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带儿寻名医,道士看出端倪来
在清朝末年,天下不太平,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山东境内,有个名叫柳河的小镇,镇上有个屠夫,名叫赵铁柱。
赵铁柱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平日里以杀猪宰羊为生,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在镇上是出了名的好汉。
赵铁柱有个独生子,名叫赵小宝,这孩子自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赵铁柱的心头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赵小宝五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日里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嘴里还时常胡言乱语。
赵铁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不见好转。
这天,赵铁柱听说在百里之外,有个名叫云隐山的地方,住着一位医术高超的名医,名叫李慕白。
这李慕白不仅医术了得,还精通奇门遁甲,能治百病。
赵铁柱一听,二话不说,收拾了行囊,背着昏迷不醒的赵小宝,踏上了寻医之路。
一路上,赵铁柱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云隐山脚下。
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峰,赵铁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李慕白能救他儿子一命。
赵铁柱沿着山路,一路打听,终于来到了李慕白的住处。
只见一座竹篱笆围成的小院,院内种满了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赵铁柱上前敲门,不多时,一位身着青衫,仙风道骨的老者开了门,正是李慕白。
赵铁柱一见李慕白,连忙跪倒在地,哭诉着儿子的病情。
李慕白见状,连忙将赵铁柱扶起,让他进了屋。
李慕白仔细检查了赵小宝的病情,眉头紧锁,沉吟半晌,才缓缓说道:“你儿子的病,非同小可,此乃邪祟入体,非药物所能治。”
赵铁柱一听,心中大惊,忙问:“那该如何是好?”
李慕白叹了口气,说道:“要解此邪祟,需得找到那施法的源头,将其铲除,方能根治。”
赵铁柱一听,心中更加焦急,忙问:“那源头在何处?”
李慕白摇了摇头,说道:“这我暂且不知,不过,我可以先给你儿子开一剂安神定魂的药,暂时稳住他的病情。
你回去后,仔细回想一下,你儿子得病前后,可曾发生过什么异常之事?”
赵铁柱闻言,连连点头,接过李慕白开的药方,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赵铁柱背着赵小宝,沿着原路返回。
一路上,他仔细回想儿子得病前后的点点滴滴,却始终想不出什么异常之处。
这天,赵铁柱路过一个小镇,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客栈投宿。
客栈里,赵铁柱遇到了一位道士,这道士名叫清风,一身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模样。
赵铁柱见清风道士气质不凡,便主动上前搭话。
两人一番交谈,赵铁柱便将自己寻医救子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清风道士。
清风道士听完,沉吟片刻,说道:“赵施主,你儿子的病,我虽不能治,但我看那李慕白所言,却有几分道理。
邪祟入体,非同小可,需得小心应对。”
赵铁柱一听,心中暗自思量,这清风道士看起来颇有见识,说不定能给他一些指点。
于是,他连忙向清风道士请教。
清风道士叹了口气,说道:“赵施主,你可知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你儿子得病,或许并非偶然。
你回去后,不妨仔细回想一下,你家中可曾有过什么不寻常之物,或者得罪过什么不寻常之人?”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家中的一把古刀。
这把古刀是赵铁柱的祖传之物,据说曾是一位将军的佩刀,后来流落到了赵家。
赵铁柱平日里杀猪宰羊,便用这把古刀。
难道,这古刀与儿子的病有关?
