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颈动脉斑块,就离脑梗不远了?坚持做好4点,斑块或可变小

半莲谈健康 2025-01-03 02:58:42

小刘是一位私营企业的职员,他的生活不是在外出应酬饮酒,就是陷入996工作模式的无尽循环中。岁月流转,他和众多中年男士一样,渐渐有了凸起的肚腩。“虽然体型是丰满了些,但好在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大碍。”他常常用这话来宽慰自己。然而,近期他频繁感到眼前发黑、头晕目眩,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节奏。小刘猜测这可能是近期应酬频繁,身体有些吃力的缘故,因此并未太过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过去一天、一周,还是半个月,这种头晕眼花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日复一日地困扰着他。终于,小刘无法再忍受这种状况,急忙赶往医院,挂了神经内科的号进行彻底检查。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超声显示他的颈部动脉出现了斑块。

小刘心中充满了疑惑,自己一向自觉身体尚可,怎么突然就出现了颈动脉斑块呢?他听说这与脑梗有关联,心中不禁忐忑不安。回想起近段时间的头晕目眩,他更是感到后怕,脊背一阵发凉。事实上,小刘的情况并不罕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许多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烟酒等,颈动脉斑块在临床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那么,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是否真的就意味着会患上脑梗呢?

一、发现颈动脉斑块,就离脑梗不远了?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约有2亿人患有颈动脉斑块,这种斑块通常在人们达到50岁左右时形成,但令人担忧的是,在二三十岁的年轻群体中也已出现病例。那么,一旦发现颈动脉存在斑块,是否就意味着个体必将面临脑梗死的风险呢?

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颈动脉硬化斑块,指的是颈部动脉血管壁因增厚变硬而形成斑块,并导致管腔狭窄的一种状况。其成因多样,涵盖年龄增长、吸烟习惯、过度饮酒、肥胖、长期熬夜以及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根据斑块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类。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不稳定型斑块,它被视为高危斑块。这类斑块在动脉硬化进程中发展迅速,且具有易于形成血栓的特性,因此极不稳定且高度危险。它们极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事实上,约有7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正是由这些易损斑块的破裂所直接导致的。

二、身体无故出现这3个症状,可能是颈动脉斑块

1.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若突然出现行走困难、步态蹒跚不稳、单侧身体(包括面部或肢体)出现运动功能受限、感觉刺痛或麻木的情况。

2.短暂的失语

当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区域受损时,就会引发言语交流能力的障碍。

3.视线模糊或失明

视力问题可能出现在一只眼睛,也可能同时影响双眼,表现为突然间的视物模糊,乃至完全失明。鉴于颈动脉斑块的高发性,建议55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存在吸烟、饮酒习惯或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适当缩短检查间隔。一旦遇到上述视力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

三、预防斑块形成比逆转斑块更重要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坚信血管斑块一旦形成便不可逆转。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医学进展正逐步推翻这一传统认知。据相关研究显示,采取高效的降脂治疗方案及调整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有可能促使斑块发生逆转。但值得注意的是,斑块逆转并非一蹴而就,根据过往研究,这一过程可能需要长达1至2年的时间,并且需持续观察以确认效果。在此过程中,相较于硬斑块,软斑块展现出更高的逆转可能性。

具体而言,那些表面不平整、形态不规则且回声较弱的斑块,因富含脂质成分,被归类为“软斑块”,它们对治疗反应更为积极,但也更易于脱落,从而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治疗。鉴于此,预防斑块的形成实际上比寻求其逆转更为关键。故而,深入了解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四、做好4点,斑块或可变小

1.戒烟

放弃吸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举措,因为它作为颈动脉斑块生成的主要诱因,其含有的有害成分会破坏血管壁,加速斑块的发展。所以,戒烟能有效减少斑块形成的风险,对维护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2.改善生活方式

医学界普遍认可并实践着这样一个观点:改善生活方式能够使颈动脉斑块发生变化。鉴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通常与不良生活习惯紧密相连,因此,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有望对斑块的形成及进展施加正面影响。

3.注意饮食

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导致血液中脂质含量上升,从而加速斑块的形成过程。因此,为了维护健康的血脂水平并减少斑块产生,应当采取均衡的饮食方式,即降低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量,并增加新鲜水果与蔬菜的摄入量。

4.合理使用药物

在治疗颈动脉斑块的过程中,药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地筛选和施用药物,我们能够有效地遏制斑块进展,并有望达到使斑块消退的效果。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依据患者的个体状况来精准调整药物剂量,并严格监控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

6 阅读: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