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吕布之死,人们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名声说:认为吕布是“三姓家奴”,先杀了丁原投奔董卓,而后和王允联手杀了董卓。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在职场实在是难受欢迎,为其无处容身埋下了伏笔。
野心说:认为吕布过早暴露了想当一方诸侯的野心,总是想当老大。吕布当了老大,有了一支不小的队伍,他这种体量一般势力还真消化不了,所以只能被干掉然后拆成小块吞下去。
得罪人说:认为吕布是四处惹是生非的刺儿头,得罪的都是有实力的人物。比如董卓、曹操、刘备等等,他们身后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吕布得罪了他们,就相当于得罪了一大帮子实权人物。
定位失误说: 认为吕布高估了自身实力。他在兖州非要想方设法和曹操斗到底;后来到了徐州本可和刘备相互配合站稳脚跟,他却想着赶走刘备独吞徐州;后来还拒绝与袁术联盟。这样一圈下来,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最后因为实力太弱孤立无援而被剿灭。
纵观这些原因,感觉都缺乏某种必然性。其实三国豪杰中有些人或许也有过这些失误,但不代表其就一定会败亡。
不过确实也没有谁,能像吕布这样集众多不利的缺点于一身。
但导致吕布死亡的直接原因,却是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他是被徐州地方豪强陈珪陈登父子给坑死的。陈珪劝说吕布拒绝与袁术和亲,让吕布失去了抱团取暖的最后一线生机。而陈登则劝说曹操最后对吕布痛下杀手。
吕布得罪的人如此多,为何会被陈珪陈登父子坑死?陈珪陈登父子和吕布有什么仇什么怨,为什么非要除之而后快?

吕布之死
陈珪出身汉末名门:下邳陈氏。这个家族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在《后汉书》中被称为“历世著名”。
陈珪的先祖陈亹,官至广汉太守,陈珪的伯伯陈球,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因为与袁术都是公族子孙,所以他们从小便有交情。
陈珪是一个正直且睿智的人。袁术占据九江之后,就急于将陈珪招到麾下。袁术为此想出了一个损招:他胁迫陈珪在下邳的次子陈应为人质,称如果陈珪投奔他,就会被他当作心腹,一起成就大事。
袁术的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让陈珪颇为反感。于是陈珪不仅拒绝了袁术,还公开将其辱骂了一番。
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徵矣。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陈珪用对比的方法,让袁术丑态毕露:你看看人家曹操一心匡扶汉室,多么英明神武,多么正大光明,多么有追求。你再看看你还在干些阴谋诡计,还在不停地犯错误。这么一对比,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点太LOW了?所以劝你耗子尾汁,迷途知返。
陈珪这么一整,仿佛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了道貌岸然的袁术一记清脆的耳光,这种反差感足以让袁术颜面扫地。
并且因为傍上了热点人物曹操,让这封信的内容传播范围极广。
这样一来,被骂上热搜的袁术,反倒不敢拿陈珪儿子怎么样了。
后来陈珪出任沛国相。
见识了陈珪厉害的吕布,在占据徐州之后,对陈珪颇为看重,凡事都想征求他的意见。
毕竟陈珪是下邳本地豪强,垄断了当地的经济和农业生产,吕布要想有稳定的钱粮来源,就非得依靠陈珪才行。
197年,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九江称帝。袁术派韩胤将此事告知割据徐州的吕布,并提出结亲,让吕布将其女送去九江,两家缔结秦晋之好。
吕布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只要对他有帮助就来者不拒。显然与袁术结盟有助于巩固自己在徐州的地位,所以谁称帝,有那么重要吗?于是吕布赶紧将女儿梳洗打扮一番,然后置办了一些嫁妆,让韩胤一起打包带走。
这就让陈珪有点不高兴了。这两家要是凑到一块,好比是豺狼配虎豹,必定祸害无穷啊。于是陈珪就劝吕布了:
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这段劝说很有水平。
陈珪先是说明了天下大势,曹操在迎天子之后得到天下士族的赞赏,其实力大为增长,比袁术不知道强哪里去了。
而袁术贸然称帝,肯定会招致天下人讨伐的。所以现在吕将军应该投奔曹操才对啊,不然等曹操打过来了,不是白白给袁术当陪葬吗?
陈珪的这番劝说,利弊分明,有恐吓也有劝慰,颇有王允之风,所以再一次让吕布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于是吕布二话不说,立马派人追回闺女,然后把韩胤等人打包送到了许都曹操那,作为与曹操搞好关系的投名状。
吕布这么一弄,让袁术大为恼火,于是命令张勋、桥蕤联合杨奉、韩暹等人,率领数万兵马分七路进攻徐州。
此时陈珪再次献上离间之计,让吕布写信将韩暹、杨奉争取过来,然后合兵一处将在下邳的张勋击溃。
原本吕布在徐州已经彻底孤立,仅剩下袁术可以结盟。可在陈珪的一番挑拨之下,吕袁反目不说,还两败俱伤。
那么接下来曹操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陈珪忽悠完吕布之后,陈登接棒继续坑。陈登申请去许都搞外交。吕布打完袁术之后只能指望和曹操结盟,于是就让陈登去了。
陈登到达许都,见到曹操,说了吕布一大堆坏话,劝曹操早点对付他。
作为被吕布坑过多次的老司机,曹操自然心似明镜一般:“吕布是狼子野心,的确难以久养,你把他看得透透的。”曹操当即拜陈登为广陵太守,让其暗中准备做内应共同拿下吕布。
198年冬,曹操率军讨伐吕布。陈登作为先遣军队,率领一支精兵由广陵出发,趁吕布不备将他围困在下邳城。曹操大军一到,吕布便再无机会。
在被围困三个月之后,吕布部下反叛,导致下邳城破,吕布被擒。
最终吕布被缢杀,他的传奇由此落幕。

