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抢!中企遭英方强制接管,百亿投资或血本无归,不给还要吃牢饭

云舟史策纪 2025-04-15 13:54:08

4月12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紧急法案,不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也不是应对关税,而是要从中国企业手中抢走英国钢铁公司的控制权。

这件事对英国政府有多大呢?雷打不动要周末休息的英国人,竟然因为这件事在周六加了一天的班。

而英国议会上一次周末加班,竟然是43年前的对马岛战役。一向拖拉的英国议会以6个小时的超高效率,完成了从立项到通过,再到国王签字的全部过程。

紧急到了如此的地步,不知道的以为高炉要爆炸了呢?但他们如此慌乱的真正原因,是这个高炉要熄灭了。

凌晨12点,这家钢铁厂已经由英国的商业大臣乔纳森紧急接管,他已经从政府得到预算,开始恢复原料订购,让钢铁厂恢复生产。

而财政大臣负责用国家财政结清钢铁厂的所有欠款,并支付所有拖欠的工人工资,保住3500名工人的就业。

英国这样欺负我们中企,国家不管吗?14日,中国外交部给出回应,希望英国政府公平对待中资企业,避免经贸合作受政治影响。

说实话,这家中企说不定还挺愿意被英国政府收购的。因为英国政府要抢走钢铁厂,不是因为赚钱太多他们眼馋,而是钢铁厂要倒闭了。

3月份的时候,因为亏损太过严重,中企决定关闭钢铁厂的高炉。现在全世界钢铁行业已经严重过剩,中国已经去产能去了几十年。

不仅是英国,就连美国的钢铁厂都濒临倒闭,根本运营不下去。要是什么服装制造,干不下去就倒闭,或者转移去东南亚就好。

但是钢铁行业十分的特殊,关乎一个国家的战略安全。所以像英国,美国这样的国家,都是在赔本花钱养着钢铁厂。

为的是保留一个国家用铁矿石生产原生钢的能力。即使如此,美国还是经常被中国用钢材,铝材进行贸易反制。

所以这些国家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角度,一直倒贴钱养着钢铁厂,为了减少政府的支出,他们就选择把钢铁厂承包给外国公司。

外国公司则需要保证就业和高炉的运转。接手的中企是一家民营企业,2020年他们趁着疫情低价接手,一开始还有一些利润空间。

但随着运营时间变长,他们发现英国的电力非常昂贵,焦煤运转效率也很低。钢铁厂不断的亏损,最近一段时间,每一天的亏损就高达70万英镑。

因此在3月份,中企宣布要关闭高炉,这可是英国仅剩的一个传统高炉。作为工业革命的领头国家,如今的英国竟然要成为七国集团中第一个失去炼钢能力的国家了。

对于英国来说,这个137年高龄的工厂,历史象征意义远远大于他的商业价值,这也是英国议会如此兴师动众的原因。

这里工人都是一家几代都在钢铁厂工作,最久的甚至有6代人。英国政府不想在他们面前承认,曾经引以为傲的英国烟囱,如今要被淘汰了。

本来英国政府还可以和中企谈判一下,拖一拖时间,找下一任买家。但是美国最近加关税的举动,把钢铁厂最后一点生意也给拖死了。

中企实在等不起了,必须关高炉,不关一天就是600多百万人民币,谁耗得起。于是英国政府紧急介入,拿走钢铁厂的控制权,用政府的钱给高炉续上命。

不服从英国政府安排的中企工作人员,将会被处以罚款或者两年的监禁。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甩出去了一个大包袱。

但让人糟心的是英国议会的态度,他们把一切的错误都归咎于中国企业。有的议员说中国企业心怀不轨,是故意把英国锅炉经营倒闭的,也有的人说再也不要和中企合作了。

接手钢铁厂的5年来,这家中企已经投资了12亿英镑,相当于900多亿人民币,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中企也不是傻子,当时我们接手时候,英国正好要开始修高铁,所以钢铁厂想着供应英国内需也能保本。

谁知道英国高铁十几年高铁才修了三十公里,这厂子年年亏钱。当年印度人也来收购过这个厂子,为的是享受欧洲免税,谁知道没几年英国脱欧了。

那么英国议会为什么这么大的怨气呢?因为英国政府也没少花钱。他们知道现在钢铁厂不赚钱,所以一直在对钢铁行业进行补贴。

英国政府补贴就花了25亿英镑,所以在他们看来,有了政府的补贴,钢铁厂就算盈利少,也应该持续运营下去。

但是对于中企来说,各种形式加上关税,赔的实在太严重,拿补贴也不划算了。中企运营的这几年,一个厂就干出了以往英国产量的几倍,不可谓不尽心。

但是英国失去了欧洲的免税资格,高铁修不下去,美国加关税钢铁彻底卖不出去,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只能无能狂怒。

本质上来说,这是英国钢铁行业已经被世界市场淘汰,但是他们想要人工续命。但是如果把钢铁厂完全收归国企,政府又不想承担这笔支出。

英国议会郑重声明,他们只是暂时控制,不会也不想获得这家企业的所有权,这家钢铁厂不会被国有化。

所以现在英国就是先把钢铁厂控制住,免得中企开除工人造成大面积失业,然后寻找其他的买家,看有谁愿意接盘。

但在关税战的时期,谁会去接盘?其实英国政府也考虑过,把这个钢铁厂改造成一个历史遗址,变成绿地公园。

问题是附近的小镇所有人都是靠钢铁厂维生,一旦要关闭高炉,他们就要承担上万人的就业安置问题。

这里的人早就习惯了在钢铁厂上班,子承父业的传统的模式,他们也不敢想象没有了钢铁厂的未来。

英国媒体也给出了犀利的评价,如果他们关闭了钢铁厂,以后就要从中国进口钢铁,英国领先的一百年将彻底结束。

如今他们还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尽全力维持一丝落日的余辉。

-1 阅读:1108
评论列表

云舟史策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