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卿羽飞
编辑 | 卿羽飞
喝热水对身体好这是常识,也正是因为这些常识,使得近些年来保温杯越来越受欢迎。
原本还只是中老年人偏爱的保温杯,现在在年轻人的群体里也普遍了起来。
然而,有了利润就会有奸商。
很多保温杯因为其质量不达标的缘故,不仅对人的健康无益,反倒是会倒出“毒水”。
可偏偏哪怕央视已经多次报道,却依旧有不少劣质保温杯流通。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杯子才算是劣质保温杯呢?
触目惊心
有关劣质保温杯的危害实在不是什么新闻了。
记得早在2018年时,彼时的央视记者就曾经通过多种渠道随机购买了50个品牌的保温杯。
你猜怎么着?
竟然有19种保温杯品牌是不合格产品,而且其中有不少,可是内胆有问题。
问题是轻一点倒还好,无非就是内胆的密封性不过关,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不合格。
这个问题倒不大。
真的要命的问题是重金属超标!
没办法,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保温杯都是金属制品。
为了能够防止生锈,一般都会在其表面进行一些加工。
工艺过关的那倒没什么,但是工艺不过关就很容易在与热水的长期接触中,让那些有害物质流入水中,导致重金属超标。
而对于重金属的危害来,就不用多说了。
因此啊,购买保温杯,别的不说,这个质量是一定要过关的。
但千万不要以为购买了质量过关的保温杯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使用保温杯也是有些禁忌的。
哪些禁忌呢?
第一,泡东西的时候要小心。
说起来,提及保温杯,很多人都会想起一幅画面,一个秃头的中年人拿着保温杯,泡着枸杞。
可是你又是否知道,如果泡红枣跟枸杞操作不当的话,保温杯是会爆炸的呢?
这并非无稽之谈。
根据专家的解释,由于保温杯中的内胆和瓶盖缝隙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所以用保温杯来泡红枣,枸杞这些富有营养物质后,很容易形成生化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偏偏又因为保温杯的密封性比较强,使得杯内的气压找不到发泄口,结果就成了定时炸弹。
第二,最好不要用保温杯装牛奶。
因为保温杯的温度比较高,再加上内胆可能都不怎么清洗,很容易变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来装牛奶,尤其是纯牛奶,会加速变质。
第三,不适合泡茶。
茶叶是酸性的,而酸性物质会提高保温杯中重金属杂质析出的风险。
另外,将滚热的茶水倒入保温杯后,由于茶水的温度居高不下,这其实也会很大地破坏茶水的味道和色泽。
以上种种都在告诫我们,用保温杯的时候,该小心还是要小心。
那么现在还要让我们重回所有人都关注的话题,怎么样才能够保证保温杯的质量过关呢?
如何安全购买保温杯?
保安杯安全的第一大关就在内胆。
目前,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不锈钢种类大概是201、304和316。
其中,正常情况下,能够被用于食品制作的是304。
至于316那更好,是医用级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316的不锈钢制品价格都比较昂贵,一般人可能不会购买。
至于201,做个手机壳什么的还可以,至于说做保温杯的内胆,那是万万不行的。
因为前文中所说的,会析出重金属杂质,将热水变成毒水的内胆,大部分就都是这个钢材制成的。
所以,在购买保温杯时,一定要看看产品介绍里刚才的品种是什么。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难受,因为假如说市场上那些拿出来售卖的保温杯存在安全隐患,那光内胆安全就没事了吗?
其他的部件是不是也要看看?
这是当然的。
可这确实是有点麻烦,而且很多专业术语,大多数人确实听得是一头雾水啊,至于网上搜索也不一定能靠谱。
所以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呢?
但是还真有,那就是看产品规格。
再说明白点就是国标《GB/T 29606不锈钢真空杯》,看看有没有SUS304、SUS316以及执行标准等官方标识。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这些标识,那么质量就应该是过关的。
另外,在这里再给大家提个醒,在购买保温杯时,一定要看看相关的标识。
比如说保温杯的型号、容积、材料、生产地址、标准号以及厂家等。
正规的厂家,这些信息应该是详细提供的。
如果没有的话,那劝大家还是悠着点比较好,毕竟,有些小便宜还是不要占得好。
而除了这些国家标准之类的官方背书外,如果你还不放心的话,也可以用一些常见的办法来测试一下保温杯的质量如何。
比如说,对于最为重要的内胆问题。
在购买保温杯后,可以将浓度为1%的盐水倒入其中,然后等待24小时,倘若出现锈斑,那么不用说,这保温杯的质量一定有问题。
除此以外,在保温杯里泡上一杯浓茶,放置72小时,然后观察内胆有无变色、腐蚀现象,也可以测量出保温杯的内胆质量。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位衡量保温杯的质量。
比如说保温杯的杯盖,倘若使用的是塑料或者橡胶,那么是不是有异味?表面又是否光洁等。
这些国家都是有相关标准的,大家不妨去搜搜看看,留意一二。
结语
食品安全容不得马虎,保安杯这看似不起眼的存在,同样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无论是你给自己用,还是给家人用,一定要注意保温杯的质量问题,去正规场所购买高档用品。
真的一个上好的保温杯也花不了多少钱,而有些小便宜占了之后,却可能让你真正付出惨重的代价。
别到时候,才悔之晚矣。
参考资料:
央视多次曝光“夺命保温杯”,热水进“毒水”出,大家应警惕对待2025-01-15健康网
《“索命杯”让热水变“毒水”?》 .海报新闻.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