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焦裕禄》海报
在中国电影史上,《焦裕禄》曾经轰动全国。当年这部影片只有130万投资,3角钱一张的票价,创造了1.3亿票房。据相关部门统计,当时全国观看《焦裕禄》的观众有3亿人次。
1991年,《焦裕禄》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1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李雪健获得最佳男主角。
为何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这么轰动?《焦裕禄》是怎样拍出来的?回顾经典,仍然给我们很多启发。
01编剧方义华,11天写出9万字剧本1966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穆青以及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不久后,这篇通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焦裕禄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亿万读者和听众,神州大地上迅速传扬着一个名字:焦裕禄。
多年后,电影《焦裕禄》的导演王冀邢回忆说:当时这篇通讯报道的影响非常大,那时候他还是学生,只有17岁,印象很深刻的是,学校专门组织学生收听了广播。
那时候王冀邢不会想到,后来他会成为电影《焦裕禄》的导演。
1978年,王冀邢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编剧进修班。毕业后进入峨眉电影制片厂工作。
王冀邢
那时候,电影虽然是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并不景气。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情况也是如此,先后拍过几部片子都是亏损。1989年冬天,王冀邢担任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对于如何拍片获得较好的票房,扭转电影厂亏损的状况,王冀邢也在思考。有一次他与厂长开会讨论下一年拍什么?大家议论纷纷,但心里都没数。最后王冀邢说,实在不行咱们就拍焦裕禄。
穆青、王冀邢、李雪健等人在讨论《焦裕禄》剧本
从学生时代,王冀邢就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印象深刻。当时王冀邢提了一个片名,就叫《一个县委书记》。听了王冀邢的意见后,大家都觉得好。王冀邢当然不会想到,20多年后,穆青等人采写的长篇通讯报道竟然与他的电影产生了交集。
拍电影需要先有剧本。王冀邢找来自己的老同学方义华,请他担任编剧。方义华写过很多剧本,尤其擅长写农村题材和现实主义题材。他与王冀邢的关系很好。方义华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
方义华
但是,对于方义华来说,接手《焦裕禄》的编剧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那时候方义华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对于“焦裕禄”这个题材,其实有好几家电影厂都想拍摄,甚至有一家电影厂已经邀请《被告山杠爷》的男主角李仁堂来扮演焦裕禄,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拍摄。
得知方义华接手《焦裕禄》的编剧后,大家纷纷劝他不要去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方义华考虑再三后认为:
第一,他与王冀邢是同学,同学的邀请他不能拒绝。
第二,他熟悉农村生活,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
第三,当时由他编剧的电视剧《命运》正在播出,这也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反响比较大,他觉得可以再接再厉,写出另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来。
第四,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的领导都非常认可《焦裕禄》这部电影,因此方义华觉得,这部电影肯定能成功。
下定决心后,方义华就跑到兰考县体验生活,进行采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了解后才能写出好剧本。这是方义华的创作理念。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派了一位责任编辑跟随他。
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兰考面临大风、涝地、沙丘、盐碱地等自然灾害
可以说,方义华来到兰考县后,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20多年前穆青采写的长篇通讯报道上,而是一边体验生活,一边深入采访,查阅档案。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他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并且从中挖掘出过去通讯报道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采访到的内容之多,超出方义华的想象。
方义华被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所感染,他的创作情感被点燃了。他很快投入写作中,11天时间就创作了9万字。原定的电影分上下两集。后来进行浓缩,减为1集。方义华又用了3天时间改写成5万字的剧本。多年后方义华说,在他的剧本创作生涯中,《焦裕禄》写得非常顺利。
剧本完成后,王冀邢也很满意。
在他看来:
拍这部电影,首先要非常真实,不能瞎编,要非常真实地把焦裕禄的精神表现出来。
