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上的5个“安全装置”需要定期检查,很多人从来没管过!

时尚装修设计大全 2025-02-15 15:38:44

安全装置最低调。

这类装置的使用频率最低,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但它们就像汽车上的安全带,平时用不到,关键时刻却能“保命”。

日常使用时不必多分关注,但却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装置功能完好,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1、防电墙

又叫“隔电墙”,本质上是一个水电阻。

电热水器漏电时,水充当了导体,把电流导向人体。防电墙,就是增加了水的电阻,让水中的电流变小,降低(消除)热水器漏电对人体的危害。

打开防电墙就能看到,里面是一圈一圈的螺纹结构。水会从这些螺纹中间流过▽

所以它的问题也很容易想象:这么细的管道,必然很容易堵塞!所以只要装了防电墙,热水的水流就一定会比冷水小。但是当热水水流不足冷水水流的一半时,就证明防电墙被堵塞了。

此时需要更换新的防电墙,才能确保电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2、漏电插头

有些电热水器的插头是这样的▽

这种插头,带有「漏电保护」功能。当电热水器出现漏电后,漏电插头就能第一时间识别到,进而主动切断电源(跳闸)。

它识别漏电电流,主要依靠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

但是电子的东西都有坏的时候,我们怎么确保漏电后它还能主动跳闸呢?方法就是按下漏电插头上的测试按钮▽

按下按钮,电热水器断电了,就代表漏电保护功能还在正常工作。如果按下后没有任何反应,就该更换新的插头了。

3、镁棒

电热水器直接加热自来水,不可避免会产生水垢。

水垢的危害很多,比如影响水质、影响加热速度等。但我们最怕的,其实是“腐蚀内胆”。内胆被腐蚀后就会漏水,甚至还有爆炸的风险。

镁棒的作用,就是避免内胆被腐蚀:

镁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镁和铁(内胆)同时泡在水里时,水垢就会率先于镁发生化学反应(腐蚀镁),从而避免了铁(内胆)被腐蚀。

这套原理,叫做“牺牲阳极保护法”。

从原理里也能看出,镁在这套反应中属于消耗品。所以镁棒会慢慢变小甚至消失,我们需要定期检查镁棒状态,当它被腐蚀殆尽时就要及时更换新镁棒。

4、泄压阀

水里有杂质或气体,加热后就会导致压力变化。

当内胆里的压力变大时,就有可能撑爆内胆——你不会希望自己家的热水器像锅炉一样爆炸吧?别太担心,厂家提前想好了对策:

在电热水器进水管一端,都会装一个三角阀门。

这个阀门有两个作用:

①防止内胆里的水回流到自来水管道里(停水时会回流),导致热水器干烧。

②当内胆里的压力过大时,压力就会顶开阀门,自动进行排水泄压。

相信很多人也见过这个阀门往外滴水,这就代表电热水器正在泄压。但使用久了,这个阀门有可能被水垢粘住,导致压力无法顶开阀门。

因此需要定期测试:用手轻抬手柄,看看能否抬动,抬起后是否能够出水。如果不能,就代表泄压阀已经损坏, 需要赶紧更换新的泄压阀。

提示一句:泄压阀上都标注了泄压的压力值,新泄压阀的压力值需要与旧泄压阀保持一致。

5、地线

电热水器上有两根地线,缺一不可。

第一根地线在插头上,它用来连接插座里面的地线。这套地线直接连接在建筑物的接地体上,但使用久了的小区可能出现接地体老化、失灵等问题。

所以要定期测试——去买一个相位仪,把它插在插座上,就能检查地线是否完好接地。如果接地体出了问题,可以进行举报,且不可再插着电洗澡。

第二根地线在防电墙上,它用来连接墙体和防电墙。当水里带电时,除了防电墙能够让水里的电流变小以外,还能把一部分电流导入墙体内。

这根地线是在安装电热水器时由安装工人进行安装的,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提醒工人记得把这根线接好;另一方面日后使用时切勿对这根很细的线造成损坏。

(本文由齐家安安整理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 2025-02-20 17:14

    我家的电热水器用到5年就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