袁术称帝时天下形势图
为什么陈珪陈登父子会这么痛恨吕布,想尽千方百计要将之除去呢?
可以从道义的角度来理解。
毕竟袁术称帝后,吕布还与袁术勾结,这就是危害天下的行为。陈珪陈登父子心存汉室,为天下苍生计而除去吕布,属于见义勇为,这貌似也说得通。
但除开道义考虑,陈珪陈登父子显然还有一些利益考虑。
他们是下邳陈氏,自然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赶走刘备的吕布是破坏其利益的敌人。
刘备之所以能够接替徐州牧陶谦成为徐州之主,就是陈珪陈登父子的大力推动。
此前陶谦带着他的丹阳兵以外地征服者的姿态进入徐州。
以丹阳势力为主,本地势力为辅,这便是陶谦时代徐州的权力结构。
但本地势力长期不被重视,他们的意见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离开了徐州。到后来矛盾激化,陶谦开始直接下手大规模打压徐州士族。
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埶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
就在丹阳派和徐州派的冲突愈演愈烈时,刘备来到了徐州。刘备选择支持弱势的本地势力。
刘备从一开始就积极向徐州派靠拢。在进入徐州之初,刘备就得到了徐州大族陈登父子的鼎力支持。接着刘备又争取到了糜氏的支持,糜氏“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糜竺不仅将其妹嫁给刘备,还倾其家产“以助军资”,让刘备军队吃喝不愁。
此外还有孙乾,自从刘备领徐州牧后,就任命其为从事。刘备入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与简雍相同。
为什么徐州本土势力会这么欢迎刘备呢?
除了看重刘备突出的个人能力,也认识到他的实力相对较弱,很难强势起来。让刘备占据徐州,徐州本土势力将可以过得很滋润。
所以为让刘备顺利接手徐州,徐州派在幕后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征得关东军盟主袁绍的认可。
陈登等遣使诣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
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陈登所说的“奸雄”肯定不是曹操,当时曹操被吕布打得还剩三个郡县,袁绍正在试图让其投奔自己。这个“奸雄”应该是特指当时与袁绍争霸的袁术。陈登十分清楚袁绍的心态,与其让袁术占领徐州,不如卖个人情将徐州让给实力弱小的刘备过渡一下。
正是因为陈登说服了袁绍,才让刘备得以顺利接手了徐州。
刘备果然风格偏温和,在大力汇报徐州本土势力的同时,也没有特意打压原属于陶谦的丹阳派。
但丹阳派却因为势力空间被挤压而颇感不爽,再加上有刘备和徐州派联手伪造陶谦遗言的传闻,更让丹阳派对刘备产生误解。
195年,在兖州被曹操杀得大败后,吕布带着残部败走徐州。刘备选择收留了吕布,让吕布驻扎在小沛,这是连接兖州的第一道重要关卡。
但当袁术发起对刘备的攻击后,所有的内部矛盾都被引爆了。
196年,袁术率军攻打徐州。袁术给吕布写信,提出愿意送二十万斛米给吕布,换得两人一起进攻刘备的下邳。综合吕布的一贯行事风格,便不难得知吕布又一次见利忘义了。
吕布向丹阳派伸出了橄榄枝。他们利用刘备在后方防守力量不足的问题。陶谦旧将、丹阳派曹豹当时在下邳和张飞起了冲突,张飞打算杀了他,曹豹便率众坚营自守,又派人请吕布救援。吕布立马率着水路大军东下,还没到丹阳派许耽就打开营门接应。吕布引兵直接杀向下邳城西门,于早晨到达城下。
天亮后,丹阳兵打开城门,吕布坐在城门上,指挥军队大破张飞,俘虏刘备的妻妾儿女及其部曲的家眷。
刘备与徐州豪强们合作,费了一番苦心占据的地盘就这样丢了。
......
所以对于徐州本地势力而言,吕布属于背叛者和敌人。
这便是陈珪陈登父子坑死吕布的根本原因所在。

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