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出走到苏联的人

喜欢侯历史 2024-11-14 16:38:35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早年在新疆从事教育工作,后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关进监狱,1944年释放后参加新疆三区革命。并在此后担任由当时新疆民族军改编而来的第五军军长,参谋长等职务,并在之后被任命为新疆军区副参谋长。

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更是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我军最年轻的开国将军。然而,这么一位前途光明开国将军却在建国之后叛逃?

在新中国建立后,与新疆接触的苏联中亚地区政府官员经常以探亲为由前往新疆,企图向苏联输送更多劳动力。为此当时的苏联还向新疆派遣了不少“克格勃"特工。

他们以深入牧区查访为名,走村串户做了大量工作,“谁愿意到苏联去,可以到苏侨协会去领侨民证,有了苏侨证就是苏联公民了,上苏联去就是合法的了。”那边边境上已经摆满了奶油面包,牛奶香肠有的是,不要钱,随便吃,随便拿!......”“房子和帐篷也都搭好了,想住多少,就住多少......”

而当时的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也没有经受住苏联的策反,多次走访村庄,做了大量的煽动工作。

1962年4月,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祖农.太也夫少将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少将以深入牧区为名,走村串户做了大量的煽动工作,加之一大批“克格勃”分子又以探亲访友,贸易谈判为由渗入我国境内,大肆活动,酝成了“伊塔事件″。

在6000里的中苏边境上,几个重要的边境口岸,滚滚的人流如潮水般涌动了三天三夜,苏联当局用巨大的广播声指示方向,晚上打开探照灯,一道道光柱射入我国境内几公里远......在此后的几个月里,我国共有边民六万七千余人逃到了苏联。

这起边民出走事件,让共和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相关统计显示,仅霍城县这一个县,经济损失就达978.9万元。

事件发生之后,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写了报告,要求到苏联去。毛老人家看了后只是轻轻说了一句“随他去吧″,之后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便去了苏联。

毛老人家知道后又说:“恐怕又是老大哥搞的名堂吧,人家把手都伸到我们军队中来了,我看愿意走的不要硬留,我就不相信那边就是天堂,......!"

周总理说:“还有一些人也要走,我看是不是让同志们去做一下工作?......"

毛老人家点燃了一支烟,“我看不必了,这件事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究竟谁是谁非,现在讲不清楚,过20年,也许30年,大家会明白的。”

又说,“愿意走,可以欢送嘛"

随后祖农太也夫、马尔果夫,以及要求去苏联的40多名少数民族军官,在新疆军区召开的欢送会后,一起投奔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中俄边境又一次聚集了三万多边民。只不过这次聚集是在俄罗斯那边,这些边民叫喊着他们是中国人,要求回国,却被我们的武警部队挡在了国境外,这些都是1962年逃亡苏联的那些人。

逃到苏联的那些人民生活的其实并不好,甚至有的被强制放牧,在苏联解体后,这些逃亡苏联的人举着“我是中国人"的标语希望回到我国,但都被我们武警官兵挡在过境以外。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的下场那可更惨了。苏联先给他安排了个闲职,然后呢,他察觉到苏联对塔塔尔人的压迫特别厉害。后来,他又好多次提出申请,想离开苏联去土耳其。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苏联批准了他的移民请求,让他能够移民到土耳其去。不过呢,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在土耳其过得不开心,由于没有必要的赚钱办法,他在土耳其简直是穷得叮当响。

苏联解体之后,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就离开了土耳其,到离伊宁很近的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住了下来,他其实就盼着国家能让他回国定居呢。

不过呢,他的申请没被批准。最后,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在1992年于阿拉木图因病去世了,那时候他69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