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三叉戟飞行员的妻子被审查,她的结局怎么样?

慧言史说说 2025-03-20 10:53:27

1981年,孙祥凝终于拿到了丈夫潘景寅的死亡证明:不是反革命,飞机坠毁死亡。

组织给丈夫潘景寅平反,明确他的死亡,与林立果等人的死亡有本质的区别,并恢复了他的名誉权。

距离潘景寅去世已经过去了十年。

潘景寅与林立果等人的死亡有哪些牵扯?孙祥凝在丈夫逝世后经历了什么?

一、256首次飞行路线不断变更,最后确定飞往山海关

潘景寅因飞行技术精湛,曾是毛主席、宋庆龄等多位中央领导的专机机长。

本来拥有大好前程的潘景寅,却因为林立果而卷入“九一三事件”,不仅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家人也被他连累多年。

事情追溯到1971年9月12日。

那天,潘景寅驾驶256号三叉戟飞机(以下简称“256”),载着林立果等人从北京西郊机场飞到山海关。

256并不是国产飞机,是巴基斯坦的飞机,但是欠了我国好多钱,还不上,拿三架飞机抵债。

256曾被当做毛主席的专机,但是因为毛主席晚年不再乘坐飞机,便把这架飞机让给了林立果的父亲,潘景寅依旧是这架专机的机长。

本是国家给林立果的父亲准备的飞机,却被林立果频繁私自挪用。他甚至还要求潘景寅等人对256进行改装。

9月12日晚饭时间,潘景寅突然接到通知,晚上7点送林立果去北戴河。

到了晚上6点,潘景寅的搭档康庭梓又收到了一个新消息,明天潘景寅要将256号飞到广州去,因此提前加16吨油。

而当时飞机里的油足够飞到广州,至于为什么还要加那么多油,康庭梓没敢问,将此事告知负责给飞机加油的李平。

随后,康庭梓赶往值班室找潘景寅,提醒他飞行手续还没办理,潘景寅则告诉他专机这次执行秘密任务,不必办理。

就在这时,李平跑来告诉他们,没有油了,只能加到15吨。

而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是,林立果并没有追究此事,大家都猜测,也许飞行路线又改变了。

果不其然,晚上七点半,潘景寅等人接到通知。

林立果一行人乘坐256,飞行路线变更为飞往山海关,这也是256改装之后首次正式飞行。

二、山海关机场异于平常,林立果等人乘坐256叛逃

潘景寅的飞行技术高超,但在256起飞之后,飞机出现了明显晃动,桌子上的杯子掉落下来。

当时,林立果满脸怒气,也许考虑到飞机还在飞行中,并没有当场发作,最后把这件事归结于服务员没有放好杯子。

而飞机上懂些飞行技术的人都知道,此事跟服务员没有关系。

飞机在八点十五分安全降落山海关,很多人在听完林立果的训话之后,立即就休息了。

据程洪珍回忆,他去飞机上给大家分发枪支的时候,看到潘景寅让李平把油加到17吨,还和和康庭梓研究新的飞行路线。

到了晚上八点多,程洪珍与潘景寅再次在调度室相遇。

他问潘景寅飞机是否维护好了,潘景寅很肯定地告诉他,“飞机不会有问题。”

潘景寅还劝他放心,机场人擅长做保密工作,知道派什么人前来负责这架飞机的警卫工作。

因为相信潘景寅的工作能力,所以程洪珍没有任何疑虑,便回去休息了。

大概十一点左右,山海关机场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确认256是否还在机场。

几年之后,程洪珍才知道,这个电话是远在北京的周总理派人打来的。

此外,周总理还曾亲自打电话给吴法宪,让他通知潘景寅不带任何人,将飞机直接飞回北京。

周总理并不知道,此时的吴法宪与林立果勾结在一起,欺骗周总理,256出现故障,还在修理中,无法起飞。

程洪珍认为如果当初吴法宪跟周总理如实汇报,不可能出现林立果等人乘飞机出逃,也就没有“九一三事件”。

即便1973年吴法宪被开除党籍,撤掉一切职务,但是他与林立果狼狈为奸,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大概一个小时后,潘景寅又接到一通保密电话,至于是从哪里打过来的,谁打给他的,没有人知道。

