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70岁的人大教授,在哈萨克斯坦高官面前,带着羡慕的口气问了句“你们那里的女大学生,毕业就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生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早生,多生?”轰动了整个互联网。
要知道,“老实”在老一辈人眼中,可是“褒义词”的存在。似乎一个年轻人能“老实”,就能“听话”,就能按部就班……可是,时代变了……听完教授高论,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不就是我小时候,邻居大妈夸别人家孩子的腔调吗?只是这次,说这话的可不是什么大妈,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别考虑年龄和现状,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还在为房租担心,此时,突然听到一位教授以这样的语气,来要求你的人生选择,你会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在大学任教的经历。有一次,一位女学生来找我谈心。她说:“老师,我们院的某教授总在课堂上讲,女生要趁年轻赶紧结婚生子。可是,我看到我姐姐生完孩子后,工作都找不到了……”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位人大教授的发言,恰好暴露了当下学术界一个尴尬的现实:知识分子,正在逐渐丧失与年轻人对话的能力。他们站在象牙塔顶端,用陈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新时代。▽有个段子说:某些专家,像是在火星上看地球。这话,一点没错。他们研究的是宏观数据,关心的是人口红利,却对年轻人的真实生活一无所知。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1、这些教授们,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太久了。就像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是那一小块天空。他们或许精通各国文学,熟悉天文地理,但对于95后、00后的生活现状,却一无所知。
2、他们习惯了“自上而下”的说教方式。在课堂上,他们是绝对的权威;在会议上,他们是专家学者。这种身份,让他们忘记了,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有过迷惘和蹉跎……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本质:是对话,而不是训诫。3、这些呼吁年轻人早婚早育的教授们,往往不会对自己的子女提出同样的要求。他们的孩子,或许正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亦或是在大城市里追逐自己的事业。这种双重标准,不得不说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虚伪。
有网友评论说:你女儿也这么“服帖”?这些教授,怎么不让自己的女儿多生几个?有女大学生愤怒:现在看见“老实”“服帖”这几个字,就难受……还有网友调侃:70岁,老当益壮,阿姨还可以多生几个!这话虽然尖锐,但戳中了要害。▽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避免成为这样的“火星专家”呢?(1)要学会倾听放下教授的架子,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惑,压力和梦想。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个好听众。
(2)更新知识结构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过去的经验,可能早就已经过时。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压力,远非“上一代人吃苦耐劳,就能成功”的逻辑能解释的。
(3)改变表达方式不要动不动就“从宏观利益出发",仿佛个人的选择,半点不值得尊重?要知道,科技的进步,就是给了人“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独特性,皆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4)要有同理心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月薪5000,房租2000,还要还花呗,你会因为一个教授的“建议”就去生子吗?
说到底,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启发思考,而不是灌输观念。我们得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别让他们总是“服服帖帖”“老老实实”的,得让他们动起来……▽有意思的是,事后关于此事有人写了一篇标题为《当这位高官说有6个孩子时,在场都会心大笑》的文章,发在人大的自媒体上,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被删除,不见了……网上反而掀起了,更大的讨论。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翻车现场。确实,在信息时代,任何傲慢和偏见都会被放大和质疑。一位女研究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真希望这些教授能和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聊聊我们的困难,聊聊我们的理想,而不是动不动就“服服帖帖”……其实,我更困惑,他们在“会心大笑”什么?
教育,不该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应该是平等的对话。那些动辄要求别人"服服帖帖"的教授们,或许该重新学习如何做一个教育者。毕竟,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能够理解年轻人、帮助年轻人的智慧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