赵铁柱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清风道士。
清风道士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说道:“赵施主,你回去后,不妨将那把古刀取出来,仔细查看一番。
或许,你能从中发现一些线索。”
赵铁柱闻言,连连点头,对清风道士感激不尽。
第二天,赵铁柱告别了清风道士,继续赶路。
回到家中,他连忙将那把古刀从箱底取出来,仔细查看。
只见刀身之上,刻着一行小字,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赵铁柱心中一动,找来一块抹布,将刀身擦拭干净。
这一擦,赵铁柱顿时惊呆了。
只见那刀身之上,竟然浮现出一幅诡异的图案,图案之中,一个身披黑袍,面目狰狞的恶鬼,正张牙舞爪,似乎要从刀身之中挣脱而出。
赵铁柱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将古刀扔在地上。
这时,赵小宝突然在床上发出一声惨叫,紧接着,他的身上竟然冒出一股黑烟,那黑烟在空中盘旋一阵,化作一个黑袍恶鬼,正是刀身图案上的那个。
赵铁柱见状,吓得瘫倒在地,动弹不得。
只见那黑袍恶鬼在空中发出阵阵怪笑,说道:“赵铁柱,你竟敢将我封印在这刀中,今日,我便要取了你儿子的性命,以泄我心头之恨。”
说完,那黑袍恶鬼便朝着赵小宝扑去。
赵铁柱见状,心中大急,他想起清风道士的话,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捡起那把古刀,朝着黑袍恶鬼砍去。
那黑袍恶鬼似乎十分惧怕那把古刀,一见古刀砍来,连忙躲闪。
赵铁柱见状,心中有了底气,他挥舞着古刀,与黑袍恶鬼斗了起来。
然而,那黑袍恶鬼虽然惧怕古刀,但实力却十分强大,赵铁柱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清风拂过,只见那清风道士不知何时,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清风道士手持拂尘,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拂尘之上,突然冒出一团火光,朝着黑袍恶鬼飞去。
那黑袍恶鬼一见火光,吓得连忙后退。
清风道士趁机说道:“赵施主,快将那把古刀插入院中那棵老槐树下,那槐树乃百年古树,阳气极盛,能镇住这黑袍恶鬼。”
赵铁柱闻言,连忙将古刀插入老槐树下。
只见那古刀一入土,那黑袍恶鬼便发出一声惨叫,化作一股黑烟,消散在空中。
赵铁柱见状,心中大喜,连忙跪倒在地,向清风道士道谢。
清风道士微微一笑,说道:“赵施主,不必客气。
你儿子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那黑袍恶鬼并未完全消散,日后还需小心提防。”
赵铁柱闻言,心中又是一惊,忙问:“那该如何是好?”
清风道士说道:“你且放心,我自有办法。
不过,你需得答应我一件事。”
赵铁柱连忙说道:“道长请讲,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答应。”
清风道士说道:“你需得将这把古刀封存起来,永不使用。
另外,你家中还需供奉一尊神像,以镇宅辟邪。”
赵铁柱闻言,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办。
清风道士见状,从怀中掏出一尊小巧的神像,递给赵铁柱,说道:“这尊神像乃是我师门至宝,能镇邪驱魔,你且收好。”
赵铁柱接过神像,千恩万谢地送走了清风道士。
回到屋中,他按照清风道士的吩咐,将古刀封存起来,又在堂屋中供奉了那尊神像。
自此以后,赵小宝的病情果然渐渐好转,不再昏迷不醒,也不再胡言乱语。
赵铁柱心中暗自庆幸,多亏遇到了清风道士,才救了他儿子一命。
然而,赵铁柱并不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
这天夜里,赵铁柱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响动。
他连忙起身,披上衣服,走出屋门查看。
只见院子里,一只黑猫正围着那棵老槐树转圈圈,嘴里还发出“喵喵”的怪叫。
赵铁柱心中一惊,想起清风道士的话,知道这黑猫定非凡物。
他正要上前驱赶,只见那黑猫突然化作一道黑影,朝着他扑来。
赵铁柱躲闪不及,被那黑影扑倒在地,只觉一股寒气直逼心脾,瞬间便失去了知觉。
等赵铁柱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院子里,那黑猫已经不见了踪影。
他挣扎着爬起身,只觉得浑身无力,头晕目眩。
这时,他突然听到屋里传来赵小宝的哭声,心中大急,连忙跑进屋里。
只见赵小宝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我怕,有鬼!”
赵铁柱见状,心中更加焦急,他想起清风道士给他的那尊神像,连忙跑到堂屋,将神像捧在手里,回到屋里,放在赵小宝的床头。
说来也怪,那神像一放在床头,赵小宝便不再哭闹,渐渐地睡着了。
赵铁柱见状,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守在赵小宝的床边,一夜未眠。
第二天,赵铁柱一大早就起床,跑到镇上去找清风道士。
然而,他找遍了整个镇子,也没见到清风道士的踪影。
赵铁柱心中暗自思量,这清风道士莫非是云游四海去了?
正当赵铁柱失望之际,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道袍,手持拂尘的老者,正朝他走来。
赵铁柱定睛一看,正是清风道士。
赵铁柱连忙迎上前去,将昨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清风道士。
清风道士听完,眉头紧锁,说道:“那黑猫乃是黑袍恶鬼的化身,它昨夜来找你,定是没死心,想要害你和你儿子。”
赵铁柱闻言,心中大惊,忙问:“那该如何是好?”
