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了1400年的县衙你见过吗?监狱一直到2003年还在使用让人惊叹

旅途琪遇记的探险 2024-05-18 06:46:02

中原大地华夏历史最悠久的区域之一,当然保存下来的古迹也都能让我们通过蛛丝马迹去还原古代的场景,在新密就有这么一座县衙,距今足足1400年历史,保存完整,今天我们就准备前去一探究竟,看看古代一座县政府如何布局,都有哪些职能,有多少公务员在这里上班。

我们一路导航到新密县衙,很明显在如今县衙的区域是新密的老城,有很多残破的建筑散落在四周,而且道路比较狭窄,开车进来的时候一定要慢一点。

密县县署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先后有200余名知县在此任职。可以说这座县衙贯穿了半部华夏史,意义重大。

在县衙的门口有两座亭子,一个是旌善亭一个是申明亭,这两个亭子把县里的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都公布出来,起到了惩恶扬善的效果,这种结构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可见在古代这就是标配。

县这个行政单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诞生,而且如今我们也愿意把县挂在嘴边,比如有人问你是哪的,你可能也愿意回答说我是哪个哪个县的。有了县级单位,管辖一县百姓的官员也就诞生,县衙也就成了一种传统。

走进密县县衙,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县衙充满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座北朝南,三条轴线,五进院落。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楼位于中轴线上。均为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清冷的色调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大堂里复刻出的县太爷威严霸气,他坐的这个堂就是大堂,也是曾经县太爷审案的地方,你仔细聆听仿佛还能听到“威”“武”的呐喊声。在大堂后面还有二堂,二堂的作用是审理一些不易公开的案件,保障了朝廷的体面。

往里走发现县衙的范围很大,亭台楼阁也都建设的很精致,尤其是进入后院以后,只能用豪华来形容。从县衙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出县太爷一定是常住县衙内的,而其他部门可能当年到了晚上也都会留有值班人员。

在古代一个县,一个县衙里其实只有3位有品级的官员,分别是七品知县、八品县丞和九品主簿。知县就是县太爷,一个县里最大的官,而县丞就是辅佐知县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副县长。

主簿是主管文书簿记的官,和今天机关里的秘书长相当。官府衙门是靠书面文件来沟通的,也就少不了主簿一职。

主簿官品是正九品,在县街里排行第三,故尊称 “三尹”、“三衙”。其办事的衙署在县衙建筑群内,一般位于衙门建筑群中轴线的东侧。除了这三个有品级的官之外,还有典史、巡检等一干人等,还有六部书吏分管户、礼、刑等事务,就如同朝廷的小六部一样。知县手下有30多个衙役协助处理一些事务,这些人加起来一般不会超过百人,小一点的县不会超过50个人。

除了这些有编制的人员,还可能会有数量不等的帮闲。帮闲就是在衙役旁边打杂的人,俗称为帮闲,这些人数量可能非常庞大,如果县里有大事,帮闲的数量临时可能会达到数百上千人。这就是一个县,一座县衙拥有的人力。

那过去老百姓除了来县衙击鼓鸣冤之外,还有设计缴纳税务、征兵等跟六部有关的一切事务,古代想办个事还是比较方便的,只需要跑县衙就可以。这就让我想到了现在的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问题。

在县衙的地下还有密密麻麻的地道,这些地道四通八达,有许多出入口,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保证县太爷的安全,在古代一旦发生一些战乱,或者有刁民攻陷县衙,一时间没有救兵的县太爷都会藏到地道里,在地道里还有水井和储藏粮食的地方,可以说设计的非常巧妙。

在整座监狱的西南角是一座戒备森严的监狱。监狱为砖石结构,墙高4~5米,壁垒森严。现存牢房与狱吏房60余间。

我们走在监狱里还是有一种压迫感,各个年代的建筑见证了监狱的古老。这座监狱从隋代逐渐开始一直用到了2003年,跨越了1000多年堪称监狱之最。

在监狱周边就是新密的老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还有许多上个世纪6、7十年大哥的建筑遗存,也可以想象出这里当年的繁华场景,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新密老城这里早已没有了喧嚣,剩下的一座座古迹、古建都在静静的看着不远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完成了新老交替。

0 阅读:0

旅途琪遇记的探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