王冀邢与方义华的意见是一致的。首先,这部电影不能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它的风格应该是朴素的、凝重的,不能有那些过于技术化的东西。其次就是真实,它是一部正剧,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实际上也是一个悲剧,因为主人公去世时年仅42岁。这样,就把整部电影的基调给定下来了。
焦裕禄
剧本后来发表在峨眉电影制片厂编辑的《电影作品》杂志上,方义华写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创作谈: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兰考的实际出发,做出了救灾抗灾、治理三害,改变贫穷面貌的重要决定……他急人民所急,忧人民所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做人民的公仆,当人民的儿子……
真实感,以情感人,是方义华电影剧本的主要理念。可以说,好的剧本奠定了电影成功的基础。
02焦裕禄扮演者李雪健,开拍前20天只吃青菜1990年的春天,王冀邢找到李雪健,邀请他饰演焦裕禄。
对于李雪健来说,他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欢喜。60年代穆青的长篇通讯发表后,焦裕禄的大名一时传遍全国,人们感动于焦裕禄的事迹。90年代,距离焦裕禄去世已经20多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焦裕禄》。这说明焦裕禄没有被人们忘记,他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青年时期的李雪健
李雪健对焦裕禄并不陌生。在童年的记忆里,他的老家巨野与兰考一样也经历过黄河故道的黄沙、盐碱地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焦裕禄去世时,李雪健只有十来岁。
李雪健欣然接受了王冀邢的邀请。与往常一样,他潜心研读剧本,为了更好地了解焦裕禄,他让妻子到图书馆里把有关焦裕禄的书籍借来,多方面地了解焦裕禄。不久后,他给导演打电话,谈了自己对剧本的感想。随后剧组邀请他去试镜头,如果合适的话还要到兰考体验生活。
对于李雪健的形象,王冀邢还是满意的。但是,当李雪健到兰考体验生活时,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对他并不认可,觉得李雪健胖了,而且个子也不高。这让信心满满的李雪健心情一下落到低谷。
剧照
但王冀邢说,演员有三分形似就可以了,七分神似才是重要的。个子矮,我能想办法,胖,你自己解决!
导演的话让李雪健重拾信心。
拍摄《焦裕禄》时的李雪健(右)
为了体现出焦裕禄瘦弱、憔悴的神态,李雪健开始减肥。那时候在剧组里,他挺害怕的是看剧组人员吃饭,尤其是开始拍摄前的20天,李雪健每天只吃青菜叶子,要么就喝点白菜汤。实在饿了就嗑瓜子。李雪健的努力被徐俊雅看到了,说道:“别把孩子弄病了。”最终,李雪健达到了要求。
当焦裕禄的夫人徐俊雅看到样片时,不由转忧为喜道:“李雪健这孩子很用功,气质上像极了。”
剧照
当摄制组赴兰考补拍外景时,当地群众看到李雪健扮演的焦裕禄,惊喜地道:“真像,真像,焦书记来了!”
焦裕禄与李雪健的扮相对比
在拍摄《焦裕禄》的过程中,给李雪健印象很深刻的,是焦裕禄在兰考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戏里戏外,人们把李雪健扮演的焦裕禄当成现实生活中的焦裕禄,戏剧与真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
有一场戏,老饲养员肖大爷的腿受伤了,家里有两位老人照顾,那场戏拍了一个通宵,当剧组给两位老者酬劳时,老人对李雪健说:“焦书记,我们一分钱也不能要。”老人把拍戏当成真实场景了。
早在拍摄电视剧《渴望》时,李雪健扮演的宋大成就赢得观众的普遍好评。他十分重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在具体表演中,要传达出人物精神世界的准确,细节要拿捏地到位。
在拍摄挽留技术员小魏的戏时,李雪健满含热泪望着小魏,成为观众印象很深刻的一幕。
在李雪健看来,这个眼神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而是有所铺垫。技术员小魏要离开兰考,当火车开走后,焦裕禄以为小魏走了,谁想当焦裕禄回头时,正好看到小魏站在站台上。在李雪健看来,焦裕禄的这一回头就是“戏点”。“戏点”找准了,电影镜头和情节才会呈现出闪光点。
正是凭借李雪健朴实无华而有深度的演技,他主演的《焦裕禄》一片同时获得当年的金鸡奖和百花奖。
在获奖感言时,李雪健巧妙地说道:
苦和累都让一个大好人——焦裕禄承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他的话赢得全场掌声。
03那些群众演员们《焦裕禄》的拍摄时间很短。1990年9月底开机,11月15日停机。开拍的时候正好秋高气爽,天气很好。
拍摄《焦裕禄》时的场景
但是,焦裕禄去兰考的时候,正好是冬天,影片中要表现风沙、大雪、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场景。另外还有夏天的戏。然后又有下大雨,把庄稼淹了的戏。可以说,干旱、洪涝等灾害都得有。
这些都是人工做出来的。
比如冬天下大雪的场景,不像后来的摄制组可以用造雪机,那时候没有那个技术条件。剧组于是找来白色泡沫塑料,剧组人员用手搓。弄得像雪花一样。人站在高处来撒,然后用大型风扇来扇风。
应该说,这些场景的制造还是相对容易的。
比较难的是《焦裕禄》里有大场面的群众戏。
但令剧组没想到的是,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剧组很好地完成了群戏的拍摄,令人感动。
当峨眉电影制片厂要拍摄《焦裕禄》电影的消息传到兰考后,兰考县人民非常激动。《焦裕禄》剧组在前往兰考县拍摄前就已经通知了兰考县相关部门。其中有一场重头戏:组织1200多名普通农民,必须男女老少相间,扶老携幼皆有,穿着60年代自然灾害时的破衣烂衫……按照一般拍戏程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距离开拍只有3天时间。
上哪里找这1200多名村民去?