清风道士说道:“你且放心,我既然来了,定会帮你解决此事。
不过,那黑袍恶鬼狡猾异常,我们得想个办法,将它引出来,一举消灭。”
赵铁柱闻言,连连点头,表示一切听从清风道士的安排。
清风道士想了想,说道:“那黑袍恶鬼既然惧怕古刀和神像,我们不如将计就计,用这两样东西,将它引出来。”
赵铁柱闻言,心中有些疑惑,问道:“道长,这古刀不是已经封存起来了吗?
如何能用?”
清风道士微微一笑,说道:“不妨事,我自有办法。”
说着,清风道士从怀中掏出一张符咒,贴在赵铁柱家的门上,然后让他将古刀从土里挖出来,用符咒包裹住,放在堂屋的桌子上。
接着,他又将神像放在古刀旁边,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神像突然发出金光,将整个屋子照得通明。
清风道士对赵铁柱说道:“今夜,你且躲在屋里,不要出来。
那黑袍恶鬼见古刀和神像在此,定会前来抢夺。
等它一进屋,我便在外面布下天罗地网,将它一举消灭。”
赵铁柱闻言,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办。
这天夜里,赵铁柱早早地熄了灯,躲在屋里,大气也不敢出。
他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只觉时间过得异常缓慢。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赵铁柱只觉得浑身一紧,接着,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怪笑。
他心中一惊,知道那黑袍恶鬼来了。
果然,不多时,便见那黑袍恶鬼化作一道黑影,从门缝里钻了进来。
它一见桌上的古刀和神像,眼中便露出贪婪之色,张开爪子,便要去抓。
就在这时,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大喝:“妖孽,休走!”
紧接着,只见清风道士手持拂尘,从门外冲了进来。
那黑袍恶鬼见状,吓得连忙后退,想要逃跑。
清风道士哪里肯放,他挥舞着拂尘,与黑袍恶鬼斗了起来。
只见那拂尘之上,火光四溅,将整个屋子照得如同白昼。
赵铁柱躲在屋里,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啸,火光耀眼,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清风道士能打败那黑袍恶鬼。
斗了约有半个时辰,那黑袍恶鬼渐渐体力不支,被清风道士逼到了墙角。
清风道士见状,大喝一声:“妖孽,看招!”
说着,他手中的拂尘突然化作一道火光,朝着黑袍恶鬼飞去。
那黑袍恶鬼躲闪不及,被火光击中,发出一声惨叫,化作一股黑烟,消散在空中。
赵铁柱见状,心中大喜,连忙跑出屋门,向清风道士道谢。
清风道士微微一笑,说道:“赵施主,不必客气。
那黑袍恶鬼已除,你和你儿子日后可保平安。”
赵铁柱闻言,感激涕零,连连鞠躬。
清风道士见状,说道:“赵施主,你且回去休息吧,我明日便要离开此地,云游四海去了。”
赵铁柱闻言,心中有些不舍,但也知道清风道士乃是世外高人,行踪不定,不敢强求。
他连忙从屋里拿出一些干粮和盘缠,送给清风道士。
清风道士接过干粮和盘缠,微微一笑,说道:“赵施主,你我相识一场,也是缘分。
日后若有难处,可去云隐山找我。”
赵铁柱闻言,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牢记在心。
第二天,清风道士便离开了柳河镇,赵铁柱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位救命恩人一路平安。
自此以后,赵铁柱家中果然再无怪事发生,赵小宝的病情也渐渐好转,最终彻底痊愈。
赵铁柱心中感激清风道士的救命之恩,便在镇上修了一座道观,供奉清风道士的画像,以示纪念。
而那把古刀,赵铁柱则按照清风道士的吩咐,深深地埋在了后院,再也不曾取出。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赵铁柱总会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心中暗自庆幸,多亏遇到了清风道士,才救了他和儿子一命。
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赵铁柱已经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而他的儿子赵小宝,也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
每当赵铁柱抱着孙子,在院子里晒太阳之时,他总会给孙子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告诉他,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做人一定要心存善念,方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而那段故事,也成了柳河镇上流传最广,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被人们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公元1674年,三藩之乱期间,延平郡王郑经率军,驻扎在福建泉州几日,附近的老百姓闻讯,纷纷跑来看热闹,因为当地老百姓,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看见过明朝的服饰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