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日,特朗普大刀阔斧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的关税,直接将对华关税提升到了54%!
不过中方显然不打算坐以待毙,迅速在4月4日回应,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除此之外,商务部和海关总署7箭齐发,也纷纷给美国送上了几道“大礼”。
对此,特朗普回应了8个字,这特朗普究竟说了哪八个字呢?面对中方的反击,特朗普政府又将作何反应呢?
中方7箭齐发送“大礼”
其实,这也算是给特朗普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你打我,我也不客气。
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形势的变化,反而继续加码,4月2号,美国宣布要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
要知道,如果算上之前的两轮加税,中国的输美商品至少要面临54%的关税,而钢铝产品更是可能被征收高达59%的关税,甚至中国的电动汽车也被加税到超过100%。
这一招,特朗普简直是在“掀桌子”,似乎准备彻底与中国较量,如果中方真的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那无疑是给了广大中企一个大大的“经济打击”。
特朗普8字回应
特朗普之前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一开始的气焰很盛,觉得自己有着不小的优势。
可谁能想到,反击竟然这么快就来了,而且是如此直接而有力,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帖子,表示“中国搞错了,他们慌了”。
他的意思是,中国这么迅速的反制行动显示了他们的慌乱,觉得自己应该趁机冷静下来。
但问题是,谁真正慌了,大家心里都清楚,反倒是特朗普自己,似乎有些撑不住了。
中国推出的制措施,每一条都显得有备而来,这不仅仅是报复,而是在给特朗普上课,告诉他如果他继续这样搞下去,后果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而美国的分析人士也意识到这一点,美国民主防御基金会的克雷格·辛格尔顿直言不讳:“这不是什么盲目的反击,而是非常明确的策略调整。”
看得出来,特朗普的反应已经远不像过去面对其他国家时那样自信和强硬。
说到特朗普,他和其他国家打起交道来,一向都是以极限压力来逼对方让步。
比如在美国遣送非法移民到哥伦比亚的事情上,他曾经威胁哥伦比亚,如果不允许美国的飞机落地,他就加征50%的关税,哥伦比亚总统被弄得没办法,最终妥协。
再比如,加拿大一开始和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对立,特朗普一言不合就加征25%的关税,直到加拿大开始威胁反击,他才又放话说,如果反击的话,关税可以加到50%。
结果,最终加拿大也只好屈服,可是这一次面对中国的反制,特朗普显得没有之前那么嚣张了。
中国一出手,他除了发发微博,似乎也没什么其他能拿得出手的办法,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他甚至还决定把对TikTok的禁令再延长75天。
这种退让的态度,似乎在告诉大家:这场贸易战,特朗普也不敢太闹大,不过,虽然特朗普对中国的反应比较急躁,媒体对此的评价却更直接。
《华尔街日报》毫不客气地指出,特朗普的这一场贸易战,实际上是在给中国送上了一份“战略大礼”。
因为美国原本想通过联合欧盟等盟友一起施压中国,但这种关税战的“对等关税”模式,不仅没有让美国站上风,反而让其他国家重新开始思考,自己和中国的经济关系是不是应该重新评估一下。
以前可能觉得跟中国交易很冒险,但现在看来看去,似乎中国这个市场还真不能轻视。
自食恶果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贸易战的后果也开始慢慢显现,比如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自行车价格就会涨34%,这意味着很多家庭每年的支出将增加1300美元。
这对于已经不容易的生活成本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虽然中国市场上美国进口的车厘子和牛肉价格可能会涨20%,但中国本地的替代品却很可能迅速填补这一空缺,市场上不会因为缺少这些美国商品而感到恐慌。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主席谭森已经公开警告,54%的关税将会严重损害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消费者也会为此买单。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关税根本无法改变中国的经济政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税虽然能给对方带来短期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因为关税就改变自己的政策。
这点也得到了纽约联储的研究支持,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超过90%的成本最终都是由美国自己承担的。
这无疑让特朗普面对的不仅仅是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压力,还得要应对来自自己国内的巨大反弹。
就像武侠片里的大侠,平时深藏不露,真到关键时刻,亮出的不仅是拳头,更是二十年苦练的内功。
结语
这场贸易战打到今天,早已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让全世界看清了一个道理:想用霸权思维薅羊毛的时代过去了。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面对挑衅,我们有智慧破局,有底气应对,更有能力让对手明白——尊重与合作才是双赢的正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