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典故释解与溯源·卷二·身体(49-50)
身体(49)
【原文】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
【典故】泽及枯骨
【释解】指给人恩惠极大。
【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周文王到野外巡视,见路边有枯骨,于是叫手下人掩埋。天下诸侯听说周文王泽及枯骨之事,纷纷赞叹“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典故】灼艾分痛
【释解】指兄弟友爱。
【出处】元·脱脱《宋史·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身体(50)
【原文】唐太宗为臣疗病,亲剪其须;颜杲卿骂贼不辍,贼断其舌。
【典故】太宗亲剪须
【释解】指唐太宗为给大臣李绩治病,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入药事,或咏君臣和合。
【出处】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李绩传》:“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帝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
【典故】杲卿骂贼不辍
【释解】指颜杲卿被安禄山俘虏之后骂不绝口,反贼割断了他的舌头事,或咏坚贞不屈。
【出处】宋·欧阳修《新唐书·颜杲卿传》:安史乱起,常山太守颜杲卿城陷被俘,面对安禄山,“杲卿嗔目怒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糊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