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郊县楼市的非典型性偏见

河洛楼市 2019-12-15 19:48:14

近期洛阳的土拍市场,几乎快成宜阳专场,碧桂园,绿地,银润等几个地块均集中在宜阳与洛阳交界或宜阳县。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随着品牌房企的版图扩张,扎根城市越来越多,三四线县城的楼市开发也渐入佳境。

最近,陆续聊了一些县城项目的操盘手,而这一片广阔而又陌生的市场里,很多与我们的习惯认知相悖的现象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从我眼中和他们口里,总结了关于洛阳周边郊县楼市的五个非典型性偏见。

01、县城不需要两房   起步就是改善

县城的楼市开发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是,这里急需好的房子,有品质的房子,但他们不缺房子。

你发现没,县城没有二手房,没有二手房中介,没有二手房需求,因为房子大家都有,而且都差不多。早年小产权房早已解决了居住问题。

而且没有外来人口,年轻人也要住得舒适。所以紧凑户型对他们来说是无感的。

在城市的惯性思维,小面积低总价快速去化是个简单而合理的逻辑,但是这个痛点在县城基本是失效的,大部分用户都是看完样板房之后摇着头走开。

县城里的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四线之王中梁去年的成交数据里,包括易道近两年的数据,都显示县城项目六成以上来自改善性需求。

什么是改善?

房子旧了,或环境、配套、物业等跟不上时代需求,不愿意住了,所以换个房子。

不一定要买更大,但一定不能买的太小。不一定需要别墅,但是一定会喜欢大平层,三房起档,120㎡是基础款。

县城也不需要别墅(家里有矿的早在市区买过别墅了),县城也不怎么待见洋房,祖祖辈辈的”亲地情结”现在正值叛逆期。普遍偏爱高层,俯瞰大地视野开阔,感觉好极了!

县城的房子需要比较好的绿化率,小区最好经得起逛;

需要围墙,证明自己的房子和以前的老破小不一样;

需要物业管理,让人感觉小区有被管理的感觉;

需要车位,以前都是停路边,现在高档车多了需要呵护;

最好电梯出来就一户,这会让人感觉电梯这块面积可以随便用,住户会爽翻天……

户型上呢,县城不需要两房,小三房是刚需,大三房是标配。

02、地段价值一青二白   县城不相信概念

对于小县城,很多人会说民风淳朴人情味浓,因为互相之间熟知度高。

翻译成高冷的术语就是:人口基数少且绝对聚合。

这决定了很多认知和对话的前提,跟城市里不一样。

拿房产最关键的要素——“地段”来说,在城市,很多项目都会自称“核心“、”中心”。有新区中心,有老城区中心,有自贸区核心,有政治中心,有经济中心……每个区划、版块都有核心。谁不中心?!都中心!都对。

但县城的核心区很小,也很稳定,十几年不变基本就是三纵三横六条路(或两纵两横四条路)。

因而地段价值一目了然,就两种:一种叫这里,一种叫其他。

大城市房产广告里常见的“车行十分钟可达”,这种区域概念在县城是无法想像的。——开出去不到十分钟,就出城了!

所以县城的房地产项目,最好实话实说,造概念这条路很难行的通。位置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什么CBD、CLD等名词,在县城人民眼里就是忽悠。假如在开发综合体项目的时候,按常规打法,对商业做个概念大肆宣传一下希望以此拉动卖住宅,最后一定被县城市场打的灰头土脸。

要知道,前几年县城里还流行现房销售呢,大家信奉眼见为实,连期房都存疑,万一烂尾呢。几年前县里烂掉的可不少。

对于县城而言,改变是件很困难的事,本质上还是因为县城的人口基础恒定,也就没有扩张的动力。

再多句嘴,县城有没有再造新核心的可能呢?

——有。

跟易道几位操盘手聊了聊,他们认为,县城里核不核心看什么,一看有没有成规模的餐饮;二看有没有儿童游乐、娱乐和教育(这个教育指社会各类教培机构);三看有没有学校(重点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高中都不算,初高中多数送外地了);四看有没有大型的商超、电影院。

简言之,就是以消费升级来打造核心,至于政府在哪里,路修到哪里了,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如果以上要素聚合,配合一个大型成熟社区,很有可能成为县城的下一个核心。

那么有能力整合这些资源的,只有实力雄厚的品牌开发商,他们拥有造城所需的资金后盾和丰富经验。即便如此,也需要政策支持和时代机缘等多重际合。

03、品牌效应和面子工程    兹事体大

品牌的力量,真的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而县城,简直像一个放大镜,可以轻易将阳光聚为焦点。

