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经贸争端一触即发,沉寂多时的新加坡前总理,现国务资政李显龙突然发出警告,若中美经贸争端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未来或将迎来80年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惊涛骇浪”。为此,他公开呼吁新加坡做好准备,“系好安全带”以应对可能的风险。

第19届新加坡海事周3月24日开幕。李资政在新加坡海事业讲座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今年海事周在日益动荡的背景下举行,不管是各国对贸易的态度,还是全球贸易流动的格局都在改变。
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李显龙首先对过往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回顾。
他指出,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增速一直高于全球GDP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化放缓,国际贸易增速也随之减缓,但整体仍与全球GDP保持同步,占比稳定在危机前的55%左右。去年,全球贸易额达到33万亿美元(约44万亿新元)的新高峰。
他认为,当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个拐点,而当前可能是又一个转折点:不能再想当然地认为贸易将始终与全球GDP保持同步增长。他指出,一旦贸易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重开始下滑,那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战略影响。

此举将引发一系列严峻后果:首先,众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其次,国内外将涌现出更多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最终,世界或将面临“自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新局势”。
在李显龙看来,中美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且这种竞争似乎难以避免。美国出于维护其全球地位的考虑,可能会采取除直接军事冲突外的一切手段来应对中国的挑战。李显龙对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只能哀叹几句。中美贸易争端及其引发的全球性贸易衰退,对新加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新加坡作为一个以贸易立国的国家,贸易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旦贸易受阻,新加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中美贸易桥梁的地位,新加坡一直在努力在两个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外交。在安全方面,新加坡近年来与美国加强了双边合作,积极响应美国政府的“印太战略”政策。自冷战结束、美国军事基地撤出菲律宾以来,新加坡已成为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投射基地。

而在经贸领域,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11年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及进口来源地,而新加坡则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22年,新加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累计最大的外资来源国。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083.9亿美元。
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加坡近年来努力扮演调停者的角色。2022年8月,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前,曾先访问了新加坡。当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负责接待,并当面劝诫佩洛西,指出中美关系的稳定对地区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宏观环境下,新加坡近年来努力担当起“调解者”的角色。2022年8月,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前,曾先行访问了新加坡。当时负责接待她的李显龙就曾当面劝佩洛西,强调稳定的中美关系对本区域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可以说,新加坡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愿看到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看来,新加坡未来几年最大的担忧,是中美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导致外部环境充满未知。
我们观察到,每当中美关系发生重大事件时,李显龙总会适时出现,其出场的时机颇显“恰到好处”。即便他目前已处于“半退休”状态,这一情况依然未有所改变。
四年前,美国拜登政府刚刚上台,外界都期待美方能修正特朗普时期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尤其是中止无理加征的关税,缓和经贸关系这一中美关系曾经的“压舱石”。
然而特朗普再次上台后,中美关系逐渐回暖的趋势被打断。在贸易领域,特朗普政府摒弃了拜登政府原本针对中高端领域(如电动车、半导体、光伏)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策略。相反,特朗普采取了更为全面的措施,对所有中国商品均加征了关税,即便这可能加剧通货膨胀。面对特朗普这种非传统、难以预测的做法,新加坡认识到本国利益可能会受到波及,但却束手无策。

【面对不讲道理、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新加坡无能为力】
李显龙在这次讲话中提到中美经贸争端,最轻微的后果是,它会抑制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这又可能在国内外引发更多社会和政治问题。到时,世界将真正进入二战以来未曾见过的新局面。他说:世界无法避免前方的动荡,但海事业的前景依然充满希望,“只要我们现在就未雨绸缪、走对方向,我们就有能力继续发展壮大”。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于1月份在公开场合指出,新加坡与美国在国防、安全及核能等领域保持着“密切联系”。他相信,在未来四年里,两国将能继续深化这种合作关系。同时,黄循财强调,只要中美两国能够“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不迫使新加坡等国家在两者间选边站队,避免阵营对抗,新加坡就有信心应对局势,并找到恰当的政策方向。
新加坡在立场上虽倾向亲近美国,但其经济却与中国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李显龙和黄循财领导的新加坡政府需要在国际关系中保持灵活,寻求平衡。作为华人占多数的国家,新加坡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有着天然的联系。不过,关于中美之间的竞争,谁将最终取胜并非定论,但无疑中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强大力量。

中美之间的竞争方式、形式及激烈程度,新加坡只能作为旁观者被动观察,期望双方能保持理智。特朗普政府的行事风格,让新加坡感到心中无底。说白了,新加坡内心深处并不希望看到“二战以来未有之大变局”,而是倾向于维持现状。然而,李显龙现已认识到,大变局终将到来,届时新加坡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力适应新的地区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