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中越战争:中国军队人数比越南多,但武器比越军落后

正观历史 2025-03-26 13:37:09

1979年2月17日,许世友一声令下,一线22.5万大军从广西、云南出境进入越南作战。经过近1个月的战斗后,我军攻克越军在越北地区设置的26个重要据点,越北的高平、谅山、老街等一批重要城市也被我军攻克,距离越南首都河内仅100多公里,可以说是扫平了一切障碍,就等着拿下越南首都河内了。中央军委在3月5日下令全军,部队撤出越南,越南这才幸免于难。

战争结束后,差点被灭国的越南对战斗过程中双方的实力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中国军队人数比越南多,武器比越军落后”的结论,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从兵力方面来看,越南方面经过统计,声称中国军队在1979年共动员了9个主力军和多个独立师、6个坦克团、4个师和多个炮兵、防空团,士兵总数为60万。越南称这是中国自朝鲜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动员。”

至于越军动用了多少部队参与战争,越南方面并没有公布明确数字,但有一些数据可以用作参考。

1979年2月17日我军向越军发动进攻之前,越南已经完成了一次战争大动员,越南时任总书记黎笋正带领越南走在“东南亚小霸王”的扩张期。为了实现扩张计划,黎笋在越南境内大力动员人民参军。

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向越南发动自卫反击作战时,越南全国的正规部队加上民兵组织,兵力已经达到了120万人左右。在北部各阵地上,越南共部署了6个主力师(第3、316A、345、346、327、337师)、12个地方团和100000人的民兵,总兵力约150000人。

根据我方政府公布资料,解放军在1979年作战共投入9个军29个师,其中含11个炮兵师和3个坦克团。由41军、42军、55军在东线战场担任主攻,由11军、13军、14军在西线战场担任主攻,武汉军区20军、54军,成都军区50军担任战略预备队,后来也加入战斗,在局部战场形成了5:1的兵力优势。

战斗爆发初期,黎笋轻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将越军一部分精锐部队(第308、312、320师)部署在柬埔寨地区执行任务,留下第3师(“金星师”)驻守谅山、第316A(“白颊鸟师”)驻守老街、第345师和第346师驻守高平、第338师驻守在谅山外围。这些部队除了第345师属二线部队外,全部都是主力师,人员大约10万人。

另外,除了正规部队,当时在越北地区的越南武装还包括边防团、独立团,如驻扎在高平的第12团、驻扎在谅山的第567团、驻扎在老街的677团。也有一部分省队、县队,如黄连山省队、高平省队、谅山省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有一点需要强调,越南的民兵组织在当时是占到了越南武装力量的很大一部分的,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所以参战的正规部队人数只占到了越南总参战人数的一小部分,具体数字无从考究。

总之,从兵力方面来看,我军当时确实比越南多了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以多欺少,越南武装力量的战斗力并不低,越南在经历长时间的抗法、抗美斗争后,积累了相当多的实战经验,战斗力是很强的,而我军部队中有大量的新兵,实战经验少甚至完全没有。

从武器装备方面来看,根据越南资料:“越军部署了多达550辆坦克、480门火炮、1260门迫击炮和火箭发射器,南海舰队的200多艘军舰和948架飞机随时准备后备。”同时,越南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数量多,但比较落后。

当初我军在向越军发动自卫反击作战就表示,将会动用除了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以外拥有的一切武器,给越南一个教训。这些大国重器越南并没有,将这些排除在外,能相互对比的就是步兵、炮兵和坦克兵的装备了。

当时越军步兵的武器主要来自苏联援助、中国援助和在抗美战争中缴获的美式装备。在和我军作战时,越军步兵主要使用的突击步枪为苏制AK-47或AKM自动步枪、中国和苏联制造的SKS半自动步枪以及美制M16A1步枪。

苏制AK-47或AKM自动步枪射速为600发/分钟,配备30发弹匣,丛林近战火力强于56式半自动步枪;SKS半自动步枪主要是我方在50-60年代向越南提供的,当时我们向他们提供了百万支该型号的步枪,在1979年的时候在越军中的使用已退居二线;美制M16A1步枪是美国部队当时使用的武器,性能较好,但由于越军拥有的数量少,主要装备于特工部队。

越军主要使用的班组支援武器为苏制RPD机枪、RPG-7火箭筒和在抗美战争中缴获的美制M79榴弹发射器。苏制RPD轻机枪的口径为7.62mm,100发弹链供弹,火力强于56式班用机枪;苏制RPG-7火箭筒的破甲厚度可达300mm,有效射程500米,在作战中是坦克克星;美制M79榴弹发射器口径为40mm,最大射程400米。

按照当时越军部队情况,每个步兵营有大约520人,一个营配备手枪21支、冲锋枪235支、班用机枪27挺、连用机枪6挺、B40和B41火箭筒27具、M79榴弹枪27支、手榴弹1508枚。重装步兵师的装备相对好一点,弹药数量也更多。

越南炮兵部队当时主要装备有苏制D-74式122mm加农炮、苏制BM-21“冰雹”火箭炮和美制M101式105mm榴弹炮。苏制D-74式122mm加农炮射程24公里;苏制BM-21“冰雹”火箭炮为40管122mm火箭弹,单次齐射可覆盖4公顷区域;美制M101式105mm榴弹炮更轻便,适合山地快速转移。