栾川市场均价在4500左右徘徊了很久,建业栾州府今年一开直接飙到5700元/平,且销售火爆,不愁卖。

偃师中成,唯一能与建业等大品牌分庭抗礼的本地房企,只要是中成开发,不管是期房现房,哪怕N个项目同时在售,照样是偃师市场的宠儿。连建业入场也撼动不了。

你可以说,是县城的购房需求比较单一,客群也单一。事实是,对于县城的置业者来说,不会为没地儿住而烦恼,家里就算三、四个娃也一样住的绰绰有余。他们希望的是过上更好更体面的生活:要么就不买,要买就买最好的。没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不是说县城客户不够理性只认品牌,所谓的“好”房子,本身就是包含了价格、户型、绿化、物业……等因素的综合因素表现,也就是性价比,而品牌房企因其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无论哪一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况且有一个普遍隐性的心理:不买最好的,人前很没面子!(从人性角度讲,装逼也是刚需)

小县城的凝聚力超乎想象,买房环节也不例外,爱扎堆爱凑热闹。

一个像样的楼盘开盘,你会发现半个城的人都去了。

一个客户买到了满意的房子,会积极带动一帮亲戚去买。

反之,若有负面传闻,也会全城皆知。

这样的市场氛围中,房企要想过上好日子,只能力争上游,做最好的那一个。因为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做第二名跟最后一名差不多。某种角度看,这点比城市里的竞争还要惨烈,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怪异格局。

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做不了最好那个,宁可错开推盘节奏,也不要跟强者硬碰硬,会输的很难看。

总之,像孔雀爱惜羽毛一样珍爱自己的品牌吧,县城楼市是个更严苛的品牌炼金场。

04、房价是洛阳一半,配套不比洛阳低

周边几个县城中,楼市开发相对成熟、有规模的就是偃师,宜阳,孟津近郊,三地今年市场主流价格基本都5500~5700元左右。(不含宜阳近郊的低密别墅洋房)

县城楼市的投资需求几乎可以忽略(栾川酒店公寓不在讨论之列,基于当地特殊的旅游定位催生的产品,没有普遍性)。因此县城的房价没有泡沫,一直随着真实的市场需求温和上行。

既然跟洛阳主流价格有三四千元的差异,想当然认为房子配套一定没有洛阳高端,园林景观和物业管理也会比较初级。

看过实地现场后,这种偏见彻底反转。

这些县城进驻的百强品牌房企,在规划和营销各方面都是全国标准化,云星在偃师的案场,跟伊滨区一样的金碧辉煌,宽敞气派。两梯三户(或四户),横向联廊设计,保证中户通风采风,这种设计洛阳有,偃师一样有。

销售中心的装潢风格、样板区的精细程度、小区立面和景观的设计理念,都能接轨市场流行元素,一样的风姿绰约,跟印象中的“乡土”味大相径庭。

令人吃惊的是:地暖,指纹密码锁、新风系统、园林雾森……竟然也都赠送。这样的配套,并非孤例,可以说大部分项目都在升级项目品质方面表现的不遗余力、争先恐后。

充分的市场竞争,对置业者来讲真的是好事。

要知道,洛阳市区某些价格破万的楼盘也没有啊(市场好,跟楼盘品质未必是正相关)。

说直接点,市区房价之所以上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地价的涨幅,与地面的建筑品质关系并不大。万元以上的房子,多半也是在为地价买单。

05、农村包围城市    营销逆流成河

王府井、泉舜……这些人头攒动的流量商场,一直是新楼盘宣告亮相的首选舞台。精美而有腔调的临时展厅,是项目形象展示、招徕客户的有效渠道。

今年,在泉舜,可以看到云星;在王府井,迎面碰上山水上境、花溪渡;万达外广场,踞守着融创;建业凯旋广场,有大城小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无一缺席,近郊楼盘合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渠道跟着客户转,近年县城的客户地图发生了变化。

之前,县城的房子都是卖给本县城和附近乡镇,就是向下渗透。

随着洛阳城市框架拉大,基建工程快速推进,城区与周边接壤郊县的距离,有效地控制在车程半小时左右,喝杯茶的功夫,比起西苑桥堵车时间这都不算事儿。

加上市区房价上涨的挤压,近郊低密度高品质项目的诱惑,以及山水环境的天然优势……市区的有钱人往郊县买房是再合情不过了。

营销自然会逆流而上。

结语:

中国房地产开发就像一辆长长的过山洞的列车,车头已驶出看见未来,车身也同样感知了方向和微光,而车尾,三四五线的县城,依然在深邃的山洞里盘旋,经历着捉摸不透的变化。

所谓偏见,也许是我们没有经验。想要改变这些偏见,只需要时间,和俯下身段参与其中的行动。

仅此而已。(文/赵汗青)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