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汽车厂军用重卡:从“有炮无车”,到“大国重器”的故事》

阿伟阿旅游 2025-04-12 15:50:3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重型军车领域几乎一片空白,军队重型火炮牵引车依赖进口。当时的60式履带牵引车公路行驶速度慢、对路面破坏大,进口轮式越野汽车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零配件供应困难,维修保养不便。随着大口径火炮增多,对牵引车要求提高,国内却无法生产满足需求的重型越野车,“有炮无车”的局面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 1965年,“全国军用越野车发展协调会”召开,济南汽车制造厂凭借此前生产JN150重型卡车的经验,获得5吨级重型越野车研发任务。尽管工厂技术储备有限,在重型越野汽车研发方面几乎从零开始,但全厂上下决心攻克难关。 研发团队面临诸多困难,国内重型越野汽车技术空白,缺乏经验,“文革”又冲击了工厂生产秩序。JN251项目于1967年启动,年轻设计师因经验不足,在设计上存在缺陷。1968年4月第一辆JN251试制成功,但在后续试验中问题频出。普通万向节导致爬坡失败,改进为等速万向节后解决了该问题。然而,在寒区实验中,车辆的铝合金壳体因低温冻裂,润滑油外泄,试验被迫中止。研发团队在“学习班”深入探讨失败原因,意识到设计存在多方面问题。此时,JN251还被要求改装成多种配套车辆,增加了设计难度。尽管困难重重,研发团队仍积极改进,重新设计关键部件,加强结构强度,提高零部件可靠性,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加剧,新型弹道导弹急需运载车辆,JN251项目失败让研发陷入困境。王子开提出在民用型JN150基础上研制6x6越野车应急的建议。1970年1月,6x6型黄河JN253越野重型车应急研制成功,解了燃眉之急。 此后,济南汽车厂不断积累经验,于1970年开发出8x8 JN252型5吨越野汽车。JN252采用自主技术,开发了专用驾驶室、Z形纵梁梯形车架等,1976年定型后正式生产,在诞生后的30年中一直用作我国中远程战略武器的载体,为我国多轴越野车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1983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全面引进国外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企业。斯太尔技术的引入弥补了国内重卡行业的空缺,载重15吨以上的国产卡车80%采用了斯太尔技术,斯太尔成为重卡代名词。在此基础上,济南汽车厂不断改进创新,开发出斯太尔王重卡等产品。 2001年改革重组后的中国重汽正式成立,坚持自主创新,实施技术领先战略。2004年自主研发的HOWO卡车下线,运用多项专利技术,推向市场后取得佳绩。2007年,中国重汽产销量位居国内重卡行业第一,产销规模进入世界重卡企业前五位。2009年与德国曼公司战略合作,引进先进发动机、车桥及整车技术,推出高端品牌汕德卡。 济南汽车厂军用重卡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大国重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挑战。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引进合作,它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重型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