外界只知道,潘景寅随后通知有关人员,继续给飞机加油。

大概零点三分,机场调度室收到了一个叫宋定忠的人打来的电话,说自己是8341部队,等会儿有辆小轿车到达山海关机场,让他们不要放走这辆车。

而此前林立果交代过,今晚机场只有林家的人出入机场。

因此,在大家都不认识宋定忠的情况下,无法确认信息真假,机场人员依旧听从林立果的安排,没有人敢阻拦林家的人。

据程洪珍回忆,夜色中突然来了一辆专车,听到女人喊叫声,“有人要害林副主席。”

第一个从专车里跳出来的披头散发的人是叶群,众人确定这是林家的专车。

当时也在场的佟玉春,在2012年回忆事发当晚时,认为那晚的突发状况太多,信息交流不对等,导致很多人轻易相信叶群的话。

他跑去宿舍喊潘景寅的时候,没有找到人,两分钟后,他听到窗外传来了一声巨响,256已经启动了,由此判断潘景寅早就在飞机上了。

佟玉春他们当时也收到了不允许256起飞的消息,但已经晚了。机场的灯全部处于熄灭状态,256是在黑暗里起飞的。

起飞过程中,右机翼撞到了油车上,还有一侧轮子偏离了水泥地面,在泥土里陷入一道沟,不排除这些因素导致后来机毁人亡。

据山海关调度室的记录,飞机是强行起飞的,而且多次在短时间内改变航向,潘景寅也没有打开减速装置,进一步增加了飞机出事的可能性。

后来的尸检报告显示,潘景寅从飞机上被甩出来的时候,并不是立即死亡,脸部还有烧伤,最后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三、孙祥凝坚持为潘景寅申冤,最终得到平反

256飞机失事,机毁人亡的时间是9月13日,因此这起叛逃事件又被称之为“九一三事件”。

潘景寅死后,他的家也散了,最受打击的人是他的妻子孙祥凝。

夫妻二人结婚于1959年,潘景寅去世的时候,三个孩子都还没有成年,还有一个孩子长期处于生病状态。

据孙祥凝回忆,从事发当年9月底开始,她发现潘景寅没有像往年那样,让她把冬天穿的衣服找出来。

她曾去潘景寅工作的西郊机场去看他,并没有允许她进去。

那时的孙祥凝以为,丈夫接下来又要开飞机接送某个高级别的领导去外地,属于是机密行踪,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习惯了丈夫长期处于“失踪状态”的孙祥凝,逐渐发现身边的人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关系非常好的熟人,见到她之后,也不愿意跟她多说话。没过多久,孙祥凝才得知潘景寅因机毁人亡而逝世。

她本人被海淀卫生局列为反革命家属,并将其关押四年。

在此期间,家散了,孩子们去姥姥家生活,居住的房子被收走了。

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孙祥凝得知此事后,因为担心孩子,她偷偷溜出来看孩子,被警察抓住后,又在海淀公安局拘留了一年。

孙祥凝以为熬过所有的关押之后,恢复自由身,生活一切都会变好,事实并没有。

原来的工作单位依旧认为她是反革命家属,不允许她去上班,孙祥凝只好回娘家生活。

大女儿生病,因为父亲的事情,失去了住院治疗的机会;二女儿因政审不通过,失去工作机会;原本参军的小儿子,因反革命家属的身份而不能当兵。

也就是说,全家人因为潘景寅的原因,人生都被改变了。

让孙祥凝觉得值得庆幸的是,单位不允许她去上班,但是单位答应每月给她发放30块钱的工资。

孙祥凝的负担很重,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父母,而30块钱根本不够全家人生活。

她想到了开源节流的办法,开始种菜、养鸡、养猪等维持生计。

虽然组织判定潘景寅是反革命分子,但是孙祥凝从丈夫的工作态度、日常行为举止,肯定丈夫绝对不是损害国家的人,坚持认为丈夫是一个好飞行员。

她频繁往返于西郊机场、中央组织部接待站等单位为丈夫申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8年出现了转机,孙祥凝收到单位通知她回去上班的消息。

次年年底,邓小平公开对潘景寅做出正面评价,确定他并不是反革命分子。

空军34师随后按照政策规定,与孙祥凝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她和孩子们的工作和生活终于恢复正常。

总结:

虽然在事发十年之后,潘景寅才被摘掉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但是对孙祥凝来说,已经心满意足。

潘景寅平反后,孩子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她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安稳,于2004年逝世。

1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