出人意料的是,当地群众一听要拍《焦裕禄》的戏,纷纷表示支持,很多群众翻箱倒柜找出陈年衣服,说道:“演焦书记的戏,俺干。叫咋准备咱就咋准备。”按照规定,这1200多人要准时赶到兰考火车站集合。拍这场戏时正是冬天,数九隆冬,寒风刺骨,但无人喊冷。戏从下午3点一直拍到夜里12点,剧组无法提供这么多人的饭,但无人喊饿,啃点自带的馒头了事。
有一位老太太在剧中饰演瞎婆婆,为了拍好一个镜头,摄制组反反复复拍摄,她一连站了7个小时,剧组过意不去,决定给老人一点钱,但老人高低不要,说道:“为了老焦,俺们不要钱!”
正是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电影《焦裕禄》才得以拍摄成功。
04《焦裕禄》的成功,赢得焦裕禄家人的称赞和认可拍摄《焦裕禄》的过程,也是剧组人员感悟焦裕禄精神的过程。大家努力工作,默契配合,拍摄完镜头后只用了48天就进入后期制作。在当时,也创造了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一个记录。
当影片出来后,邀请焦裕禄的夫人和她的子女们观看时,徐俊雅一边流泪一边说:“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26年前,老焦真是这样工作的,越是风大、雨大、越往外跑,记得那年冬天,刮了一夜狂风,一清早,老焦就穿上棉袄钻进了大风雪中,给遭受灾害的农户送衣送粮。”
当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看到病床上的父亲把手表脱下来给她戴上时,焦守凤不由放声大哭。
对于李雪健塑造的焦裕禄形象,徐俊雅由一开始的担忧到最后的认可,直夸李雪健演得好。
焦裕禄的子女们说:
你演的太像我们的父亲了,朴实无华,使我们深感亲切、激动。我们认可了,你演得焦裕禄就是我们的父亲。
对于一位演员来说,能得到家属的认可,毫无疑问是非常欣慰的。
焦裕禄夫人徐俊雅(中)与李雪健(右)
多年后李雪健说:
人们对我饰演的焦裕禄的认可,是对我劳动价值的认可,是对演员的理解……受焦裕禄人格的感染,我对他有一种无尽的怀念,似乎感到自己的戏还没有演完。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是用心来塑造焦裕禄这个艺术形象的……
继《渴望》里的宋大成和《焦裕禄》之后,李雪健后来出演了大量影视剧,以精湛的演技赢得观众的认可,成为一位老艺术家、老戏骨。在这方面,毫无疑问也有焦裕禄精神的影响。
总结一部电影的成功,是导演、编剧、演员、剧组和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王冀邢担任峨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前,如何拍出有票房的电影成为电影厂的难事,王冀邢准确抓住了“焦裕禄”这个题材。
编剧方义华的想法与王冀邢不谋而合。那时候影视圈里为了赶时髦,拍出来的不是武打片就是爱情片,但这类作品多了,观众就有了审美疲劳。方义华认为:艺术作品不能脱离人民。
只有深入生活,扎根现实,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感人至深。
回顾电影《焦裕禄》的拍摄过程,仍然能给我们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