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SDD火了,销量也是大涨,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负面消息也是越来越多,各种翻车内容也是充斥网络。喜欢国产SSD网友,把它们称为国产之光,防火神器。不喜欢国产SSD的网友,把它们称为电子垃圾,怀情收割机。那国产SSD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入手呢?
我觉得,还是要区别对待的,有些品牌,的确是在认真做国产SSD。但有些品牌,的确是打着国产SSD幌子在收割情怀。很多国产品牌都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前期用好颗粒,好价格来打口碑。等销量上来以后,就开始偷偷更换颗粒。追求最大利润无可厚非,但是偷偷更换颗粒,却不让消费者知道的行为,就不值得鼓励了。当然,这个坏习惯,台系厂商也喜欢用。我当年,买威刚的内存条,刚开始是比较好的,是很能超的三星B-Die颗粒。第二次买的,就被偷偷换成了不能超的海力士MFR颗粒了。
我先总结吧,以免被喷!1:有厂家在用不合格的长存颗粒(例如长江存储的原厂划片颗粒,划片就代表着不合格)。
2:有厂家在用无任何信息标识的长存颗粒。
3:有厂家在用国外颗粒来冒充国产长存颗粒。
4:部分品牌的国产SSD存在严重的掉盘问题。
现在有部分品牌的国产SSD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掉盘。这个问题,是颗粒导致的,是主控导致的,还是固件导致的?好像一直都没有个准确的方法。但是掉盘问题的确存在,希望厂家们都能重视一下。
我个人希望,国产品牌在对待国产SSD的态度上,能更真诚一些,不要把颗粒搞得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用户想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颗粒是哪里封装的,质量好不好,这个没有任何错吧?虽然从颗粒来判断SSD的质量好坏,有些太过片面,但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好的颗粒,肯定是原厂原标的。最差的,肯定是划线,无标颗粒。颗粒分三,六,九等是很常见的。SSD虽然无坏道之说,但却有坏块之说。坏块太多的颗粒,质量肯定好不了。
我这个国产颗粒总结只是最简单的总结,由第三方封装厂的长江存储颗粒,我这里全部定义为一般。虽然不是很严谨,但却是最省事的。
上图是大S颗粒的划分,可以看到分了很多级,其中作为固态硬盘能用的,也就只有AS级和AL级了。虽然不知道长江存储颗粒详细的分级信息,但是不可否认它肯定也有分级的。现在由于众多的第三封装厂加入,如何更好的把控长存颗粒的等级,将成为一个难道。
现在国产SSD产品的好与坏,基本就放给品牌商了。知名品牌,肯定会用好一些的颗粒,这样成本肯定会增加,价格也就贵一些。而不讲究的,不知名品牌,就看良心了,如果为了赚个快钱,很可能会用最差的颗粒。商家在卖一波产品后,这个品牌也许就消失不见了,也就没有所谓的售后了。在这种操作下,杂牌SSD的价格,可以低到不敢想象。这也是大部分网友,不敢购买杂牌SSD的原因。
至于黑片又不是不能用的说法,我承认。但是在同样的价格下,我肯定不会选择黑片的。国产SSD用黑片,就是再多的理由,我觉得也不能放任。因为毁的口碑不是自己的,而是整个国产的。一般网友买到黑片,出现掉盘,多数都会说,再也不相信国产了。
最后建议,国产SSD一定要选择大品牌,或者是口碑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品牌。没听过的小品牌,或者是口碑不好的品牌,还是尽量远离为好。