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智驾最好的时代,也是智驾最坏的时代。
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L2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经接近60%,2025年也是公认的“全民智驾元年”,百花齐放的新车,正推动L2级智驾向更高阶的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迈进。但另一边,每次由智驾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安全事故,都触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自动驾驶到底安不安全?新能源车的电池会不会起火?有没有技术帮我躲开突发风险?”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智驾引发的信任危机,亟待有实力者,为被市场噱头裹挟的智驾安全,正本清源。
4月12日,一场没有堆砌参数、没有“遥遥领先”营销话术,但却直面消费者的安全守护与承诺,在2025广汽科技日开启。广汽集团首次公开的“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面向L3自动驾驶时代塑造了智能安全的新标杆,唤醒中国消费者,重拾对智能汽车安全久违的信任。
“ 体验可以交给用户定义,但是安全必须要由车企定义,离开安全谈智驾,就是本末倒置。”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会上振臂一呼。这是广汽对安全责任的担当,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下半场应遵循的价值观,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要知道拿到“L3自动驾驶的入场券”的乘用车企业全国只有7家,广汽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进度最快的,今年第四季度就要上市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产品。
这也是广汽一直履行的安全之“道”,从1997年广汽集团成立以来,敬畏安全是每个广汽人骨子里的执念,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广汽上演。很多车都有AEB功能,行业主流标准是10万公里误判一次,而广汽先是做到20万公里误判一次,虽然离行业顶尖水平50万公里一次有差距,但如此的低概率,日常消费者是感知不到的。难能可贵的广汽工程师们不满足,又对3000多个场景做了进一步验证,最终达到100万公里仅误判一次的行业新水平。
“对待安全问题,我们的态度就是要不断超越,塑造行业新标杆。”冯兴亚说到,宁可把工程师“逼疯”,也要对每一款将上市的车,进行1000多天近万个项目,远超过行业标准的反复验证。对广汽而言,安全从来都不只是一项配置,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既有以人为本之“道”,还有周全严谨之“法”和领先的安全之“术”共同构成的“星灵安全守护体系”,这次科技日广汽首次公开了这一套体系,它正是广汽重新定义车企在智能电动时代安全坐标的底气。同时,广汽发布12款车规级芯片构建智驾安全底座,和豪华旗舰昊铂HL的上市,都是广汽智能安全之“器”,安全成果落地的最有力佐证。
广汽星灵安全体系,用“三全“为智能汽车“兜底”
1FIT,原是个航空专用名词,表示10亿小时运行只允许出现1次故障;如今,也可拿来衡量广汽L3自动驾驶系统的终极目标,系统失效率控制在1FIT内,换言之,只要你敢坐民航客机,就敢用广汽L3智驾。
“出了事,我兜底”,正是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给予的承诺;相比同行“卷”单车单项目的参数标准,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是行业第一次参考适航标准建立的开发体系,从“以人为主的冗余”进化到了“以系统为主的兜底”。从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打造闭环,敬畏安全。
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是一个消费者看不见,但需要车企十年如一日构建的体系,比如广汽的碰撞标准,在欧标、美标、国标及行业内所有最高标准的基础上,细化追加到了60多项严苛的工况标准;又比如系统化开发流程和智能化开发引擎,构建了全生命周期验证体系。在消费者对安全问题重新审视的此时此刻,与广汽一样,真正深耕长期主义和严谨创新的车企,迎来机遇期。
正因有了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打下的坚实基础,广汽的全域安全才不会纸上谈兵;消费者最关注的智能驾驶安全只是一个方面,结合智能底盘安全、主被动融合安全和电池安全在内的系统性“兜底”,才称得上“全域”,才能终结用户心中的风险题。