不仅如此,当时越军还装备有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反坦克武器主要为美制M72 LAW、苏制SPG-9无后坐力炮和德制“铁拳”火箭筒。美制M72 LAW虽然是一次性使用,但其口径达到66mm,且轻便易携,可在20米距离击穿300mm装甲;苏制SPG-9无后坐力炮射程可达1300米;德制“铁拳”火箭筒虽然是库存武器,性能在当时不算特别先进,但其破甲能力能达到200mm。

在防空武器方面,越军当时主要使用的是苏制SA-7“圣杯”便携式防空导弹和苏制ZPU-4高射机枪。苏制SA-7“圣杯”便携式防空导弹最大速度1.5马赫;苏制ZPU-4高射机枪为四管14.5mm口径的高射机枪,火力范围广。

另外,越军还装备有苏制POMZ-2反步兵地雷和美制“阔剑”定向雷,苏制POMZ-2反步兵地雷使用铸铁外壳,内放有75gTNT,越军在中越边境地区埋设了超100万枚;美制“阔剑”定向雷内置700颗钢珠,杀伤扇面60度,杀伤力巨大。

越南坦克部队主要装备有苏制T-54/55坦克、苏制PT-76水陆坦克和美制M113装甲车,还有少量的苏制T-62坦克。苏制T-54/55坦克部分配备有红外夜视仪,大大提高越军夜战能力;苏制PT-76水陆坦克机动性能强,尤其适合在越南这种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

综合来看,越南当时使用的大都是苏联援助的先进武器,但主要集中于正规军部队,而在战斗中占大多数的越南民兵组织使用的以步枪为主,且主要为中国援助的SKS半自动步枪。

同时,在抗法、抗美战斗中,越南民兵组织也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在战争过程中使用土法制造了不少具有杀伤性的武器。比如当时越军使用的一种特殊地雷,被称为“子弹雷”。这种地雷在制作的时候使用一块木板,用铁钉钉穿,铁钉尖部露出木板约3mm长度,上面固定内装枪弹的竹筒约5mm.使用的时候把子弹雷埋于途中,人踩上去后,压迫竹筒内的枪弹,枪弹的底火被钉子尖部击发,从而引爆。

以上就是越南人民军在1979年使用的装备情况,我军使用的装备如何呢?

我军步兵当时使用的武器仍停留在仿苏式半自动武器体系,与越军自动化火力相比起来略显落后。我军步兵主要使用的步枪为仿制苏联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仿苏AK-47的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为10发弹仓供弹,射速40发/分钟,而越军使用的AK-47射速为600发/分钟,这就导致步兵班火力密度仅为对方1/15;56式冲锋枪虽然性能比56式半自动步枪要好,但当时我军的实际列装率不足30%,且多配发侦察兵等精锐单位,普通步兵仍以半自动步枪为主,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7支56式半自动步枪、2支56式冲锋枪、2支56式轻机枪。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单兵作战火力弱的问题。

我军使用的班组火力支援武器主要为仿苏RPD的56式班用机枪和69式40mm火箭筒。56式班用机枪弹链供弹理论射速700发/分钟,但实战中由于散热问题,难以持续压制越军RPD机枪;69式40mm火箭筒破甲厚度仅110mm,对越军的T-54坦克正面装甲(200mm)几乎无效,我军士兵当时只能使用集束手榴弹进行近身爆破。

我军当时装备的主力火炮为仿苏D-20的66式152mm榴弹炮、54式122mm榴弹炮和63式107mm火箭炮。66式152mm榴弹炮为射程17公里,但需要30分钟才能展开阵地,反炮兵能力不敌越军的D-74加农炮(射程24公里);54式122mm榴弹炮在战斗期间共发射230000发炮弹,但因缺乏炮侦雷达,70%火力覆盖无效区域,准度不好。63式107mm火箭炮具有轻便灵活的特点,但射程只有8.5公里,在谅山战役中被越军BM-21火箭炮(射程20公里)压制。

我军当时使用的防空武器主要为55式37mm高炮,射高仅有3000米,所以在当时的战斗中对越军苏制安-26运输机束手无策。至于后来出现的红缨-5单兵防空导弹,在1979年作战时还尚未定型,并未投入使用。

另外,我军坦克部队当时主要装备仿苏T-54A型号的59式主战坦克,100mm线膛炮穿甲能力仅150mm,无法对越军的T-54坦克造成太大伤害。加之坦克没有夜视设备,夜间作战只能依赖照明弹,在战斗中被越军使用SPG-9无后坐力炮伏击,损失了不少。

总的来看,我军当时的装备确实相对落后,但是我们的炮弹是管饱的,也算弥补了这一劣势。

1979年的战斗暴露出了我军装备体系的全面落后,但也成为触发现代化改革的催化剂。中央军委在战后汲取经验教训,军队全体进行了常规武器的研发,并在全军进行更新换代。

到1981年的时候我军全部列装81式自动步枪,终结半自动时代。88式坦克配备105mm线膛炮与首代火控系统相结合,首次实现“静对动”射击;83式152mm自行榴弹炮也在全军服役,炮兵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另外,我军在这之后也正式走上了现代化建设道路。

-1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