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有一位秦先生,他过着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下班后便喜欢宅在家中。
秦先生虽为宅男,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让他感到非常乏味,他也想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
在2023年的一天晚上,秦先生还是像往常一样百无聊赖的刷手机看新闻追各种热点,突然间蹦出个“充气娃娃”的产品链接。
“这是什么东西?”秦先生没忍住就点进去了看了看,居然发现自己特别感兴趣。
网页下方还有“可以直接联系店主购买”的选项,秦先生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就果断加了店主微信。
店主也是熟知秦先生这种单身男士需求的人,对充气娃娃这种产品的介绍也是言无不尽,还说最近店里在打折促销,现在下单的话还有巨大优惠。
看着三千元多的定价,秦先生一时间有点犹豫,要知道这都是他工资的一半了,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但最后店家的一句话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这款充气娃娃还可以根据您的要求定制喔,身高体重的数据都会按照您的要求进行制作,会带给您身临其境的体验哟。”
秦先生一直有想找个168厘米高的女孩的梦,于是就毫不犹豫下了单,产品备注里也写明了168厘米高的要求。
付完款后,秦先生还特意嘱咐店家:“一定要注意私密发货啊!”
店家爽快的回应:“放心吧,肯定是私密发货,您就等着收货给我们好评吧!”
在焦急的等待中,九天过去了,秦先生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包裹。当他满怀欣喜地拆开包装,瞬间被娃娃的精致外表所吸引。
然而,很快他就察觉到了异样。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裙子给娃娃换上,却发现裙子显得过大。
经过仔细测量,他惊讶地发现娃娃的实际身高只有1.58米。
秦先生立刻联系卖家,询问为何娃娃矮了10厘米。
卖家却解释说,实体娃娃的身高是从脚尖量到头顶的,并且允许有±5厘米的误差,这是行业标准。
秦先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愤怒地表示:“哪有这样量身高的?这分明就是虚假宣传!我要求退一赔三!”
然而,卖家却不再回复秦先生的消息。无奈之下,秦先生自己花费156元运费将娃娃寄回给了卖家。
几天后,卖家回复称:“这个娃娃明显被你使用过了,身上有使用痕迹,这种贴身用品使用后就不能退货了,会影响二次销售。”
秦先生听闻此言,怒不可遏,一怒之下将店主告上了法庭,要求退一赔三,并赔偿运费。
二、法律分析与条文引用1、对于原告秦先生来说,他在法庭上提出了几个有力的理由。
(1)他收到的商品没有任何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等标识,完全就是“三无产品”。
(2)店主当初承诺7天内到货,可他却等了9天。
(3)明明定制的是1.68米的娃娃,实际收到的却只有1.58米,这明显是欺诈行为。
因此,秦先生要求退款3700元,并赔偿三倍损失11000元,同时还要加上退货的运费156元。
2、对于被告网店店主来说,他也给出以下两点反驳理由:
(1)店主说他从未承诺7天内到货,只是说7天内完成头雕和植发,剩下的制作和发货时间无法确定。而且产品制作工序复杂,秦先生也同意了需要时间,所以这并不构成违约。
(2)关于娃娃的身高,店主表示实体娃娃的测量方式就算是脚掌打直后脚趾到头顶的长度,厂家标准允许正负5厘米的误差,所以即使这样算矮了10厘米也是在合理范围内。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起案件该如何判定呢?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秦先生作为消费者,有权获得符合约定的商品。商品的实际情况与商家描述不符,这显然侵犯了秦先生的公平交易权。
对于“三无产品”这一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产品必须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商家销售“三无产品”是违法行为。
此外,关于商家承诺的到货时间,如果商家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商品,也构成了违约。
在本案中,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店主退还秦先生货款3700元,并支付退货运费156元。
法院的判决依据是商家提供的商品与约定不符,且存在“三无产品”的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商家所售产品的性质确实与描述基本一致,所以不存在欺诈消费者问题,也就是说秦先生也不能因为尺寸问题就要求赔付三倍的费用。。
三、案件反思与总结1、我们在购买商品前要仔细阅读商品描述和商家承诺。
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商品尺寸、质量、到货时间等,要与商家进行明确的沟通,并保留好聊天记录等证据。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有据可依。
2、如果收到的商品与约定不符,我们要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
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如果商家拒绝解决问题,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寻求平台的帮助。
3、我们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机构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证据,如商品照片、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这些证据将对我们的维权起到关键作用。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这起网购实体娃娃的纠纷中,秦先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这是明智的做法。
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消费过程中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让我们的消费更加安全、放心。
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关注我:清石先生。
注:本案例素材来源网络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