智能化时代的好处,就是能通过技术快速迭代,打造1+1远大于2的效果,对底盘而言也是。广汽把感知技术、控制算法和动力系统与智能底盘控制深度融合,等于给自己有口皆碑的底盘,装上了大脑。广汽的鹰爪系统2.0带有行业首个量产的主动稳向功能,30毫秒内修正车身姿态,比人类反应快10倍;再加上首个带负扭矩的扭矩矢量控制技术,将冰雪路面的安全驾驶速度极限最大提高21%,提升驾驶体验的同时保障行车安全。
在2025广汽科技日中,一辆昊铂HT在64km/h的速度下,完成25%重叠率偏置碰撞的公开直播测试。测试中乘员舱保持完好,A、B、C柱均无变形,车门可正常打开,电池安全达标。这是一场业内最严苛的碰撞试验工况,昊铂HT展现优秀水准,离不开广汽的主被动融合安全技术的保障。广汽的主被动融合安全可以实现在碰撞前,通过传感器识别风险,在700毫秒内实现躺姿座椅回位,同步启动坐垫气囊、预紧安全带;而“安全气囊融合点爆技术”,配合后风窗气囊和二排正面气囊等行业首创技术,可以对舱内成员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此外,笼式盾甲车身、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抗撞、六边形蜂窝状多胞吸能结构,共同为车辆安全构建坚固防线。
安全不是一项功能,而一套系统性的守护工程,消费者可以把复杂的参数和标准交给广汽的工程师,安心享受智能汽车的便利。值得一提的是,昊铂HT的电池在此次碰撞测试中不起火、不冒烟的表现,也给市场大派定心丸。电池安全,广汽是有底气的,作为少数掌握从电芯、电池包到整车集成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高本征安全电芯设计、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都是广汽自研的皇牌技术,从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保证电池安全;同时,广汽云安全系统,能24小时不间断地对整车3881项安全参数做监测,已经为170万用户,带去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在线的全时安全保障。
安全,从来不是期货
“重体验,轻安全”,在营销流量前,把本是“期货”的智驾和安全技术,裹挟着噱头而至,这些都是行业在狂飙智能化下半场,落下的痛点;在2025广汽科技日上,广汽给出的路径,都是“用户或看不见,但广汽每天都在践行” 的技术价值落地。
其中作为核心零部件的车规级芯片,也是广汽重点深耕领域之一。广汽集团公开了12款车规级芯片,建起涵盖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领域矩阵;除了消灭因芯片通路“卡脖子”的风险外,也为广汽超高安全标准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广汽正式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就是要构建智驾安全底座,从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生态的维度,保障整车安全。
广汽的另一个智能安全成果,也在科技日加速落地。豪华旗舰SUV昊铂HL正式上市,在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赋能下,昊铂HL的碰撞、智驾、电池等展现全维安全优势。官方指导26.98万-31.98万元的昊铂HL,多重上市权益直面消费者的安全刚需, 其中四大权益送一年智驾险,四大超长质保涵盖整车、三电系统。环顾市场,即便比昊铂HL卖得更贵的车型,也绝少能给到如此全面的安全承诺。
对今年2月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驾驶准入新规,“ 广汽在业内第一家回应,承诺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这正是科技日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所承诺的最佳践行;为什么广汽能先人一步,本质还是很多车企在技术底层架构和安全方面积累不够,却又被营销流量挟持。此刻广汽在科技日的行动,就是用技术守住安全底线,对狂飙市场的拨乱反正。
车厘子观察
智能化下半场的安全模范生
早在今年3月,广汽在行业内率先推出智驾险,如今在科技日上,“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昊铂HL全维安全权益等纷沓而至,都在清晰告诉业界,车市价格战虽无休止,但智能汽车的安全,绝不是竞争的营销手段,而是企业行稳致远的舱底石;安全和成本不存在博弈,重新审视自己的智驾技术,堆砌的参数,该转向可靠的用户安全体验。
是的,行业的智驾竞赛还在继续,但消费者对车企的安全诉求也在升级,未来的赢家,不是最会造概念,而是最把消费者安全放心上,对安全底线绝不妥协的狠角色。 这次广汽以技术引领者和安全守护者的姿态正本清源,既是对2600万用户的安全承诺,也为今年第四季度行业首款L3自动驾驶产品上市,奠定深厚的信任基石。
2025广汽科技日是过去了,但余响不绝。也许十年之后,当我们回望智能化下半场的风风雨雨,行业能在安全上谈一切美好的起点时,才发现这都始于一家“人为本、信为道、创为先”安全模范生的不懈坚持。
上市权益大礼包里的三电终身质保,让我买得也放心
HL价格掀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