,您还敢说“董卓没有政治眼光”吗?

估计有人会反对说,既然如此,董卓为何还是失败了?

这其实怪不得董卓,努力是成功的必然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董卓想被关东集团所接纳,但关东集团却基于自身的利益,不可能接纳董卓。

这就是董卓的历史宿命,东汉末年他所在西凉集团不在政治中心,不在关东集团的利益网中,除非他有办法以一己之力粉碎掉关东集团。

当董卓看清了这个宿命后,他被迫冒险行事——迁都,将关东集团的利益之根拔掉。

在帝制社会,所有的利益集团都是围绕皇权建立的,董卓的想法很天真,只要将天子前行搬家,离开洛阳,关东集团就成了浮萍,经年日久,这个集团自然会慢慢消亡。

于是,一场毁灭洛阳的暴行拉开帷幕……

浅薄的后人仅仅将董卓迁都视为残暴的自私自利,其实这背后是他深刻的政治思考。

但董卓又错了,因为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也不属于西凉集团的势力范围,在长安,他虽然暂时摆脱了关东集团的压力,但他依然没办法将关中建立成一个足以抗衡关东集团的根据地。

董卓的第二个失误在于,他没意识到天下士族集团对关东集团的依赖性。比如王允,他其实是河东人士,原本也不属于关东集团。但多年的官场浸淫,王允却与关东集团建立了无法割裂的纽带关系。

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身份就是董卓无法突破的障碍,他走到哪里都只能做东汉帝国的配角,再努力也没用。

总之,董卓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政治眼光,而是掉进了历史的宿命。客观讲,董卓是东汉帝国秩序的破坏者,但他也绝不是后人想象中的那般乌鸦黑。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