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十卷.南朝梁.刘勰撰.明冯允中刊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燕子文化 2024-04-01 00:24:39

文心雕龙.十卷.南朝梁.刘勰撰.明弘治十七年冯允中刊本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全书五十篇,上部从原道至书记。下部从神思到序志。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此为明弘治冯允中刊本。

《文心雕龙》为我国文学评论开山之作。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及佛、道。叙述文学创作活动之时,抛弃了经学家的抽象说教,表现朴素唯物主义的文学观。本书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文学的特点和规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精湛透辟的见解,富于独创性。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 5 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 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 20 篇,以 “论文序笔” 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在有韵文为对象的 “论文” 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 “序笔” 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 20 篇(《时序》不计在内),以 “剖情析采” 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 4 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 49 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五十篇。

明弘治十七年冯允中刊本是现存最早的明刻本,其直接出自元至正本。冯本都穆跋中有“梁刘勰《文心雕龙》十卷,元至正间尝刻于嘉兴郡学,历岁既久,板亦漫灭。弘治甲子,监察御史郴阳冯公出按吴中,谓其有益于文章家,而世不多见,为重刻以传” 的记载。

元版《文心雕龙》

目录

目录

原道第一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辨骚第五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乐府第七

诠赋第八

诠赋第八

颂赞第九

颂赞第九

祝盟第十

祝盟第十

祝盟第十

铭箴第十一

铭箴第十一

诔碑第十二

诔碑第十二

哀弔第十三

哀弔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杂文第十四

谐讔第十五

谐讔第十五

史传第十六

史传第十六

史传第十六

史传第十六

诸子第十七

诸子第十七

论说第十八

论说第十八

论说第十八

诏策第十九

诏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檄移第二十

檄移第二十

封禅第二十一

封禅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章表第二十二

奏启第二十三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议对第二十四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书记第二十五

书记第二十五

书记第二十五

文心雕龙

神思第二十六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定势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情采第三十一

熔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丽辞第三十五

比兴第三十六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练字第三十九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指瑕第四十一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总术第四十四

时序第四十五

时序第四十五

时序第四十五

时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才略第四十七

才略第四十七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序志第五十

序志第五十

刘勰(约公元 465——520),字彦和,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0 阅读:3

燕子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