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鲁迅纪念馆以8000元高价买走的日记,成重要“文物”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3-21 13:19:13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学巨匠,其辛辣的笔锋、先进的思想、无悔的奉献精神一直为人称道,为了纪念鲁迅先生,新中国成立后还专门为他修建了纪念馆。

56年,鲁迅纪念馆有了一番大动作,他们花费了高价买走了周作人的日记,那么周作人是谁?他的日记到底有什么价值才让纪念馆愿意花高价去收购呢?

著名学者陷入争议

周作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而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虽然没有哥哥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但他的影响力同样不俗。

周作人的写作风格与鲁迅的犀利深刻截然不同,他以恬淡的写作风格著称,虽然喜欢旁征博引但又不显得卖弄,他的风格深刻启发了梁实秋、废名等作家。

周作人和哥哥一样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参与者,他提倡文艺作品中的“人性”,反对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这一论点对后来的文学变革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周作人在翻译学上的研究水平也十分高超,他也是“信达雅”原则的集大成者,作品既符合原著表述,又不失中国文学的色彩,他翻译的《浮世理发馆》等作品因此备受推崇,同时周作人也是第一个系统介绍北欧文学的学者,对我国学界研究欧洲文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文人却陷入到了“叛国”这一指控中,那么周作人干了什么?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陡然陷入到了民族危机之中,就在这讲究民族大义的时刻,周作人却干了一件令人想不到的事情—他出任了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务,这些都是日寇为了增强对我国的控制而设,在那时许多在北京的文人为了体现自己不和日寇合作的态度纷纷南下,而周作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可谓是令人不解。

其次周作人还大肆鼓吹“中日文化同源论”,此外他还喜欢参加各种日伪文化活动,为这些活动大肆宣传。

这样的公然的背节行为自然引发了诸多的不满,爱国文人们耻于和他为伍,而在日本败退之后周作人被判处了14年有期徒刑,其作品也被长期封禁,这位文化大家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兄弟决裂

周作人和鲁迅在一开始关系还很好,但在后来许多事情的发生让这对兄弟在1923年彻底走向了分裂。鲁迅是一家的长子,此前因为文学创作成名日久,他没有忘记自己对兄弟的责任,鲁迅一直资助弟弟周作人的日常生活费用,甚至在日本留学时的开支也一力承担。

而周作人及其妻子羽太信子并不体谅鲁迅的困难,相反一直生活奢靡,鲁迅还曾经抱怨过这对夫妻“用钱如流水”,而周作人的妻子与鲁迅之间的矛盾更深,之前一直有传闻说是羽太信子诬告了鲁迅才导致的决裂。

此外两人对文学创作上的态度也截然相反,一个以批判为主,主张攻击性,希望借以语言文字的力量唤醒民众,而另一个则阳春白雪,主张平和安宁,这样大的差异自然会引发双方的矛盾,尤其鲁迅晚年相当激进,是彻底的左翼知识分子。

而周作人却提倡温和恬淡,文学创作的差异以及立场的对立加速了分裂,鲁迅对这个弟弟也是恨铁不成钢,晚年还评价他是“文章可取,而心术可议”。

为何周作人日记成重要文物

周作人虽然私德有亏,甚至因为各种原因和哥哥分道扬镳,但无可否认周作人早年和哥哥鲁迅关系非常密切,两人一同参与了新文化运动,而周作人身为鲁迅最亲密的战斗伴侣,他的日记里面可能会记录大量有关鲁迅的言行以及思想细节,这对研究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周作人深入文学创作圈里,他和许多的著名文人都关系密切,这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学生态提供了丰厚的研究土壤。

周作人日记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更在于其日记是重要的第一手史料,这样详细描述了鲁迅早年生活状态以及思想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通过研究周作人的日记内容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

其次周作人和鲁迅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始终是复杂的、多样的,保存周作人的日记也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二人的关系,尤其是为何两人会从兄友弟恭走向决裂的不归路,了解时代压力与家庭纠葛可以让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待鲁迅,鲁迅不是标签化的他,鲁迅是多元的,在文学巨匠、革命先锋背后的鲁迅仍然是一个会为自己的弟弟失望的兄长。

也有人质疑鲁迅纪念馆收购周作人日记的行为,但实质上文献归文献,人归人,周作人虽然是德行不佳,但是他的日记里可以帮助参考研究关于鲁迅的内容,其次周作人身为作家和翻译家,他的日记本身也有文学价值,我们收购他的日记除了研究更是为了揭露他数典忘祖的各种行为。

56年,鲁迅纪念馆以高价收购周作人的日记行为不仅是因为要研究鲁迅思想以及其作品,更是对那一段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历史时期的回忆,当周作人日记从某一个体发泄情绪的载体变成了值得研究的文物,他就超越了一般物品的价值,成为了一把打开中国现代文学以及近代史神秘之门的钥匙。

一边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骨,另一边是周作人多年的沉浮和精神转变,这份文物的价值既在于鲁迅,也在于周树人自己,这本日记记录了一个充满斗争和撕裂的时代,鲁迅纪念馆的行为既是为了研究,也是为了追忆那个充满了变故的时代,保存它,更是为了让未来的种种怀疑都可以得到解读和印证。

参考资料

《人民网》:鲁迅之弟周作人曾因汉奸罪被判刑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