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算是装修中最容易踩坑的一块空间了。
看似只有几平米大小,却要承载着洗、切、炒、收纳等多种功能性。一旦没有做好合理规划,后期就会变成生活中的大麻烦。
比如下面这7个看似很合理的厨房设计,只有真正入住后才会发现,全是中国家庭的痛点。一、厨房凉霸夏天厨房太热,一顿饭做下来就和洗了个澡似的,全身都湿透了,既烦恼又难受,连吃饭都没心情了。
所以,一些家庭就会给厨房安装上凉霸。毕竟该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给厨房降温。
可真正使用后你就会发现,这玩意就是电风扇套个壳,并且当热空气上升后,它还会把热空气吹下来,然后形成循环。
此外,时间久了之后内部还会粘上大量的油污,连吹出来的风都有一股油烟味。建议:有钱还是安装一台厨房专用空调吧,这才是真正的“降温神器”。
二、台面前挡水条台面前挡水条,就是在原下挂3cm的基础上,再做一圈弧形的线条并高出台面一点,彻底避免台面上的水滴到地面上。
表面上看,这种设计十分实用;可实际上,作用却十分有限,甚至还有一些“鸡肋”。
1)不能真正防滴水,清理台面水渍时,还是会不小心弄到地上。2)大菜板放不平,比如做面食的菜板,尺寸通常都比较大。3)由于是二次拼接打磨,时间久了拼接缝容易变黑。
建议:石英石台面就别多花钱做挡水条了,只要不冲洗台面,台面上的水渍本身就比较有限。三、飞雨瀑布水槽相较于普通的水槽,飞雨瀑布水槽最大的亮点,就是配备了多功能控制系统。比如水温显示、飞雨龙头、水温控制等。
表面上看,高级感满满,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可实际上,只要用一段时间,就知道这是个“大鸡肋”。
比如旋转式水温调节按钮,但凡你手上沾了一点油,拧起来就会特别费力,妥妥的“反人类”设计。
再比如飞雨龙头,说是洗东西时不会溅水,实际上该溅还是溅,一点用都没有,完全就是个摆设。
建议:买个普通的304不锈钢水槽就好,要知道功能越简单的产品,往往越实用。
四、橱柜踢脚板橱柜踢脚板,一般默认都会安装,主要是为了遮挡橱柜底部的缝隙。材质通常为铝合金、不锈钢、实木等。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很普通的东西。一些有心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颜值,却利用柜门将它遮挡起来,让橱柜看起来更加整体美观。
可事实上,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凹进去8cm安装。也只有这样,站在橱柜前,脚才不会憋屈难受,且不会踢脏柜门。
建议:别再为颜值买单了,若真想提升实用性,可以将踢脚板做成抽屉,最大化提升收纳力。
五、橱柜旋转拉篮橱柜里最不好用的空间,就是90度转角区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家庭都给转角安装上了旋转拉篮。
好用吗?它确实提升了使用便捷性;可要说它鸡肋的话,它也严重浪费了转角空间,任何拉篮都是如此。
如果你对厨房的收纳要求比较高,我倒建议你将橱柜转角处的门板,做成对开门结构,内部不管怎么设计,日常收纳时都会很方便。
除此之外,内部抽屉+小推车设计,也是一种不错的设计方法,并且拿取东西时也不会费力。
Tips:转角若做对开门设计,内部需要用18mm背板加固。六、橱柜背板说实话,我见过很多人在定制橱柜,或者现场打橱柜时,都要求给橱柜安装上背板。否则,就认为自己被坑了。
那么橱柜到底要不要背板呢?答案很简单,不需要加背板,除非你橱柜背面没有贴墙砖,需要用背板遮丑。
1)橱柜内部本身通风环境就较差,如果用的背板是颗粒板、多层板,或者是比较薄的密度板,反而更容易受潮发霉。
2)橱柜的支撑性和稳定性,不需要通过背板来加固。执意增加背板,反而要多花钱。
建议:橱柜背面贴瓷砖才最耐用,并且也不用花啥钱,找商家要几块杂砖就可以。不过吊柜是要加背板的。
七、燃气灶底板橱柜安装好之后,师傅一般都会把我们把燃气灶孔开好,只不过大多数商家都不会加装底板。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且规避了安全隐患;可实际上,只有入住进去才会知道有多坑。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燃气灶底部会出现漏油、掉灰、掉渣的情况。如果下方是碗篮,就会对餐具造成污染。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燃气灶下方安装一块活动的抽拉底板,并购买全进风或者上进风结构的燃气灶。
建议:底板不要做固定封闭处理,哪怕开了透气孔也不建议。写在最后:以上,就是装修厨房时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了。要知道所谓的“合理”,往往会伴随着一些隐藏的坑。只有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以及多考虑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厨房才会更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